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宋后期至金代是定窑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造型方面,此时的大宗产品以盘、碗、洗等圆器为主,瓶、罐、壶类立体琢器相对较少。由于定窑产品此时主要以精美的刻花、印花见长,因此器物造型不如前期丰富。 盘 此时盘类造型常见的有花口盘、折沿盘、侈口盘、折腹盘等。花口盘是定窑的传统造型之一,最早源于对唐代金银器的模仿。北宋晚期至金代定窑生产的花口盘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覆烧工艺的特点对器型进行了改进,其中...
9月28日,省考古研究所公布,沁县上庄村发现了一座金代龟形砖室墓,其墓室形制特殊罕见。其中,出土的21幅孝行砖雕,在晋东南地区是金代葬俗中最流行的风格。 今年4月,沁县上庄村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代砖室墓。省考古研究所闻讯后派考古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于6月中旬协同沁县文物馆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没有发现纪年相关文字,考古专家根据墓葬形制、砖雕及随葬器物判断,此墓的年代下限应在金代中后...
9月1日,由中共甘南县委宣传部、甘南县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主办,甘南县文物管理所承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展览在金代长城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分为五大展区,展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系列图板10块;甘南县史实纪录展板4块;图说甘南抗战连环画40幅;抗战系列书法作品70幅;并以电视影音形式播出系列专题片《甘南史话》全面讲解甘南抗战历史。展览旨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通过...
井陉窑河东坡窑址12件精美、完整的印花模子的出土, 生动地展现出金代井陉窑的刻模工艺曾经达到的高超境界, 不仅为井陉窑金代印花瓷器的断代提供了确凿依据, 也有力地反映出当年它所拥有的制瓷生产水平, 特别是这一窑址还是一个未做正式公布的新发现的窑口, 此前并不为陶瓷史界和考古学界所了解。因而, 这一发现, 的确令人欣喜。本文拟就井陉窑的发现及与井陉窑金代印花模子相关的问题, 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
金代烧制红绿彩瓷器的窑口主要在黄河流域,目前已确知的有河南省扒村窑、当阳峪窑、鹤壁窑,河北省磁州窑、山东省淄博窑、山西省长治窑等。这些不同窑口制作的红绿彩瓷器,在胎土、釉色、纹饰、制作等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别。因笔者暂时还未能依照手头资料结合窑口考证进行对比分析,所以现在还没有把握将这些红绿彩瓷片一一划定窑口。所以本文仅仅是真实客观地介绍手上这些金代红绿彩瓷实物资料的基本特征,当然这也应是鉴定真伪...
元人所修的《金史》,是现存的唯一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记录金朝历史的典籍。可是在金朝历时一百多年的二十多个朝代中,该书有关铸钱的记载只有正隆、大定、泰和这三个朝代。其他古书典籍中也没有关天会钱的记载。 在比较权威的钱币著作《古钱大辞典》,《历代铅笔图说》没有天会钱的记载,解放后的钱币著作如《简明钱币词典》,《中国古钱大集》等书中也没有该钱的踪影。 首先记载天会通宝的正式钱币出版物,是2009年出...
距今800多年的“夹杆石” 近日,吉林市民荆峰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发现了一块造型独特的石头,后经文物专家鉴定,这是一块金代时期的“夹杆石”,距今已有800多年。根据史料记载,在九站附近曾有座白花城,该城是金兀术妹妹白花公主的佣兵之地。后城中建一庙,庙里供奉的是白花公主,庙前有高大的旗杆,这块“夹杆石”就来自白花公主庙前。 在大学内发现古老的石头 6日上午10点,在荆峰的带领下,吉林市政协文史研...
金代磁州窑瓷器胎质略粗,釉面闪黄,精细产品釉子光润。装饰品种以白釉绘黑花最为常见,也有白釉划花、黑釉铁锈花、黄绿釉(俗称金三彩)及白釉、黑釉等。主要纹饰有花卉、草虫、莲瓣、鱼鸭、虎鹿、花鸟、婴戏、人物故事等。图饰寥寥几笔,生动潇洒。主要器型有罐、花瓶、盆、枕、碗、盘、碟、酒盅、三足炉等。 金代瓷枕很多,枕面常绘以花卉以及山水楼台为背景的人物故事,如“陈桥兵变”、“携琴访友”、“婴戏垂钓”等。形制...
