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537年前一个奴隶可换137匹丝;1300年前12岁学生的《论语》作业充满童趣;一千多年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这些吐鲁番出土的精品文书首次走出新疆,向长沙观众讲述丝绸之路上的神秘故事。 8日,记者从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了解到,12日,《翰墨留香丝路溢彩—吐鲁番出土文书精粹展》将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展,共展出128件吐鲁番文书。展览将用这128件文物及大量图...
文物保护单位档案建立是反映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历来重视各类文物遗址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10月中旬,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着手将新纳入第六、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归档。 吐鲁番现有第六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8处:坎尔井地下水利工程、洋海墓群、吐峪沟石窟、胜金口石窟、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防御遗址(二塘沟烽火台、七泉湖萨依烽火台、阔坦吐尔古城、阿拉沟戍堡)、伯西...
11月12日,新疆坎儿井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吐鲁番顺利召开。研讨会由吐鲁番地区行署副秘书长艾甫尔丁•乃近木丁主持,吐鲁番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赵文泉,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长盛春寿出席会议。参会的还有吐鲁番、哈密文物系统,吐鲁番地区水利局,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地区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工程监理、造价及坎儿井淘捞加固队等30余名代表。 会上,吐鲁番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赵文泉发表讲话,对国...
现代人过中秋节,有的是出行游玩,有的是走亲访友,但若时间倒退千年,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也没有礼盒装的月饼,人们又如何来庆祝中秋节?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当时的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古时候的中秋节真如此热闹吗?有一个词可以作证:火树银花。形容灯火阑珊处,望上去好似火树银花。 火树银花的传说 虽然我们不能亲眼目睹古时火树银花的节日盛...
吐鲁番是湖南对口援疆的地区,文物援疆是工作之一。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局获悉,湖南今年将启动文物援疆工作。 经过考察和双方沟通,初步确定文物援疆以湖南提供技术支持为主。据悉,湖南省文物局将帮助吐鲁番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提质改造,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将为吐鲁番洋海墓地编制长远的考古工作计划。此前,吐鲁番地区曾派员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文博单位进行业务培训。 2013年,中国、哈萨克斯...
为迎接吐鲁番第二十三届葡萄节,丰富广大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吐鲁番博物馆举办了“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 此次展览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引进,共展出历史各时期旗袍及配饰94件,其中40件为风格各异的旗袍,充分展示了旗袍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上海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移民文化相互碰撞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独特旗袍服饰文化。让广大市民在近距离享受海派旗袍之美的同时,也对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
记者日前从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经过对吐鲁番木纳尔42座墓地考古发掘时,首次发现一件四足陶盆。此外,墓葬中还发现4枚呈不规则圆形的萨珊银币和7枚仿拜占庭金币。 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长王龙说,木纳尔墓地地处火焰山,毗邻葡萄沟,此次清理的墓葬是位于葡萄沟下游的3个台地上,距今约1600年。墓地最明显的特点是聚族而葬,墓地的围墙大多是用黑色砾石堆砌,或坐北向南,或坐西向东,它的形制结构与...
一直以来,很少有人把多族群聚居的古代新疆,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儒家文化在古老的新疆,尤其是吐鲁番地区,曾经十分兴盛。这点从位于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一幅名为《列圣戒训六屏鉴戒图》的墓葬壁画上,就能清楚地看到。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西晋至唐朝时期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在诸多专家学者眼里,它是高昌王国的“历史活档案”、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而这幅《列圣戒训六...
王霄飞(前排左一)讲解交河故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那里盛产水果。5月有杏子,7、8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9、10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这个曾让一位少年无限遐想的地方,最终成就他坚定守候的信仰。他就是海归博士、新疆吐鲁番文物局局长王霄飞。 是什么让一个留美博士不远万里从洛杉矶到骄阳似火的吐鲁番?又是什么让他如此坚定地舍弃美国梦、追寻中国梦? 一念而行今生誓 ...
记者3日从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获悉,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文物清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在吐鲁番加依墓地共同发掘出土400余件陶器。 考古学家将是次出土的陶器和洋海古墓葬出土的文物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文化传承相同,洋海古墓葬时间早,距今约3000年,而加依墓地距今约2200-2300年。 据悉,是次联合发掘,是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进行的,共有30余位考古...
当考古人员打开新疆吐鲁番市亚尔乡加依墓地的一座墓葬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瞪口呆:阳光照进墓坑,一件件红衣黑彩的陶器,大如啤酒杯,小如茶碗,静静躺在土里,无声讲述着2300年前的故事…… 截至8月3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在吐鲁番加依墓地发掘出土的400余件陶器的清理工作,已暂告一段落。 此次联合发掘,是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元月进行的,共有30余位考古工作者对...
6月17日,记者从吐鲁番博物馆了解到,该馆现存的1万多件壁画残片,首次接受全面系统的修复保护。目前,该馆已按前期修复保护方案,展开了摄像编号、病害检测、颜料分析、绘图和制定修复文本工作。 记者了解到,吐鲁番博物馆馆藏的珍贵壁画残片、特别是吐峪沟石窟和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壁画残片数量多,残缺较为严重,修复难度大,一直没有得到全面修复和保护。这次修复保护工作是吐鲁番学研究院首次与敦煌研究院、新疆博物...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知道,3000年前火焰山南麓的戈壁荒漠中一次埋葬仪式上有过怎样的故事。但是,两条出土于此的裤子,却在告诉今天的人们,在那个水草丰美、驼铃声声的年代,塔里木盆地的先民已经成为中国最早穿着裤子的人。 出土于洋海古墓的裤子。(网络截图) 4日,一条“在中国吐鲁番地区洋海古墓内发现的两条裤子,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的消息出现在网络上。消息中称,这两条裤子的年代...
【核心提示】在一致性方面,二者都有千年前大量汉文与民族文字文献的出土,还有遗存的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元的佛教寺窟,都在清末民初被发现并遭到东西方列强的掠夺。 敦煌学,从其开创之初,就包含着对吐鲁番出土文献的研究,敦煌学与吐鲁番学,既有一致性,又有相异性,故在我国又称为敦煌吐鲁番学。 自然和历史差异使敦煌学与吐鲁番学同中有异 在一致性方面,二者都有千年前大量汉文与民族文字文献的出土,还有遗存...
7月20日,新疆吐鲁番地区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会上地委、人大工委、行署、政协工委领导听取了丝绸之路“吐鲁番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汇报。 地区文物局党组书记赵强汇报地区申遗工作。上半年,地区申遗领导小组、申遗及景区提升指挥部紧紧围绕“打造吐鲁番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升级版”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班加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自今年3月25日全面启动,经过3个多月的申遗攻坚战,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