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8年1月5日是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山西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原所长柴泽俊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老师的离去,是我国文博界、特别是古建筑行业的损失。 老师的一生,艰辛而充满传奇。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幼年只读到小学,但他牢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格言,从1954年参加工程队工作开始,时时认真,处处留心,先是主动对修缮中拆下的古建筑构件一一进行编号、测量、记录尺寸,同时留意...
为加强辖区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深入推进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1月17日,贵州省黄平县消防部门联合县文物局深入旧州镇文昌宫、仁寿宫、天后宫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重点对各文物建筑内电器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消防设施配备是否齐全并定期进行维修与保养;日常防火、巡查制度是否落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保持畅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
1月12日,由平阳县顺溪镇政府、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织的2017年度顺溪古建筑群文物安全工作总结会议在顺溪镇召开。 2017年顺溪古建筑群文物安全工作可圈可点,完成了老二份大屋和新大份大屋的维修工作,陈氏祖屋的维修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及检查工作也得到有效地落实。会议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2018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还组织与会人员及顺溪古建筑...
“灵山环抱,古木掩映,保国寺古建筑群如画卷般,在此千年存留。她被誉为‘东来第一山’,是古建筑中的稀世珍宝。”2017年12月25日,宣传片《印象保国寺》完成录制,这部时长10分钟的宣传片展现了千年古建保国寺的建筑艺术、人文底蕴、园林景观等,也记录了保国寺跨越千年后的蓬勃生机。 《印象保国寺》分为园林之美、建筑之美、传承之美三大篇章。在第一篇章园林之美中通过航拍等大视角体现了保国寺“宅幽而...
12月27日上午,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标志着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改革工作全面完成。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兴盛出席仪式并讲话,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宣读省古建院改革工作有关批复文件并与金兴盛厅长一起为省古建院揭牌。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河主持仪式。省古建院院长黄滋作表态发言。 金兴盛厅长指出,省古建院的改革是我省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2007年4月28日,经过6年时间的施工,中国唯一一座清代徽州古建筑艺术博物馆--“清园”,在黄山市徽州区正式向游人开放。 12月21日,记者从安徽省黄山市官方获悉:为使徽州古建筑保护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法律依据,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于2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的决议。条例将于2018年1月18日起实施。 徽州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珍贵...
12月11日,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故宫古建守护者系列之单士元专题展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古建馆开幕。来自文物界、建筑界、史学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开幕当天,“单士元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同期召开。座谈会上,与会人士深切缅怀明清史学家、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单士元的高尚品格,高度评价他的学术造诣和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
“故宫古建守护者系列之单士元专题展览”11日在东华门古建馆开幕。这是该系列展的首展,以纪念故宫古建筑保护第一人单士元诞辰110周年。 亮相东华门城楼的“单士元专题展览”以凝练的手稿、著作、老照片等展品,通过对单士元先生生平点滴之事的梳理,展示其在故宫七十年如一日的奉献。 单士元1907年生于北京,是中国著名古代文献档案研究、古建筑保护专家。1924年进入“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
“徽派古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讲座”近日在埃及开罗萨拉丁古城堡举办。钟欣摄 12月12日,记者从安徽省文化厅获悉,“徽派古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讲座”近日在埃及开罗萨拉丁古城堡举办,来自埃及建筑领域专家,艾资哈尔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哈勒旺大学等高校建筑系教授及学生近80人参加活动。 埃及国家与城市古建保护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阿布萨德博士表示,感谢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安徽省文化厅邀请他于今年...
12月11日,由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故宫古建守护者系列之单士元专题展览”开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等多位建筑界、文物界、史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单士元先生子女代表单嘉宏等参加活动。 单士元(1907-1998),明清史学家、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历任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
12月11日,“故宫古建守护者系列之单士元专题展览”在东华门古建馆开幕。这是该系列展的首展,以纪念故宫古建筑保护第一人单士元诞辰110周年。 亮相东华门城楼的“单士元专题展览”以凝练的手稿、著作、老照片等展品,通过对单士元先生生平点滴之事的梳理,展示其在故宫七十年如一日的奉献。 单士元1907年生于北京,是中国著名古代文献档案研究、古建筑保护专家。1924年进入“清室善后委员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回忆导师梁思成,“他在考察第一处古建筑时,就提出要怎么保护”,当时没人知道中国有多少文化遗产,他们从零开始寻找多年,调查了2000多处。抗战胜利后,梁思成赴美国介绍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是在该领域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当时引起了轰动。 怎么保护文化遗产?什么是保护古都风貌?郭黛姮说,把一个历史街区变成商业街不是,在古建筑里办公还“见缝插楼”不是,在原址重新盖一...
遗址现场。 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构成了这个千年古建遗存被发现的脉络—— 今年3月,杭州临安区政府大院改建停车场,地面施工时发现古代建筑构件; 4月7日,文物考古研究部门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 7月30日,来自北京、浙江的重量级考古专家召开论证会,他们认为该古建遗存包含了唐末五代至宋代,部分古建无论是建材还是技术的规格都非常高,建议增加发掘面积(《钱江晚报》有连续报道);...
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构成了这个千年古建遗存被发现的脉络—— 今年3月,杭州临安区(9月15日临安撤市设区挂牌)政府大院改建停车场,地面施工时发现古代建筑构件; 4月7日,文物考古研究部门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 7月30日,来自北京、浙江的重量级考古专家召开论证会,他们认为该古建遗存包含了唐末五代至宋代,部分古建无论是建材还是技术的规格都非常高,建议增加发掘面积(《钱江晚报》有...
11月17日,工匠在婺源秋口镇集中修复一批古宅。婺源县高度重视古建文物保护工作,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古建筑、古民居保护机制,形成了以整体搬迁的“篁岭模式”、异地安置的“汪口模式”、民宿开发的“九思堂模式”和修旧如旧的“严田模式”为代表的古建保护性开发四大模式,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良性互促互动的创新之路、双赢之路。目前,婺源县已有2000幢文物、古建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开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