辽代以后紧跟着是金代,金代就是女真族,后来满族人的前辈。1115年金朝建立,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这就是靖康之难。1163年,南宋隆兴北伐的时候,金就和南宋议和了。议和的条件就是南宋称臣,使两国关系稍微近了一点儿;每年宋给金的"岁贡"改称为"岁币".议和使金与南宋相安了40年,经济上得以发展。 过去对金代瓷器没有研究,根本不说金瓷,就说宋瓷。当时把很多北方金代时期的瓷器都叫宋瓷,今天...
鸡腿瓶传入北宋后,北方汉族地区也开始烧造这种长腹小口瓷瓶,最终使梅瓶造型固定下来,在宋代南、北方民窑中多有生产,而少见于宋代的官、汝等官办瓷窑,说明梅瓶作为盛装实用具主要为民间生活所使用。在造型上,北方梅瓶较多保留了契丹鸡腿瓶的痕迹,形体修长而秀丽,瓶口为蘑菇形或梯形,便于使用绳索捆扎。而南宋景德镇生产的影青梅瓶和江西吉州窑等地烧造梅瓶,其高度明显低于北方梅瓶,容积缩小,腹径较大,显得矮而胖,造型...
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从唐末(公园906年)到宋末元初(公元1279年)这300多年间,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著名的五代柴窑瓷,宋代汝官哥定钧窑瓷和龙泉窑瓷影青瓷等,辽白瓷和黑白瓷,金代红绿彩瓷,元代青花瓷等,这些稀少而珍贵的中国瓷器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它们究竟起源于何时?后来又怎样发展或消亡?哪一类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或具有时代标志性意义?这些问题,至今争议颇多迷雾重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
据史料记载女真人在十二世纪初在白山黑水之间建立了金国,建国后仅用了十二年左右的时间先后灭了辽国及其它部落,金兵入侵中原北宋灭亡。金代在中原统治长达近百年之久,当时北宋南迁在临安府建立南宋,从此南宋成了金国的进贡国。但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钧瓷、汝瓷并没有停止发展。笔者曾经对宋、金、元的钧瓷、汝瓷的发展概括了一句话:宋钧好宋汝好,金钧少金汝少,元钧可以找,元汝没有了。在金代钧瓷的发展是在宋代钧瓷的基础上...
辽代以后紧跟着是金代,金代就是女真族,后来满族人的前辈。1115年金朝建立,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这就是靖康之难。1163年,南宋隆兴北伐的时候,金就和南宋议和了。议和的条件就是南宋称臣,使两国关系稍微近了一点儿;每年宋给金的“岁贡”改称为“岁币”。议和使金与南宋相安了40年,经济上得以发展。 过去对金代瓷器没有研究,根本不说金瓷,就说宋瓷。当时把很多北方金代时期的瓷器都叫宋瓷...
才智 2014 第18期 【摘 要】金代钧窑瓷器是钧窑瓷器史的恢复与延续发展的阶段,它成功地完成了钧瓷使用者的角色转换,使钧瓷从此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坛",并见证了有关宋金元三个朝代的兴盛衰落,受时代历史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如器形、胎体、釉色、烧成工艺等。近些年来随着金代钧窑瓷器不断的出土、研究、对比,从而更好的加深对金代钧窑瓷器问题研究和对宋金元历史的考证。
古今陶瓷器中,真正堪称自然天成的土与火的艺术品惟钧瓷莫属。钧瓷工艺中没有刻花、划花、印花等任何人工纹饰,所有的美丽表现在其釉色的绚烂变化之中——月白,天青,玫瑰紫,海棠红,以及五彩斑斓的窑变,在窑门开启之前,任何人无法预知即将出现在眼前的是何样色彩。所有的窑变色彩完全是由炉温环境的变化造成的,毫无人工雕琢痕迹。 钧窑最早始于唐代。在青瓷白瓷一统南北的唐代,河南鲁山段店窑在不起眼的黑釉、褐色釉上点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