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8年12月13日至2019年1月10日,甘肃省文物局组成4个检查组分赴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开展2018年度文物安全目标责任年度考核暨年终安全大检查。这次检查考核以博物馆和火灾高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过文物法人违法与安全事故事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突出文物安全隐患的文物博物馆单位、展览展示以彩陶瓷器等易损易碎类文物为主要展品的博物馆等为重点对象,重点检查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和发挥作用,以...
1月13日,2018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传承人黄小明上榜。 黄小明在颁奖典礼现场。图:黄小明木雕微信公众号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即得到广泛关注。按推选规则,12月19日公布了100人候选名单;12月底,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
两份文物领域中央文件接连出台、文物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加强、“考古中国”取得实质进展、“博物馆热”渐成大势、《如果国宝会说话》成为爆款、青铜虎鎣回归祖国……文物作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实物见证,也成了中国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金色名片”。 过去一年里,文物、博物馆、考古等给人们带来过哪些惊喜?哪些文博创意产品曾一度刷屏你的朋友圈?在1月8日至9日举办的全国文物局长会上,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习近平等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
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论坛揭晓了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分别为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公布了6个入围项目,分别为西藏申扎县尼阿底旧石器...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3日在北京揭晓。冯骥才、夏菊花、蔡正仁、连丽如、甘而可、田青、王秀英、季海波、姚惠芬、杨昌芹等10人当选。另有20人被推选为2018“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 冯骥才现身活动现场。宋宇晟 摄 当日恰逢腊月初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现身活动现场。 谈及自己的“年画情节”,他说:“就个人来讲,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感情。因为从小过年就生活...
不同人评选展览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展览的“好”,是一种价值评判,这种价值评判可以有无数种标准,从文物多寡到看展体验,从展板说明到灯光照明,都可以是标准。我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展览中展示文物原件的水平与规格。 好的展览,确实应该讲好一个故事,给观众带去知识和美好体验,不过这都是次要的,因为其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举个例子,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年度大展“京之刀”,展陈设计合理,展板、照明都很好,讲故事...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1月9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全省各地文化部门正在加紧筹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诸多非遗技艺展示,让百姓品味最传统的“年味”。 据统计,春节期间,全省将举办各类非遗展演展示活动1836场次,其中重点活动411场次。 传统庙会里体验传统“年味” 无庙会不过年。在我省,淮阳太昊伏羲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关林春节民俗庙会等许多庙会活动已成为传承非遗文化的一个重...
近日,2018年度浙江考古十大发现揭晓,位于越城区富盛镇的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榜上有名。 宋六陵为南宋时期历代帝陵所在,元初时曾遭损坏,现为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5月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启动宋六陵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对象为已划定的“高宗陵”保护区,暂编为一号陵园。经过半年多的野外作业,基本确定了一号陵园的园墙范围和中轴线建筑布局,并探明了该皇陵墓穴的具体位置与...
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0日在北京揭晓公布,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等六大项目入选。 同时,作为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局联合开展的“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考古项目,获选为中国201...
记者从8日召开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5136家,去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超过2万个,近10亿人次走进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8年,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力度明显加大,《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相继出台,成为文物领域里程碑式的政策性文件。 据介绍,在文物安全方面,...
8日记者获悉,浙江台州“玉环玉城前塘垟宋代盐业遗址”与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群遗址、江山山崖尾遗址、湖州毘山遗址、衢州庙山尖土墩墓、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宁波奉化鄞县故城、临安区吴越国光孝明因寺(宋净土禅寺)遗址、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宁波余姚巍星路窖藏等10项考古项目,入选2018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2018年8月至11月,为配合玉环市城关中心小学分校区工程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
1月6日,在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8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现场,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四家单位选送的16个提名考古项目一一亮相。经过报告人答辩、专家点评、理事评议等环节,最终10个考古项目脱颖而出,获评2018年度浙江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由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选送的两个项目:《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发掘》和《玉环玉城...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各类观众8580416人次,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727288人次、增长了25.8%;门票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88%。该院2018年接待观众人数和门票收入均双双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秦陵博物院年度参观总人数、门票收入不断持续增长,并且增速较快、增幅较大,特别是2018年参观总人数首次突破850万人...
两份中央文件接连出台、文物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战果累累、“考古中国”取得实质进展、“博物馆热”渐成大势、《如果国宝会说话》成为爆款、青铜虎鎣回归祖国……回首刚刚过去的2018年,文物事业发展在诸多领域实现突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载春秋。 加强文物保护,确保文物安全,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对过去一年文物工作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文物事业发展的郑重承诺。 凝眸2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