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最近,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进行考古发掘,取得重大发现,出土佛教造像2895件(块),佛造像数量众多,级别史无前例,是目前所知建国以来我国出土数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根据粗略统计,有题记的超过百件,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根据造像特征、题记年代等初步确认,佛造像时代主要是东魏北齐时期。这处埋藏坑位于已知东魏北齐都城...
记者今天(19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杨凌发现了大量的陶范、铁渣等与铸铁相关的遗物,初步确认应为邰城聚落的一处铸铁作坊。 杨凌是我国“农科城”,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市区西南约3公里处的法禧及周邻几个自然村附近,秦汉时期遗存甚为丰富。学界普遍认定秦汉邰县故址就在这一带。 2011年初,为配合杨凌古邰国遗址公园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法禧村及周边区域...
方家洲遗址位于浙江省桐庐县瑶琳镇潘联村。桐庐地处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县境四周的群山与过境的分水江、富春江形成一个呈斜T字形的地形概貌,狭小的河谷平原和山前冲刷的低矮岗地就间或其中,自然条件明显有别于浙北平原区。自西北向东南贯穿于桐庐县境大部的分水江,流经潘联村地带时呈形的大拐弯,2009年桐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于此处三角洲形岗地上发现了该遗址,同年底三普省级验收专家组对方家洲的发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发现4处先秦时期遗址。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发现的4处先秦时期遗址包括2处新石器至商周遗址和2处商周遗址,进一步丰富了先秦考古学材料,对于认识和研究这一时期聚落环境与规模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渝东南地区先秦时期的文化序列,以及研究该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传播路线、地域特点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据悉,此次考古调查还发现了商周至汉代文物点2处、汉代6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