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中国科技馆新馆举行接龙仪式,正式迎接3具恐龙化石。本报记者范继文 摄 长27米的阿纳川街龙“虎视眈眈”。范继文 摄 中国双脊龙趴在阿纳川街龙旁。范继文 摄 中国科技馆新馆昨天举行接龙仪式,正式迎接3具恐龙化石。今天,10名装架专家将开始对化石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将出现双脊龙“袭击”禄丰龙的场景。 昨天,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与恐...
――四本科技考古专著读后感 中国第一本比较全面地阐述科技考古的专著是由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的《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这本书分为考古断代技术及其应用、结构分析技术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元素分析技术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遗址勘探和计算机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这样四大部分内容。以科技内容作为脉络体系,同时配以科技考古研究内容作为应用实例。尽管因为当时中国考古学界除碳十四年代测定以外,尚没...
自从7月29日省科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每天的场面只能用“超爆”来形容。为了保证公众参观质量,科技馆每天只售3000张门票。记者发现,由于体验的人太多,不少项目都已挂出“维护中”的字样。 开馆快一周,这样的火爆场面一直维持着,除了杭州市民近水楼台纷纷前往,金绍温衢等地的游客也来捧场,“去科技馆”成了不少游客暑期游的首选项目...
今日,位于西湖文化广场A区的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和B区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并于29日起面向公众正式开放。 位于建筑楼群最东边A区的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共设有104个展项、300多件展品,约有1/3为国内首创的展项。馆内一至五层及醒目的球形建筑为开放区,球体内是“宇宙探索馆”,除有一个沉浸式球幕影院外,还是一座现代化的天文台;此外,馆内的4D影院已准备好播映。 位于建筑楼群...
上海科技馆和上海公安博物馆合作共建签约仪式18日在上海科技馆举行,该市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张学兵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左焕琛为合作共建揭牌。 仪式上,上海科技馆和上海公安博物馆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将通过学术沙龙和科普论坛等形式,开展博物馆发展、运作、管理等领域的学术研讨,促进双方的知识互补和能力提升,服务2010年上海世博会,推动上海科普能力建设。双方将实时...
耗资2.5亿、落址于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将于本月下旬向公众开放。期盼能在暑期早日游览科技乐园的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关心新馆的建设进展,记者先行到实地进行了一番探营。另外,全景式网络版浙江科技馆的部分内容今天已经上线,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在网上漫游所有公共展厅,先睹为快了。 浙江科技馆新馆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一层有宇宙、地球和海洋3大主题展区,观众可以通过模拟航天发射指...
7月15日,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迎来了今年暑期第一批客人——天津四十五中学师生。 去年10月18日,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坐落于河北区进步道29号,是在原比商电灯电车公司旧址上建设的。它是国内第一家融科技馆与博物馆于一体的电力专业展示馆,以“展示电力历史,传播电力科技”为宗旨,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是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
由常州市科协、市博物馆、市少儿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2009青少年科技夏令营于7月11日在市博物馆开营,常州市科协副主席朱向东作了讲话。本次夏令营分5期,共有150余名小学生参加。夏令营开设有蝴蝶知识讲座、蝴蝶标本制作、有奖问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随着中国科技馆老馆昨起暂别京城,进行最终“冲刺”的科技馆新馆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焦点。记者昨天从中国科技馆获悉,外形酷似一个“鲁班锁”的新馆将于9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而新馆的票价虽未最终确定,但基本将与老馆持平,以较低票价让更多观众感受科学的魅力。 ■市民盼着新馆开 “我从小最喜欢来科技馆玩,希望新馆能快点开放,好让我的孩子假期里有个玩...
入驻典礼上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致辞 揭幕 典礼合影 6月26日,陕西文物科技大厦落成入驻典礼在西安高新区举行,陕西省文物局所属四家单位同时正式入驻,陕西省发改委、省文物局及直属单位、相关文物机构和高校的领导、代表参加了典礼。 2006年7月,陕西省政府领导批准原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内近20年的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择址另建,省文物局决定将位于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一路西端一栋地上五层、地...
从今天(23日)起到月底中国科技馆A馆免费迎客,今天一早,市民陆续赶来先睹为快。截至上午10时,进入A馆的观众就达2000多人。 “中国科技馆太引人注目了,那个白色的大球听说是穹幕影厅,每次路过就想进来看看。”家住大兴的李先生和老伴今天起了个大早直奔科技馆,他们这是第一次到此参观,脸上像孩子一样满是憧憬。老太太说,以前就想来,但老伴说那是孩子们科普的地方,老人很少。&ld...
秦俑一号坑发掘示意图 原标题:专家称秦俑按秦始皇近臣侍卫原型仿制 据新华社电 秦俑一号坑考古工地14日较平静。秦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执行领队许卫红说:“除清理第二次发掘的回填土外,今天主要对昨天发现的彩绘继续进行加固保湿。”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秦俑一号坑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坑,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估计埋有约6...
(2007年3月26日经国家文物局第4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4月18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第三方机构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化遗产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下简称“支撑计划”)课题中的评估咨询工作,推动和保障支撑计划课题的顺利实施,根据《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制定...
(2007年3月26日经国家文物局第4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4月18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保障支撑计划项目目标的完成,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课题是指由国家文物...
《脆弱丝织品的丝蛋白加固研究》和《基于丝绸文物修复的薄型丝织物研究与开发》科研项目日前通过省级验收。 5月23日,浙江省文物局在杭州邀请国家文物局和本省的丝绸及文物保护专家召开了科技项目验收会。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的《脆弱丝织品的丝蛋白加固研究》和《基于丝绸文物修复的薄型丝织物研究与开发》科研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脆弱丝织品的丝蛋白加固研究》为2008年浙江省启动的4个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