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 记者今日(3日)从农业部获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公布。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策部署,农业部组织开展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依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在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初审推荐基础上,经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评审,并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公示,认定河北迁西板栗复合栽培...
6月27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雄安新区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座谈会”上表示,雄安新区建设应加强顶层谋划,全面摸清底数,将文物保护规划纳入到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国家文物局将指导河北省文物局系统详实地记录雄安新区古代村落、古民居等文物遗迹,建立雄安新区档案系统,为下一步研究开发保存数据。 “今年年底前完成30平方公里启动区、10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调查工作。”刘玉珠称。 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
为推动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加快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建设,2017年6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对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联合开展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基地建设现场和产品展厅,并召开工作座谈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物局和南岸区政府介绍了基地整体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重庆声光电公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介绍了项目建设情况。调研组对基地建设与未来发展提出了意...
多年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Rio de Janeiro) 一层厚重的现代混凝土下发现的破旧铺路石曾是来自非洲的数百万奴隶踏上巴西热土的首站。巴西人类学家弥尔顿•顾然 (Milton Guran) 表示:“这是一处独一无二的纪念遗址,是进行非洲奴隶输入贸易的最后历史遗迹。”据悉,联合国文化机构教科文组织 (UNESCO) 将于 7 月 2 日至 12 日在波兰克拉科夫 (Krakow) 召开会议,研...
遗产编号 ⅳ-6 所属地区 江西·南昌·南昌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南昌县 申报日期 2006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主要流派之一。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进贤、永修、奉新等县,影响遍及全省大部地区。 采茶戏起源于清代中叶,嘉庆年间江西信丰人谢肇桢的《南安吟:采茶歌》中有相关记载,其中“出看采茶也入魔”句,更是具体形象描绘了当时的观看盛况。南...
遗产编号 ⅳ-12 所属地区 江西·吉安·永新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吉安市永新县 申报日期 2006 永新位于湘赣交界处。永新、宁冈、莲花三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甚为密切。特别是在语言、民俗、民间表演等方面十分相似,因而在戏剧剧目、声腔上更为接近。在戏曲音乐方面三县属为一体,故统称为赣西采茶戏,发源地以永新为主体。最早的表演形式即“三角班”。 ...
遗产编号 ⅳ-15 所属地区 江西·抚州·临川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抚州市临川区 申报日期 2006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
遗产编号 ⅴ―1 所属地区 河南·信阳·固始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固始县 申报日期 2007 在我省固始,有一种与春节习俗相关的戏种,这个戏种不仅是中国独有的剧种,而且其剧目《郭丁香》则是汉民族可以与《阿诗玛》《格萨尔王传》等相媲美的代表性长篇叙事诗。为此,记者采访了信阳市文联主席廖永亮。 在信阳一带流传甚广 廖主席介绍说,固始灶戏,俗...
遗产编号 ⅴ―4 所属地区 河南·信阳·罗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罗山县 申报日期 2007 皮影是流传广泛并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 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表演”说的是皮影戏;“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说的也是皮影戏。 ...
遗产编号 ⅳ-29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济南市吕剧院 申报日期 2006 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 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后演变为南路、北路、东路3个流派。清光绪六年(1880年) ,山东琴书传入广饶北部。当时,位...
遗产编号 ⅳ-30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章丘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章丘市文祖镇历城区华山镇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其发生、发展、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戏三个时期。 二、历史溯源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周贻白《...
遗产编号 ⅳ-31 所属地区 山东·济宁·金乡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济宁市金乡县 申报日期 2006 〖四平调〗 四平调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迄今只60余年的历史,它是由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接壤地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花鼓”发展演变而成的。四平调剧种分布于山东的巨野、成武、金乡、曹县、单县;江苏的沛县、丰县、铜山;安徽的砀山;河南...
前一阵子,北京各大市场疏解升级改造,曾传闻潘家园旧货市场也要搬走,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我在那里“淘宝”的往事,曾经在那里买了几块上好的端砚,作为自己写字作画的文房用具。 记得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末潘家园“铁皮棚”时期,那里经常有不少店家经营文房四宝,其中端砚更是必不可少的吸引顾客的玩意儿。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兴起了一股端砚收藏热,因为当时在国内旧砚还没有形成市场,价格低廉,更鲜有在拍卖会...
今天,我们怀着沉重而感恩的心情在这里为何刚先生举办追思会,思其人,念其事,感其怀。近日,何刚先生在济南高铁施工工地上,因龙门吊发生倾覆意外,不幸遇难。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何刚先生不仅是一名饱经沧桑、性格刚强的普通农民工人,更是一位深明大义,既有觉悟又有感情的文化遗产保护者和文物捐献者。 故宫博物院与何刚先生的渊源要追溯到30多年前的那次意外而又惊人的发现。1985年,河南省商水县村民何刚...
当前,在“让文物活起来”这个大命题下,不可否认各类博物馆是重要的载体,但拥有较大文物收藏量的各级文物考古研究所也有责任、有优势将文物资源利用好,向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 各级文物考古研究所不仅是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机构,而且以其庞大的文物收藏量一直是重要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虽其主业是“考古”,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公众对文化需求的提高,社会逐渐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在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