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鲁迅 鲁迅——朝花夕拾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大连现代博物馆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朝花夕拾:鲁迅的美术世界——纪念鲁迅先生特展》,昨日该展览正式开幕,将于2017年1月8日结束。 鲁迅一生提倡美术,他的美术收藏极为丰富。本次展览展出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美术品135件组,其中一级文物80件组。按其内容分为翰墨丹青、艺苑朝华、书装零墨三个展览...
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参观展览 10月20日,“方圆乾坤——马定祥先生捐献珍贵钱币资料展”开幕仪式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举行。 马定祥先生是浙江杭州人,当代中国著名钱币学家,中国泉币学社创始人之一,曾任浙江省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钱币学会名誉理事、美国《珍藏》及《爱华金讯》钱币杂志首席顾问,曾出版《太平天国钱币》、《咸丰泉汇》、《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等专著。他毕...
10月18日,《德泽生辉——郑振铎先生捐献故宫文物特展》在温州博物馆隆重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剑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振铎孙子郑源代表亲属讲话,开幕式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张纯芳主持。 郑振铎(1898——1958),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市)。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被任命为国家文物局局长、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并兼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和文学研究所所长。1952年6月16日,他写...
9月8日,蒋祖怡先生专程赶到海宁,将叔祖父蒋百里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单行本、《战场经营启示录》、老照片等8件文史资料和遗物捐赠给蒋百里纪念馆永久收藏。 在8件捐赠物中,《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单行本是1938年保存至今的书籍,是蒋百里凭借在日本留学期间对日本历史、现状、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深入研究,写成的一系列文章。 除此之外,一张拍摄于1924年,庆祝蒋百...
8月16日,《另眼相看——马达罗先生镜头下的老浙江》摄影展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104幅摄影作品重现三十多年前老浙江的生活百态,让我们重温光影交错中的岁月斑驳。 阿德里亚诺·马达罗,一个从孩提时代就魂牵梦萦想来中国的意大利人,一个渴望通过自我观察、独立思考来看待中国历史政治问题的西方记者。自1976年至1980年代末,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各个地区,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用自己多年从事传媒工...
一级书法师王绪亮先生近照。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编者目睹了绪亮先生真功实底,书写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一气呵成,他那骑马放缰潇洒自如,力透纸背,凤卷云舒的架式和雄姿,有如雄狮冲向山岭、海燕穿过云层的大气和张狂让编者大开眼界。于是一篇出自评论家之手《于无声处听惊雷,绪亮书法震天山——著名书法家、书圣后人王绪亮作品人生初探》的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绪亮先生作为一级书...
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孢粉分析与环境考古学家,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四届委员、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创始人、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全新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980-1999),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昆叔先生,于7月17日上午7点因病去世,享年83岁。 周昆叔先生1934年生于湖南株洲,1952年考入西北大学生物学系,1956年毕业后响应国...
企业家爱好书法且浸淫于其中并取得相当成就的不乏其人,刘伟先生既是这样的企业家,又试图跳脱出来,做风格独具的“那一个”。在商务的边缘,他轻拂衣袖,抖落一身疲惫,将世俗全部推开,只把对书法的虔敬装于心胸,濡入管毫,托于宣纸。诚如书友王德兴所言:“五蕴皆空,才有如此的空灵与禅定。宣纸虽簿,却能抵挡万丈喧嚣;镇尺虽小,却能降伏贪嗔痴慢……” 当众生皆眠、万籁俱寂的夤夜,刘伟先生焚香沐手,濡墨铺纸,沉...
麦罗武 盛放 154×94cm 《千荷竞奏》是香港著名画家王无邪先生对麦罗武先生多采多姿的荷花作品的一个概括描述。如今,在香港画坛,只要提及麦罗武的名字,大家立即会联想到他那构图新颖、风姿卓绝而充满灵气的荷花作品。 早在多年前,我就认识了麦罗武先生,当时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香港企业家,他凭着聪明才智、坚毅勤奋和诚信,白手兴家,打造出自己的事业王国,其奋斗史实属又一个典型的香港传奇;同时我...
孙汉孜,河北巨鹿人,大学文化。早年在赵庄师范美术系学习,1986年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先后师从于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张世范先生、国画名家何家英先生、国画名家杨德树先生。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 孙先生自幼学书,几十年临池不辍,法古创新。其作品逐渐形成了灵动多变、苍劲古拙、造型朴美、纵任奔逸、张弛有度、雄健洒脱的鲜...
这一年,他把自己推向了艺术市场。由于艺术接地气,在独特视角中和思想上活跃,他深刻知道工作虽然沉重,必须一步步向前迈进。2010年借调任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产业部常务副…… 画家姜乃军印象 画家小链接:曾任《中国老年报》社特邀美术编辑,中央委员会农工民主党主管《医药养生保健报》社专职美术编辑、记者工作,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产业部常务副部长。 现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
日前,中国国画院副院长、画家顾杰与同门师兄弟,顶着酷暑,专程驱车来到位于北京将府庄园的我国著名花鸟画家、中国大写意花鸟画领军人物-----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两院博士生导师张立辰先生家中,拜访恩师,求艺问道。 在导师张立辰先生家,大家畅所欲言,踊跃请教中国画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张先生作一一解答,并不厌其烦地、全面系统地从中国画学术角度和传承中国画写意精神,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创作课。 ...
6月14日,是章太炎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章太炎故居保护开放30周年的日子。章太炎先生生平及思想学术研讨会在仓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章太炎先生的后裔汇聚一堂,对太炎先生生平、思想学术成就和革命贡献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提升国学大师的学术影响,更好地推进对太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省、市政协、宣传、统战、文物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余杭是太炎先生出生和成长的...
贺明 观贺明山水诸作,明洁天趣,疏秀旷逸,或乘小舟于湖中闲荡,或与山林之雅士对话,仿佛游于画中,心生欢喜。自有一番"今人古人,谁师谁体;但出但入,凭翻笔底。"之文人意趣。 文人画始于宋元,极盛于明清。贺明以石涛为师,深入传统,融通画理,不离物形,却不以写形为能事。深谙"中国画诀在字诀"之道,笔力胜则骨力强,有骨则生势,画以骨法用笔为上,习正书得苍厚,书二王求静逸,临池自叙则得劲健,以书...
“画画就是画魂!画梅就是要画出梅花那宁折不弯的英雄气概,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和奋发向上的风骨梅魂。”这是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曹雕先生一贯倡导的画梅理念。 曹雕先生几十年笔耕不辍,特别是他爬山涉水,万里踏雪寻梅、赏梅、画梅,以梅花精神写梅魂,艺术上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画风。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型画展并频频获奖,不少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和介绍。出版了个人画集,举办了个人画展。他的梅花佳作不仅受到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