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3日,陵水黎族自治县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陵水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标志着陵水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以立法形式加以保护。 陵水有黎族人口20万人,占54.9%;苗族人口732人,占0.27%;汉族16.79万人,占44.7%。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陵水黎、汉、苗等各族人民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黎族的纺织工...
1月23日上午,陵水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制定《陵水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陵水县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以立法形式加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是在民间流传,有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消失了,地方政府应担负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使之得以继承和传承。”陵水县人大副主任董存雄说。他认为,以立法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1月22日,陵水黎族自治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关于《陵水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起草情况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参与起草保护条例的县人大法工委主任黄权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立法的形式保护‘非遗’,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陵水是黎族自治县,黎族人口20万人,占54.9%;苗族人口732人,占0.27%;汉族16.79万人,占44.7%...
记者从2014年12月31日举行的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包括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遗址、白龙城遗址等在内的四大“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已被该市正式立法保护。 北海是我国有文献记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文化遗存众多,其中仅合浦境内方圆69平方公里土地上已探测汉墓万余座,在国内绝无仅有,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无价之宝,具备争取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的基本条...
记者今天从甘肃省人大获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目前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对存续状态受到威胁、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列入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学艺者予以扶持。 草案规定,县级以上政府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时,应当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联的建筑物、场所、遗迹及其附属物采取保护措施。工...
日前,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0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作出明确规定,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强化政府保护职责—— 常态复审定期督查 原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8月21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该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了更好地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生态环境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条例》创设性地规定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根据《条例》,符合下列条件的特定区域,所在地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
广州6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史迹保护即将立法,明年5月报送正式申报并接受世遗专家评估。昨日,广州市政府召开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遗工作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动员大会,笔者从会上了解到,广州正式成立申遗工作小组,年内还将对6处史迹制定保护法规。 预计明年9城共同申报 去年底,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
中国甘肃网11月28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11月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就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进行了审议。《报告》建议,要加大向国家争取优惠政策和建设资金的力度,对重大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和公众听证,尽快立法保护长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报告》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激励和调动民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要加大向国家争取优惠政策和建设资...
13日,早报记者从有关部门给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的意见答复中获悉,针对上海3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登录点保护缺乏法律的局面,上海正酝酿起草新的文物保护条例,有望将沪上的不可移动文物登录点进行分类分级保护。 上海市文物局在答复中称,2007年至2011年上海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4422处,其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占3266处。 但这些文物登录点的后续保护面临...
北京地下文物埋藏丰富,近年随着建设项目密集开工,地下文物遭损毁现象非常严重。北京市拟专项立法对文物进行保护,《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建设工程,必须组织考古调查、勘探。 根据该送审稿,符合“旧城之内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及以上”、“旧城之外非地下文物埋藏区且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及以上...
北京地下文物埋藏丰富,近年随着建设项目密集开工,地下文物遭损毁现象非常严重。北京市拟专项立法对文物进行保护,《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建设工程,必须组织考古调查、勘探。 根据该送审稿,符合“旧城之内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及以上”、“旧城之外非地下文物埋藏区且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及以上&...
国际在线消息:经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查批准,《新疆吉木萨尔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条例》于近日开始实施。 根据条例,北庭故城遗址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主,确保遗址文化遗产价值。今后,未经批准,将不能在北庭故城遗址保护区从事考古调查、勘查。遗址保护区内任何影视剧拍摄、专业录像或专业摄影等行为,也必须依法取得批准文件,并在文物管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此外...
新疆近日开始实施吉木萨尔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条例,这是继交河故城之后,新疆再度立法保护历史文化遗址。 2006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与中亚有关国家开展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工作。2012年7月,国家文物局将北庭故城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丝绸之路中国段”首批申遗名单,它也是天山北坡走廊唯一申报点,对丝绸之路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