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去年12月31日,甘肃省文物局接到平凉市文物部门报告,泾川县城关镇政府在城关镇贡池村抢修道路时,在距地表约2米左右处发现一处窖藏。1月1日,省文物局安排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赶赴出土现场,对窖藏发现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1月5日,省文物局局长杨惠福带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及考古发掘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后,确认该遗存为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决定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1月26日,甘肃省文物局...
1月26日,在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内,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俊民在介绍一尊新出土的石刻佛像。 近期,甘肃省泾川县意外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造像窖藏,目前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已经结束,出土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各个时期的单体造像、造像塔碑等240余件(组)。
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酒泉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式发展,近日,酒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酒泉市文物工作的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文物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构建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体系和博...
1月18日,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中崖体加固及栈道工程、风沙防护工程、安防工程等三个子项目顺利通过省文物局组织的竣工验收。为了实现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解决“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在中央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敦煌研究院实施了集保护、研究、展示与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该工程也是建国以来我省实施的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科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塔寺石窟是马蹄寺石窟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大都麻河西岸海拔2800多米的大刺沟红砂岩石壁上,距地面约60米。现存东、西两窟,始创于北凉,距今1600多年。 经历了千百年的漫长岁月,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下,窟内的壁画严重空鼓,部分塑像、壁画出现严重酥碱、剥落等现象,同时由于降水和地表水渗漏导致窟内相对湿度增高,不利于窟内文物的保存和洞窟...
16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随着泾川大云寺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渐深入,考古现场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在清理未出土的窖藏佛像中发现了通体贴金的佛像,随后又在佛像窖藏东北面发现砖地宫两处,地宫中极有可能藏有佛骨舍利。 大云寺考古严格保密 去年12月31日,泾川县城关镇修建道路时,在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发现数十尊北朝、北魏、隋、唐佛像窖藏。此后的半个月中,文物考古部门一直在考古现场紧张工作中,有...
1月17日上午,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省直文博系统目标管理工作会议。省直各文博单位负责人和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会议。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主持会议。会议通报了省直文博单位2012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结果并为获奖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敦煌研究院、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省文物商店、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得一等奖,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得二等奖。省博...
1月8日上午,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教学科研协同创新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教务长王恩哥,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以及敦煌研究院相关部门和北京大学有关院系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仪式。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建设教学科研协同创新基地的总体原则是,敦煌研究院利用文物资源及相关研究优势,为北京大学提供综合性的教学实习平台,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北京大学师生参观、考察及相关...
平凉泾川大云寺遗址连续现惊人发现,除2012年12月31日惊现的佛像窖藏之外,在清理过程中接连发现真金贴面的佛头造像。近日,又发现两座地宫遗址,通过碑文发现,其中一座地宫遗址是宋大中祥符年间龙兴寺地宫遗址(简称宋地宫遗址),距今整1000年,另一地宫遗址尚无法判断其年代。 北大教授发博文首次介绍考古大惊喜 1月16日,记者在新浪博客中看到国务院中国国学中心顾问、北大教授龚鹏程在博文中较为详细地...
修缮中的佛殿(王生元 摄) 记者从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获息,拉卜楞寺自2012年9月启动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以来,目前寺院安防项目总控制室,北路建设项目雨、污排水工程已基本完工;嘉木样行宫、夏卜丹殿、弥勒佛殿的修缮工程正在进行;油饰彩绘修复方案将于2013年上半年递交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复;壁画修复设计方案因施工难度较大,正在寻找合适的设计单位。 “此次修缮我们本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