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去年,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发现了徐达后人“锦衣卫指挥佥事”的墓,《金陵晚报》做过详细报道,曾引起一定轰动。时隔一年多,考古部门在“锦衣卫指挥佥事墓”旁边又发现了一座神秘古墓。由于那位“锦衣卫指挥佥事”是明代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人,这次发现的古墓是否和赫赫有名的徐达家族有关联,不禁引人遐想。昨天,记者冒雨到现场进行了探访。 古墓顶部露出地面 这座古墓坐落的地方,是南京林业大学东面的山坡。校方本来准...
Karina Croucher通过对生活于7500~10000年前中东的古人类遗迹进行研究后发现,我们关于新石器时代男女的生活方式的认识是错误的,这些错误认识 都是由考古学的性别偏向引起的。她说,与现今不同,当时的男女会经常互相表达怜悯,并且性别的划分也不够清晰。在土耳其南部的一处“墓穴”中有40名古人被埋葬,其中男女数量相同,其中有一个青年女性的头骨,研究者称其为Kim...
□记者李一川实习生张阅文记者晋远图 昨日,一名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的员工趁周末休息时到厂区附近转悠,竟在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了大量古代的残砖碎瓦。由于对文物比较熟悉,该员工认为这些破坏的物品应是汉代的东西。随后,该员工报警,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赶到现场调查,确认这里是一个西汉中晚期的汉代墓葬群。 下午4时许,记者赶至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六路附近的富士康员工居住区——豫康新城...
笔者日前获悉,湖南永州零陵武庙考古发掘工作进展顺利,气势恢宏的武庙建筑遗址重见天日。 据介绍,以现存零陵武庙大雄宝殿为中心,专家在长达300余米的中轴线上,依次发现了5级台地,发掘出来的建筑基址完整展现了600年前明代零陵武庙的建筑结构。两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遗存的青石柱础、青砖地面铺装、青石排水沟、鹅卵石铺装的天井以及功能齐全的照壁、演练场、仪仗室等建筑遗址,再现了永州武庙庞大的建筑格局。 ...
墓穴位于建设路与洸河路交叉口南50米处。 济宁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勘察现场。 堆砌墓穴的石板上,刻着简单的花纹。 近日,建设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时,在济宁市建筑设计院附近处发现一处墓穴,据专家初步推测,这是一处东汉时期的回廊墓,墓室内有一具石棺,距今有2000年的历史,目前并未在墓室内发现陪葬品。 8日下午3时许,在现场记者看到,建设路西侧的路面上挖开了一条约3米深的壕沟,沟底有些渗...
山东蓬莱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并且还挖出来一些“东莱”字样的墓砖,考古专家称:将为研究古东莱又提供了一实物佐证。近日,蓬莱潮水镇富阳汤家居民在承包地发现的一座古墓,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高度关注。 据文物部门负责人介绍,由于时代久远,古墓已完全坍塌,墓中仅存少量陶器残片,在对其墓砖的清理过程中,发现一上有“东莱”字样的墓砖。 据专家介绍,汉代墓砖多有花纹,但上有文字的在蓬莱鲜有发现, “东莱”汉墓...
中新社南昌8月7日电(范文娟) 记者7日从江西德兴市博物馆获悉,该市泗洲镇杨家湾自然村日前发现一东汉时期古墓,距今已有1900余年。 江西省德兴市博物馆馆长叶淦林7日向记者介绍,上月底,该市泗洲镇杨家湾村村民在当地路旁的小山坡上,砍伐林木开山修路时挖开了这座古墓。 “经过随后的现场调查,此墓系早年被盗之墓”,同去现场的德兴市博物馆副馆长吴雨林说,该墓坐北朝南,墓道深约3米、宽约1米、高约1...
8月7日,记者从浙江图书馆获悉,该馆在近日古籍普查中,发现了一部有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批校的古籍,经专家鉴定,确为黄氏手迹。 黄氏批校之书系《吴都文粹续集》五十六卷及《补遗》二卷,五十六册,明钱榖编。钱穀,字叔宝,江苏苏州人,《明史·文苑传·文征明传》称其能画。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记载,钱穀家贫无典籍,曾经从学于文征明,每天取阅文氏藏书,凡稀见之书必手抄一部。后搜集资料,辑...
奉新朝老人(左四)与语言专家在指认“八宝被”上的“瑶族文字”。 李光平 摄 近日,疑似“瑶族文字”的神秘符号在江华瑶族自治县被发现,而此前,有着悠久历史的的瑶族一直被认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中南民族大学专家为主成员的瑶族文字考察团深入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乡村,考察了当地瑶族织锦上发现的疑似“瑶族文字”的书...
滨溪古村石刻——招财麒麟 滨溪古村石刻——笑面石狮 滨溪古村石刻——衣锦还乡 滨溪古村石刻——禄 长鼓、玉笛、刀剑、鸟兽等民间手工石刻纹饰,在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8月3日,当一群民风民俗考察爱好者走进湖南蓝山县滨溪村时,惊奇的发现了这一古代文明艺术。...
为防止暴晒使乌木表面龟裂,在上面覆盖了一层绿色网状薄膜。 事发崇州工业园区,乌木长10余米,挖掘者说乌木出土时还有香味 现场有人甚至带来小刀,准备摸黑割走一块,也有部分工人吆喝着要把乌木运走,卖掉。 捐献方罗清说:“希望政府好好利用这个乌木,当文物或从事科研都行。希望不要上交后,乌木去向不明。” 彭州乌木事件尚未完结,崇州市又发现了天价乌木。 前日傍晚6点半,崇州...
记者7日从江西德兴市博物馆获悉,该市泗洲镇杨家湾自然村日前发现一东汉时期古墓,距今已有1900余年。 江西省德兴市博物馆馆长叶淦林7日向记者介绍,上月底,该市泗洲镇杨家湾村村民在当地路旁的小山坡上,砍伐林木开山修路时挖开了这座古墓。 “经过随后的现场调查,此墓系早年被盗之墓”,同去现场的德兴市博物馆副馆长吴雨林说,该墓坐北朝南,墓道深约3米、宽约1米、高约1.2米,墓顶...
我们常用“上下五千年”这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究竟有多长,五千年的说法是否准确?这些在考古学界一直备受争议的问题,随着7月中旬举行的“2012文明探源公众考古论坛”已经水落石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步入第三阶段,“尧观象授书”被证实,确认襄汾陶寺遗址是中华民族文明史可追溯到距今4500年的重要证据。 中...
昨日,万州区文广新局发布消息称,在万州发现了一块二战时期美军轰炸机的残骸,这块残骸隶属于陈纳德将军领导的美国第14航空队。专家称,如果情况属实,这很有可能是重庆境内发现的第一块飞虎队飞机残骸。 万州区博物馆业务部主任李应东介绍,8月3日,万州区博物馆接到群众提供的线索:离万州城区不远处的红砂碛江段打捞出一块飞机残骸。 发现残骸的是一个当地渔民,残骸长近3米,宽1米多,银色,结构保存得非常完好,...
图为汉人寺内的麻哈噶拉壁画(局部)。根秋多吉摄 图为汉人寺内的麻哈噶拉壁画(局部)。根秋多吉摄 (卓玛青措 根秋多吉)记者6日从四川甘孜县文管部门获悉,该县汉人寺内发现元代老壁画,汉人寺是中国唯一保存较好的元代麻哈噶拉庙。 记者与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走进汉人寺,发现寺内大殿内层部分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