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温玉成介绍马可波罗行进路线。根秋多吉摄 《郭虚己墓志》上的相关西山八国和东女国记载。根秋多吉摄 22日,中国著名佛教考古专家、原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温玉成教授在成都向记者透露,通过研究一些历史文献资料,显示可波罗曾经游历过甘孜藏区。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显示:公元1280年,离开“成都府”后进入“吐蕃州”。对此,大批历史学家却持...
5月17日消息,近期在互联网上出现一组非常神奇的照片,照片的内容是描述一个2寸大小的木乃伊。从外观看这不像是地球生物,很多人认为它是外星生命。 从照片看,这个木乃伊非常的小,更像是现在流行的动漫周边产品——手办。它可以放到掌心中,用尺子衡量长度只有2寸大小。研究人员需要用放大镜才能对其细节进行观察。 目前,尚不清楚这个小木乃伊出土的地方和具体的事件。不过媒体报道称科学家...
这块碑文记述的是2500年前,部分来自古亚述图什汗(Tu?han)城基亚雷特(Ziyaret Tepe)宫的妇女由于家园被占领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故事,这块粘土板上记载的就是她们的名字。 好吧,上面都是瞎猜的。剑桥大学的John MacGinnis在破译这些古亚述语楔形文字的过程中发现这里面有好多字并不属于这种古文字,有一两个确实是亚述语,还有一些应该是卢威语(Luwian)或胡利安语(Hurri...
美国考古学家11日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出土的玛雅神庙墙壁上发现了有关玛雅太阴历的记录,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玛雅历法记录。 这一神庙2010年出土于危地马拉苏尔通的玛雅废墟中,考古学家说神庙大部分受到了洗劫者的破坏,但墙壁上绘出的人物形象及黑色、红色象形文字得到保存。神庙两面墙壁上分别记录了月球周期以及火星、水星等有关的计算,墙壁上的象形文字源自公元9世纪,这使得其记录...
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增多、考古学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考古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分支学科。实践表明,多视角设立分支学科,对各类考古遗存进行专门研究,对于促进考古学的发展是极其有益的。把军事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提出来,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军事考古学在揭示、复原中国古代军事发生与发展的历史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大力发展我国的军事考古学,对于拓展考古学研究领域,促进和深化古代军事研究,具有积极的...
孙太初先生 记者从云南省博物馆获悉,该馆副研究员孙太初先生于2012年4月25日上午9:20在昆明逝世,享年88岁。 孙太初,号石公,梦雨楼主人,白族,云南鹤庆人,1925年12月生。孙太初先生主要从事云南两汉时期及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考古研究,最先对晋宁石寨山滇王墓群作过基础性综合研究,对云南历代重要碑刻作过系统调查研究。主持或参加过滇池地区贝丘遗址调查发掘,石寨山滇王墓群发掘等;收集大批明...
布满石像的复活节岛 海边的石像 著名的“七尊莫埃”景点 石像 英国考古学家7日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太平洋复活节岛巨型石像帽子生产的秘密。 由来自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专家组成的考古队对复活节岛巨像周围的环境进行详尽的考察后,发现了一条重要的道路。考古学家们认为,古代波利尼西亚人就是利用这条红色火山渣铺成的道路,将雕好的大...
3月30日,正在筹建中的我市农业文化交流协会迎来了第一批客人,他们是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泰(LotharvonFalkenhausen),两位教授都在考古学和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他们利用清明假期对我市的古迹和出土文物进行专业考察,为发掘晋东南的古文明收集资料。 李零教授祖籍武乡,生于河北,长在北京,目前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火的使用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人类100万年前可能就已开始使用火。这一结论将人类用火的历史向前推了至少20万年。 美国波士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及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南非旺德沃克洞穴的碳化骨骼和植物灰烬。旺德沃克洞穴位于南非北开普省卡拉哈里沙漠边缘,是著名考古遗址之一。骨骼和灰烬的测序年龄达到100万年。 脊椎动物骨骼中的主要矿物为羟...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埃及古王国的突然崩溃? 科学家认为和气候剧变有关,证据在哪里呢? 如果能找到法克鲁姆湖,问题将迎刃而解,可是,这个传说中的湖真的存在吗? 埃及古王国建造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这样的建筑奇迹,却在繁荣了近1000年后突然崩溃。埃及古王国为什么会突然崩溃?科学家现在认为,这个千古之谜或许与气候剧变有关。是谁得出了这个看似荒唐的结论?它站得住脚吗? 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的塑像 ...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考古学家并现职古生物研究公司研究部主管的祖克兰克博士 (Dr. Joel Klenck) 在报告中,就有关位于亚拉腊山接近山巅地域,由一名叫“降落伞”的库尔德登山向导 (“Parasut”Ahmet Ertugrul 阿默埃图鲁)发现的大型木造结构,提出了正面的考古评鉴。 一所位于香港并名为“挪亚方舟国际事工”...
董作宾(1895 -1963),河南南阳人,原名守仁、号平庐、字彦堂。1926年在河南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文学院任职。董作宾知识渊博,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古年代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杰出建树,尤其对甲骨学与考古学的科学研究有着划时代的贡献,是我国现代甲骨学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5年,董作宾考取县办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17年以后,游学于位于开封的河南育才馆...
古印度文明作为世界五大文明之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然而,一名年轻的美国考古学家史蒂夫·法玛宣布的新发现纠正了100多年来的一个学术定论——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考古学家都开始相信:4000年之前的古印度人还没有文字,因而也不能跟同时代的古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相提并论。 这一发现在学术界,以及在西方科学家与印度民族主义者之间,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是此发现也赢得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