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专家在平江县余坪乡发现一处清代寺庙遗址——青峰山寺庙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器、瓷器、石碑、铜钱等文物,为临济宗在平江乃至湖南的传播增添了新的实证资料。 青峰山寺庙遗址位于平江县余坪乡范固村的华电平江电厂新建工程项目内。5月至8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进行了考古发掘。领队杨宁波介绍,青峰山寺庙遗址大体呈南北向纵长分布,坐南朝北,山门今...
记者9月5号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专家在平江县余坪乡发现一处清代寺庙遗址——青峰山寺庙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器、瓷器、石碑、铜钱等文物,为临济宗在平江乃至湖南的传播增添了新的实证资料。 青峰山寺庙遗址位于平江县余坪乡范固村的华电平江电厂新建工程项目内。5月至8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进行了考古发掘。领队杨宁波介绍,青峰山寺庙遗址大体呈南北向纵长分布,坐南朝北,山...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近日发现一处距今7000石器遗址,出土的器物中包括了刻画有精美凤鸟纹图案的陶器残片,意义重大。 陶片来自当时古人类用来装食物的罐子,图案纹路清晰,呈朱红色,凤鸟图案有首有尾,还有部分装饰用的线条,凤鸟图案周围还有其它的花纹。考古专家认为,陶片的复杂花纹反映了7000类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此处遗址应该属于高庙文化时期。”湖南省考古研究学会...
通过生物的牙齿,可以揭示很多曾经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最早的哺乳动物是如何与它们的邻居一起生活的。近日,研究人员在桑岛、日本发现了许多“牙齿化石”,并确定这是一个新物种,正是这个奇妙的动物家族完成了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的进化。新的发现表明,这个新物种与一些最早的哺乳动物共存了数百万年,推翻了哺乳动物在它们出现后不久,哺乳爬行动物就灭绝了的观念。 在哺乳动物拥有如先进的听力等进化特征前,...
9月1日,记者从新疆兵团第五师八十五团了解到,国内考古人员近日在该团五连的泉水沟遗址发掘出一批石器、铜制品、铜炼渣、陶片等文物,经相关专家认定,这些文物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 据了解,第五师八十五团位于博州博乐市郊区东南8公里处,境内的泉水沟遗址,是当地职工马继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垦荒地时发现的。201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带领17人的考古队,进驻泉...
兽首衔璧玉佩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广州自古以来是中国海外交通贸易中心,这个格局是秦始皇与南越王开创、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唐代岭南节度使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皇帝又派遣特使来广州拣选海外珍异,从政府层面加强海外交通贸易的管理,为宋代市舶条例打下基础。唐代岭南节度使、市舶使院和宋代市舶司都设在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发掘的遗迹不能确指建筑基址,但治所与官署就在现北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古挖掘日前出土一批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文物,距今大约3500年历史。 这批文物是在兵团双河市泉水沟遗址挖掘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铜制品、铜炼渣、陶片等。这是兵团辖区出土的历史最为久远的一批文物。 泉水沟遗址地处兵团五师双河市八十四团五连,是该连职工马继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垦荒地时发现的。201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带领17人的考古队进驻泉水沟进行考古挖掘...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31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格陵兰岛一处岩石中找到了可能是37亿年前的地球生命化石证据。不过,目前这一发现还存在不少争议,未来还需更深入的分析进行确认。 澳大利亚和英国研究人员在格陵兰岛西南部伊苏亚的变质岩中获取了相关样本。近年来,常年积雪带融化后,这些岩石才逐渐显露出来。 研究人员观察到岩石样本中有1至4厘米高的叠层石结构。叠层石是藻类和菌类成岩作...
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 或为失传1800年“齐论” 据专家考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据了解,海昏侯墓目前共出土了一万件(套)文物,竹简有五千多枚。其中已发现的有《论语》、《史记》、《医经》、《孝经》、《医书》以及筑墓的赋等。南昌西汉海...
近日,新郑市旅游和文物部门在龙湖镇崔垌村发现9座古墓葬及陶窑等遗迹,后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证实,这些古墓葬及陶窑多为汉代及唐代遗迹,盗扰比较严重,其中两座唐代墓葬保存相对完整,并随之出土有30余件随葬品。 据悉,此次发现的两座唐代墓葬一座为砖室墓、一座为土洞墓。砖室墓平面呈弧边方形,小砖砌筑而成。棺床上的骨架呈头西脚东摆放,保存较差,在头部出土两枚银簪,在头北侧摆放一铜钵。棺床的西北角...
卍字纹铜镜 1985年,北京市海淀区南辛庄金代2号墓曾出土一件卍字纹铜镜。铜镜呈圆形,直径15.6厘米。镜背边缘出廓,廓宽0.9厘米。圆钮,以钮为中心装饰有双勾线卍字纹图案,其外为两圈细弦纹。整体装饰风格简洁大方,主题突出。现藏于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 卍字纹是一种古老的装饰纹样,早在新石器时期,世界上很多地区就开始出现了卍字纹。根据考古发现,早期的卍字纹几乎遍及所有古代文明地区。比如古...
图1 三角龙形金带饰 中国最早的黄金制品是甘肃玉门夏代古墓出土的金耳环,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金和银以其独特的材质美,被人们视为珍宝,成为财富的象征,历来被皇家权贵制成精美的器物、饰品。金银器又因其材料的特殊性,稳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使之能够加工改制、花样翻新。因此,我国古代金银器传世的不多,主要来自考古发现,多年来全国各地出土的金银器达万余件。这些出土的金银器数量大,种类多,年代...
近日,西北大学考古人员对位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境内的苏巴什佛寺遗址进行野外考古调查和清理时,出土了140多件文物。 昨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冉万里,他介绍,这次出土文物包括陶器、铜钱、铜莲花、塑像残块、玻璃块、动物骨骼以及果核等等,大部分时间为公元三到五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晚的是唐代的钱币和陶器。 出土文物中比较重要的是来自于中原地区的钱币,有北周时期...
近日,《大地湾遗址出土文物精粹》一书正式出版。该书是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策划出版的文物图册书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北京商务印刷馆出版。图册中共甄选了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及标本一百余件,这些浓缩着时代背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物,充分展示了大地湾文物的精美和历史的悠久,在编排时主要以大地湾文化分期和每一期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为主线索,分遗址概况介绍、大地湾六项考古之最和每一期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