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 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关于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有效遏制其快速消失的趋势。 《通知》指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以下简称“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基础组成部分,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同构成了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整体。一般不可移动文...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1月27日农历除夕,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张琦率队前往海口市琼山区五公祠等地调研文物古迹保护情况。记者从调研中了解到,海口将加强文物古迹的研究和保护。 海口的不可移动文物达1560处,占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26处130个点。去年,海口12个文物保护项目被列入市...
近日,有豆瓣网友发布了游记日志《西安是个很好玩的城市,景点和骗子都很好玩》,讲述了旅途中3次与骗子“交手”的经历,先后闯过了“火车站假游5”(“游5”系公交车线路)、“华清宫外票贩”、“真假兵马俑”三大关。 从媒体后续探访拍摄的照片看,山寨兵马俑的造型可以用“辣眼睛”来形容。可让人意外的是,明显有“傍景点”之嫌的秦陵地宫等景点,却赫然列入当地AAA级景区之内。换言之,这些以山寨兵马俑招徕...
无人机航拍测绘发掘遗址、考古现场环境参数采集、出土文物光学显微分析……这些过去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完成的科技工作,现在一台“文物保护航母”就能轻松“搞定”。 日前召开的湖南考古汇报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展示了这一考古界新开发的“高科技”。湖南“文物保护航母”服役半年来,立下“赫赫战功”,帮助考古专家们完成了诸多考古发掘工作,形成了很强的“战斗力”。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
《山西省文物建筑构件保护办法》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7年1月10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文物建筑所有人、使用人不得擅自拆除文物建筑构件转让或者抵押等。 山西是文物大省,尤其是古建筑遗存数量多达28027处,其中元代以前建筑530余处,占全国现存同时代建筑的75%以上,是全国文物建筑遗存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省份。这些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但是,由于这些文物建筑多数地处偏僻,分布...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近日,省政府就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印发了相关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推动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逐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免费开放。山东省还将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在文物保护方面,文件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的文物工作协调机...
12月8日,工人在郴江河游道旁更换苏仙桥井文物保护牌匾。连日来,郴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处开展“保护文物 助力创文”主题活动,对城区所有古桥、古井、古街的文物保护牌匾进行集中排查更换,并组织人员走上街头向广大市民普及文物保护知识。(记者 李科 摄)
11月10日,舒城县文广新局负责人与文物管理所一行来到晓天镇,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褚氏祠堂保护维修工作开展调研。 位于晓天镇褚河村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褚氏祠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皖西地区现存最完整的祠堂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山区雨雪灾害频繁,祠堂维修任务较重。为此,县文广新局对褚氏祠堂保护工作十分重视,积极争取资金分期分批实施维修改造。年底,将再次集中财力和人力对...
陕西省文物局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等8所高校签署协议创建“联盟”,共同保护文物。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11月2日,“陕西省文物科技保护创新联盟”在陕西杨凌成立,旨在合力解决陕西文物科技保护中的重大问题,整体提升陕西文物科技保护实力。 陕西作为文物大省,其文物资源丰富,具有唯一性和至高性,4...
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数量庞大、异彩纷呈的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善待文物是传承中华文脉、守住民族之魂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对于如何善待文物,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待文物只能保护,不能开发利用,一旦开发利用便会导致破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文物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得到更好保护。文物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种是保护不力,一些...
山西省文物局日前公布实施的《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为社会资金进入文物建筑保护领域提供了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山西省实际,新公布的《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由22个法条组成,主要解决了在政府投资保护国家级、省级文物建筑保护单位的基础上,采取自愿投资保护、减免税收和开发利用等手段,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保领域...
近日,一则“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发热议。流传于网络的照片显示,有7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位于辽宁绥中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小河口长城的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照片的拍摄者表示,这是文保部门对其进行修缮的结果,公众的关注与质疑随之而来。(9月22日《北京晨报》) 如此的修缮,其实就是破坏,对此有关方面承认“确实修得不好看”。而...
近期,渤海大学暑期调研知行小分队一行5名同学抵达敦煌,就莫高窟等文物的保护和敦煌旅游现状进行调研,呼吁游客文明旅游、主动保护文物。 渤海大学知行小分队成员先后到敦煌市旅游局、莫高窟,通过采访旅游部门负责人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探讨旅游开发中的应急问题、影响文物保护的因素、旅游服务、旅游产业链等问题。在敦煌莫高窟,他们对年龄在16-45岁之间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89%的游客对敦煌文化遗产...
鉴于近年来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多发,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启动了为期3年的“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2016-2018)”,严防严查严办法人违法案件。日前,第一批督办案件被曝光。 国家机关要更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单位也要抓紧时间研究诸如文物保护与城市改扩建的关系等问题。之所以需要文物保护单位参与解决这些宏观问题,是因为我国文物存量极为庞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