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姚江波 河南三门峡博物馆馆员 植物瓜果佩在明清时期十分流行,从墓葬出土和传世品来看,可以发现很多此类题材的佩饰。苏州盘门清墓曾出土过两件植物瓜果佩,一件为清代翡翠挂件,椭圆形,内心翡翠,色绿晶透,有一裂痕。外包框为花瓣形,银质鉴金,上下有挂擎。另一件为白玉挂件,白玉质,色泽晶润,其形为一棵扁豆,豆壳微张,显露饱满豆粒,略带微黄的茎叶附于豆体,挂件雕刻精细,巧色精妙。这两件器物为墓葬出土,应该是属...
北京故宫博物院“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26日晚在法国巴黎卢浮宫揭幕,这是继数年前互办文化年之后,中法两国文化机构合作举办的又一次重要文化交流活动。 法国文化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以及故宫和卢浮宫的馆长等出席揭幕式,并作为第一批参观者参观了展览。 据介绍,故宫和卢浮宫分别曾是中法两国历史上的皇家宫殿,现都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博物馆。两馆...
@雅昌万捷:≪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在法国卢浮宫隆重开幕。相关资讯:专题: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重扉轻启:故宫文物赴卢浮宫展览(组图)“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在卢浮宫揭幕@雅昌万捷:拜见卢浮宫馆长@雅昌万捷:夜幕中的卢浮宫@Gloria斯予:故宫文物首次大规模正式登陆法国卢浮宫,“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
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近日,关于西泠拍卖的《华祝三多图》付款情况受到了广泛关注。7月16日,这张被称为“任伯年之王”的《华祝三多图》以1.67亿元成交,刷新其个人单件作品最高价。针对“《华祝三多图》买家仍未付款”的传言,本报记者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此事件的当事人——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和委托送拍人张振宇,双方都给予了&ldquo...
2009年春,北京保利从日本老牌的收藏机构“有邻馆”旧藏中集结了有清一朝八位皇帝的御笔书法作品,在当年的春拍拍场上重磅推出。尽管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影响了全球经济的金融海啸尚令国内收藏市场萧瑟不已,但这个精心准备的清帝书法专场却如火山喷发般显示了巨大的市场影响力,更一举引爆了自当时一直持续至目前这一波古代书画如火如荼的上涨热潮,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推高了近现代书画乃至...
文/杨羽 在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中,“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一)”大放异彩,58件作品100%成交,总成交额为1.59亿元。特别是一件清道光青花缠枝莲纹粉彩十八罗汉图扁方瓶,以3105万元拔得头筹。 这件来自于“五台山人”赵心旧藏的道光时期的官窑瓷器,敦实而别致,颈部与足墙外侧分别以青花绘画缠枝莲纹和对称夔龙纹,青花色泽妍丽明快,两侧耳饰精巧华美,设色绚丽,为模印贴塑祥蝠衔双桃纹...
M23出土文物 M19出土文物 因阳黎高速公路建设,为了使地下古文化遗存免遭破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迅速组建了阳黎高速考古队于2011年5月26日进驻和顺县喂马乡河绪村,对河绪村东南约1公里,小地名叫庄户嘴台地上探明的古墓葬进行科学性考古发掘。 由于该墓地墓葬分布密集,我们只能采用10×10米探方法进行发掘。经过细致的密探和勘察,采用分层发掘揭露墓地的基本情况。该次发掘分为Ⅰ区和...
潘虔荣其人 潘虔荣,字菊轩,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宜兴陶瓷艺人,名在《宜兴县志》长寿耄耋之列,所制茶壶砂细工精,当地紫砂老辈颇为推崇。高熙的《茗壶说,赠邵大亨君》一文中,亦提及此名。文中有句云“……近得菊轩掇,并苍老可玩……。”现尚有两佳器传世。 潘虔荣大师作品
朱坚其人 朱坚,清代嘉庆、道光间(1796—1850)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石梅,一作石楳,又作石眉、石某。工鉴赏,多巧思。与沈存周齐名,以精锡制成茗壶,沙胎锡壶是其创制。著有《壶史》,嘉、道(一七九六一八五O)以来名士题咏殆遍。能画,善墨梅,亦具苍古之致,兼长人物花卉。篆、隶、行、楷,均劲逸有风致。尤精铁笔,竹、石、铜、锡靡不工,卒年七十余。《墨林今话续编》、《广印人传》至今都是收藏品。 ...
陈鸿寿其人 本名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老曼、曼寿、曼公、别称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为“西泠八家”之一酷爱紫砂壶,于斋中设一巨大藏室,平日赏壶,玩壶乃至日后设计茶壶样式均在此。 陈曼生喜鹊闹梅紫砂壶
何心舟其人 何心舟,清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字石林,生卒不详,浙江绍兴人。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制壶名手,工书法、篆刻,所制茗壶造工精练,形制简巧,取材自然形式,善用黄泥制器。何氏和海上画家任伯年、梅调鼎、胡公寿等书画家常有唱和往来,曾与陶友王东石到浙江宁波建玉成窑。造紫砂壶,为陈鸣远后受文人影响最深的陶人,作品稀珍,极具文人味,每有所见皆为奇品,底款常署“曼陀华馆”、...
申锡其人 申锡,字子贻,清道光-咸丰年间制陶名艺人。善用白泥,清代宜兴壶艺的后起之秀,壶底用款“茶熟香温者帝元”。曾和杨彭年,瞿子治合作创制作品 申锡,字子贻,清道光至咸丰年间人(1821-1861年),当年因游宜兴玉女潭有“帝命主苏山,功成有申锡”之句,而取此义,名为申锡,笃志壶艺,且善雕刻。制品喜用白泥(本山绿泥)配制,精者捏造,巧不可阶,若...
冯彩霞其人 冯彩霞,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宜兴陶人。是继杨凤年后又一位杰出的紫砂女名家。善制喝工夫茶的水平壶,大者拳头,小如鸡蛋,指纹肌理隐现,尤为夺目。她曾应邀到广东南海伍元华家制壶,伍氏的万松园壶和听涛山馆壶均是其代表作品。彩霞之书法颇有欧阳询的笔意,所镌款字精巧有致。 桑扁壶 冯彩霞紫砂壶作品介绍 此壶泥质细腻,色泽朱红,系名贵大红泥烧成。壶身平肩,矮颈,直流,环把,微鼓的圆盖...
十字绣《清明上河图》22日,第十一届平遥国际摄影节如期进行,一幅长达7米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虽处“陋室”,但同样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围观。22日下午,中新网记者来到位于柴油机厂的FG展厅,左侧一间12米长的“山西民间艺术展厅”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一幅7×0.7米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引得众多观众及十字绣爱好者的评头论足。据该作品的参展人李...
2009年,北京市文物局决定启动《清敕修大藏经》经板保护和重新刷印、出版该藏经的工程,委托专业从事文物保护事业的北京邦普制版印刷有限公司承担此项重大项目。 《清敕修大藏经》,亦称《清藏》、《龙藏》,是中国官刻藏经的最后一部。该藏经板始刻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总计雕板79036块。全经藏共724函,按千字文编次,自“天”字起至“机”字止,共1669部,716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