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 25日,江西省文物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江西省文物保护取得重大成绩,除了海昏侯墓的发掘外,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湖田窑遗址等8处纳入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期间全国150处大遗址保护名单。 海昏侯墓葬发掘拿下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成为近年来我省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发掘历经5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
陕西西咸新区将大遗址这一被视为城市发展“包袱”的文化资源,创新开发,变成可充分挖掘潜力的文化“富矿”,发展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 5月,骑行在国家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田野两侧,镶嵌于数千亩松柏与观光休闲农业园区之间的秦咸阳宫、汉长陵、汉安陵、汉阳陵等古代遗址次第扑面而来。令人不禁想起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五陵佳气无时无”。这片历史上以“五陵原”闻名的人文厚土,如今正从曾经的荒芜走...
记者5月10日获悉,圆明园最著名的西洋楼遗址内栈道铺设工程将于本月中旬全部完工,共涉及“大水法”“海晏堂”等六片遗址区域,使游客与文物保持“适当距离”,杜绝破坏行为。据悉,这也是圆明园对西洋楼遗址本体进行抢救性保护的试点工程。 透过栈道钢网可观遗址 每逢节假日,圆明园遗址公园标志性景观“大水法”都会迎来大量游客,游客行走在遗迹中的土路上,脚下踩踏着散落的砖石。经年累月,遗址中的...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代表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陕西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指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护利用好文物资源,积极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创新大遗址保护理念,促进保护利用协调发展。大遗址是陕西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破解保护难题,陕西省创新提出“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
您知道去年有多少游客在咸阳旅游吗?在旅游方面花了多少钱吗?华商报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文物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咸阳市接待旅游人数480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6亿元。 乡村旅游影响力持续扩大 “‘十二五’期间,咸阳市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生态观光等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昨日,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杜俊霞在会上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累计1.8亿人次,实...
您知道去年有多少游客在咸阳旅游吗?在旅游方面花了多少钱吗?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文物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咸阳市接待旅游人数480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6亿元。 乡村旅游影响力持续扩大 “‘十二五’期间,咸阳市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生态观光等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昨日,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杜俊霞在会上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累计1.8亿人次,实现旅游...
大遗址保护是个世界性难题。每一个大遗址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是独特的,没有一个特别成功的典范能供大家复制。每个大遗址都在探索不同的路径来达到保护的目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也在探索。 以日本奈良平城宫的保护为例,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初,把土地国有化开始保护,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每年做一些考古发掘,也有一些展示。大明宫的一些展示,就是学习了平城宫的展示方法。但是平城宫保护也受到很大压力,因为土地国有化了,不能...
日前,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接受郑州全媒体记者采访,回顾“十二五”期间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畅谈“十三五”工作谋划。 遗产保护惠及民生 5年来,市文物局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全力推进世界遗产申报和研究展示。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市世界遗产工作取得零突破。2013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作为该项目重要节点入列。...
1月12日,西安市今年的第一场雪,为城北36平方公里的黄土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面纱,下面掩埋着的是“汉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来自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委员、专家和陕西省、西安市政协领导、专家学者冒雪实地察看了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委员和专家们指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实施,作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原始起点,其文化价值、国际合作价值更加...
我国共有不可移动文物近77 万处,其中古遗址、古墓葬类33 万处。在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295 处中,约三分之一为古遗址、古墓葬。而大遗址就是特指规模宏大、价值突出的考古遗址。它不仅是遗存本体,还有与其相关联的环境载体共同构成的综合体。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于全面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近日,全国大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高峰论坛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五届联席会在广西桂林举办。来自全国考古、文物保护、旅游、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管理者200余人,对“大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进行探讨。 会议通过了《大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桂林宣言》。宣言认为,大遗址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最具代表性的综合物证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大遗址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大遗址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
近日,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工地上,一派火热景象。瑶光殿形象初现,小桥、岛屿正加紧建设……望着正在“回归”的皇家园林,一直奋战在工地一线的周海涛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欣慰地笑了。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天堂及明堂遗址,汉魏故城宫城核心区等建成并对外开放,隋唐洛阳城九洲池、应天门,汉魏故城西阳门遗址正在施工或即将动工……为解决历史文化资源“有说头、没看头”难题,近年,我市文物保护工作重点...
11月19至20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高峰论坛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五届联席会在广西桂林举行。来自全国考古、文物保护、旅游、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和24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4个立项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大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和主办...
11月19日,大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高峰论坛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五届联席会在广西桂林隆重召开。会议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桂林市政府主办。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象山区人民政府、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靖江王府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国家文物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桂林市人民政府单位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日前,国家文物局组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有关专家对邛窑大遗址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项评估。 专家组首先对邛窑遗址一号窑包保护展示工程、五号窑包考古发掘工地、遗址区内环境整治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专项评估会议,听取了邛崃市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邛窑大遗址保护工作和考古发掘单位关于邛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汇报,查验了相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