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被列为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一号”,历经三年打捞,共出水文物30000余件,其中400多件主要文物目前正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这些精美的文物,每天都吸引大批观众慕名前来。那么这些历经浪击沙掩,委身海底400多年的文物,是如何重现当初“金身”的呢? 明代万历年间,装载着大批中国青花瓷器的商船在航行到南澳岛附近海域时,不幸沉没。在水下考古队员的探索与发掘下,古船...
“南澳一号”沉船文物 日前,辽宁省博物馆牵手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开展,展品包括“南澳一号”和“万历号”最新水下考古成果60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铁器、铜器及有机物如果核、药材等。 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一号”共出水文物3万余件,本次展览中观众将看到400多件“南澳一号”文物,辽宁省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
“南澳一号”沉船文物 日前,辽宁省博物馆牵手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开展,展品包括“南澳一号”和“万历号”最新水下考古成果60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铁器、铜器及有机物如果核、药材等。 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一号”共出水文物3万余件,本次展览中观众将看到400多件“南澳一号”文物,辽宁省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本次...
明代万历年间两艘重要沉船出水的600余件文物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这些来自古沉船上的“出水”文物勾勒出繁荣的明代海外贸易以及明代东西方海洋贸易的全景。 明代万历年间,装载着大批中国青花瓷器的商船在航行到南澳岛附近海域时,不幸沉没。数百年来,沉船历经浪击沙掩,委身海底。在水下考古队员的探索与发掘 下,古船得以重见天日。本次展览是明代万历早期和晚期的两艘重要沉船——“南澳1号”和“万历号”的最新水...
日前,辽宁省博物馆牵手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开展,展品包括“南澳一号”和“万历号”最新水下考古成果60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铁器、铜器及有机物如果核、药材等。 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一号”共出水文物3万余件,本次展览中观众将看到400多件“南澳一号”文物,辽宁省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万历号”沉...
一艘往来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宋商船,在沉没八百多年之后,重新被世人发现。昨天,筹备已久的《问海——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开幕。展览重点围绕这艘沉没古船出土的文物,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十年水下考古重现“华光礁1号” 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这片广阔的水域联结了亚、欧、非三大洲的文明。八百多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南宋商船,在...
一艘往来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宋商船,在沉没八百多年之后,重新被世人发现。昨天,筹备已久的《问海——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 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开幕。展览重点围绕这艘沉没古船出土的文物,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十年水下考古重现“华光礁1号” 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这片广阔的水域联结了亚、欧、非三大洲的文明。八百多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南宋商船,...
4月25日,辽宁省博物馆举行了“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文物开箱仪式。500余件来自明朝万历时期两艘沉船——“南澳1号”和“万历号”的珍贵文物将于4月29日开展。图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开箱仪式上介绍文物。
800年前福建南宋古沉船“华光礁I号”特展24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展。百余件文物粗略勾勒出古沉船“真面目”。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介绍说,“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出水”了沉船和近万件陶瓷器物。这些珍贵文物和南海众多沉船遗物,是沿“海上丝绸之路”线状分布的遗珍,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见证。 即便曾“深躺”海下,这些文物至今仍“光彩照人”。在淡淡灯光下,...
日前,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保护修复方案已编制完成,现正逐级上报待审核批准。 为贯彻发掘与科技保护同步开展的理念,切实做好潮塘江沉船船体的保护工作,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于2015年3月上报了潮塘江元代沉船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的立项申请,并于同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立项(文物保函[2015]2144号)。随后,就船体保护方案设计进行了公开招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标了该项工作。 在对潮塘江沉...
据新西兰天维网援引Nzherlad消息,新西兰一个拍摄装有499名中国淘金矿工遗体沉船纪录片的组织表示,新西兰需要抢救出沉船中的一些文物以避免一段新西兰的历史永久遗失。 1902年10月,新西兰华人慈善互助组织昌盛堂(Cheong Sing Tong)租用了英国蒸汽货轮“文特诺”号(SS Ventnor),要把499具华人遗骨运回他们的中国故乡安葬。这些死者中的大多数是老年华人淘金者,他们生前一...
“南澳Ⅰ号”出水文物部分精品正在汕头市博物馆展出。与此同时,在这艘目前中国国内已发现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商贸船的发现地南澳,之前准备建设南澳古沉船博物馆的规划也被提上日程。而在近日举行的汕头市2016年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透露的消息称,南澳古沉船博物馆已被列入广东省文化发展和汕头市“十三五”规划重点。 据南澳县博物馆馆长黄迎涛介绍,该馆的立项需要向逐级申报至国家,目前已经通过省级的审批,目前初定选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究竟是怎样的?通过唐代沉船“黑石号”的珍宝可见一斑。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近期推出“唐代沉船”珍宝展,与参观者分享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沉船的故事。 1998年,德国一家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附近的爪哇海域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因其靠近一块黑色大礁岩,所以将其命名为“巴图西塔姆号”,中文译为“黑石号”。 “黑石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阿拉伯沉船之一,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