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参评作品:朱乐耕《风》 瓷偶 近日,一场规模盛大的景德镇“陶瓷艺术100”实力榜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这次活动打破以往陶瓷艺术唯“大师”的评判标准,通过“抛开职称、不管头衔,只看作品”的公开评审方式,以作品本身和艺术性为标准,审视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在大师光环逐渐淡去之后,景德镇陶瓷艺术又将呈现怎样的面貌?如何让当代陶瓷艺术...
图一: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图二:明宣德祭红描金云龙碗 明朝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少卿的王世懋有《窥天外乘》一卷,该书记录作者见闻,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其中有记明朝永乐、宣德年间窑器的文字如下:“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骔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龙泉窑青瓷以其青翠如玉的釉色闻名于世,目前还未见到宋代以前记载龙泉青瓷的文献。南宋庄季裕的《鸡肋篇》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王所供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似乎告诉我们龙泉青瓷早在五代就已被宫廷所青睐。上世纪90年代杭州南宋皇宫遗址大量出土南宋龙泉窑青瓷残片无可置疑地确定了龙泉窑的地位,元大都、南京、北京等皇家遗址都大量出土宋、元、明龙泉青瓷残器,足以说明龙泉...
“火石红”,有人把它称做“窑红”、“黄溢子”、“黄衣子”或“火石釉”,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以来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窑瓷器露胎处所显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其他古瓷窑产品中也有,恕不复述)。通过对大量有“火石红”的古瓷标本和有假“火石红”的现代仿古磁器的观察对比,笔者发现真假“火石红”在瓷器上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现在对“火石红”的称呼过于笼统。如果不加区别地把瓷器露胎处或者薄釉...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因吉州而冠窑名。吉州窑是一个窑场系列,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24座窑岭如山似岗,密布在永和镇西侧。考古情况表明:彭家窑和塔下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五代终烧;永和窑五代创烧,元末终烧;吴家窑北宋创烧,元代终烧;临江...
均窑瓷器的生产制作自元末以后渐次衰败。明代万历年间,钧瓷的“钧”字因犯了神宗朱先生的名讳,窑场被官府封闭,此后钧瓷生产一蹶不振,陷于濒临绝境的地步,尤其是钧瓷烧制过程中自然窑变的奥秘更是技艺失传,无人知晓。 直到清光绪五年(1880年),禹州神垕镇钧瓷世家中的芦天恩、芦天福、芦天增兄弟三人,由于受古董商高价收买宋钧的诱引,在小型发掘中得到启发,立志恢复钧瓷,此后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钧瓷的...
我们从青花瓷的胎、釉,以及历代的器形了解了青花瓷的相关演变历史。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下如何从纹饰与绘画风格来鉴定青花瓷。青花瓷器的纹饰与绘画风格,是一部浓缩的绘画史,并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研究青花瓷器的纹饰题材和绘画技法,是一专门的学科。掌握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对于辨别青花瓷器的真伪,衡量价值的高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唐代青花 唐代青花瓷器的主要纹饰为三种类型: 1....
青花瓷器的历史悠久,传世品数量众多。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典雅的风格,为历代收藏家所青睐。在每次拍卖会上,各时期的青花瓷器基本都可以见到,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高价位和热销的市场表现。 近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受到市场热捧。这首先是由于“清三代”的瓷器烧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又加上康、雍、乾三朝帝王对瓷器的热爱,不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所以烧制出的青花...
从文物定名的习惯上讲,壶是器物规范的功能性名称,执壶是为了区别于提梁壶和有系的壶或其他的什么壶。至于说它是水壶还是酒壶,是茶壶、醋壶还是酱壶,则是用途的说明,类似于窑口、釉色、纹饰的说明。 不管怎么说,如今“老窑”和民窑细路的壶不时尚能访到,而官窑的酒壶、茶壶之类,有些已经扶摇攀升到令人眼晕的七八位数字了。目前高位的纪录之一是香港佳士得2002年秋季拍卖会创造的,一件永乐甜白釉执壶拍出1...
两年前,一件天启朝米万钟制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在拍卖会上以1232万元的成交价,这也创造了明朝民窑瓷器之最。从此,名不见经传的天启瓷器便一鸣惊人。那么如何鉴定天启瓷呢?瓷库中国网的小编专门收集了关于天启瓷鉴别的简单常用的方法。 粘沙底 这是一个比较具有明显特征的天启瓷鉴定要点,即使是为皇家烧造的带有“天启年制”双圈款的瓷器有时候也会呈现出这个特点。 虫咬现象 ...
顺治一朝历时十八年(1644至1661年),由于新政权是在明末战乱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要想全面恢复御窑厂的大规模生产,尚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所以制瓷中心景德镇一度处于瓷业生产的萧条状态,产量很少。清人叶梦珠《阅世编》记载:“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磁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逾十倍。”景德镇仍旧沿袭明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有命则供,无...
清代康熙朝(1662——1722),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器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康熙青花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 ...
雍正时期(1723-1735年)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从景德镇青花瓷器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规定瓷器...
当下的古瓷收藏界,对清三代的瓷器青睐有加。这是因为,清三代是清代制瓷的高峰,而传世的清三代瓷器,尤其是官窑器则越来越见少。在清三代瓷器中,除了康熙以外,就要数雍正和乾隆瓷了。因为其珍贵而少,仿品也就层出不穷,在收藏时需要特别小心鉴别。 要鉴识雍乾瓷,先看瓷胎。 应当说雍正时期的胎骨与康熙朝的差不多,也是洁白、坚硬、紧密、细腻的,放大镜下可见糯米状。但其胎质较之康熙时期稍差一点,...
乾隆一朝六十年(1736—1795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当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制瓷业集我国历朝名窑之大成,制做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不仅官窑成就显著,民营窑场也兴旺发达。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送入宫中,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