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城顶遗址发掘的周代古井。 14日,持续多日的李沧区十梅庵古城顶遗址挖掘工作告一段落,将进入室内整理阶段。继出土了商周时期“山东大汉”的骸骨后,在挖掘的最后两天里,考古现场又有重大发现,考古人员发现了三口周代的古井。下一步,考古工作将重点寻找东西城墙遗址。 14日,正在进行的古城顶遗址挖掘的现场发掘出一口长约2米、宽1米、深约7米的古井,随后又有相似的两口古井被陆续发掘...
连日来,西安百亿修城墙的消息广受质疑。如何保护古都风貌,这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城市孤立面对的问题 西安斥资120亿元“提升”古城墙景区的方案一经公布,舆论哗然。事实上,古都如何保护,这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城市在发展中孤立面对的问题。邻国韩国首都首尔的“北村美化工程”也许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拥有600年历史、聚集大片传统建筑的北村地区,用近50年的时间,曲折地完成向过去的“进化”。 北村是朝鲜王朝时代...
西安于今年4月公布,将斥资120亿提升古城墙景区,随后引来社会质疑。 “装修”方案提到,装霓虹灯“点亮”城墙,在墙头设置攻防人像雕塑,在护城河开放游船,将古城墙赋予现代时尚功能。有学者认为过度使用声光电,过度注重商业开发会破坏文物古貌和整体环境。 调查中还发现,方案除了包装城墙外,还斥巨资开发城墙周边的商业地产。而开发者曲江新区管委会,也曾借助扩建法门寺、重修大唐芙蓉园、兴建大雁塔北广场,成功...
新华网 资料图片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这首南京童谣,说的就是环绕南京的明城墙。如今的南京人见过明城墙“昔日”面貌的已不多了,古城墙文化留给我们的自豪感亦如人的岁月般“老”去。如果将南京明城墙比作一本书,这本书现在已缺页少章,那些丢失的“情节”我们只有在残缺的书页里或史料中做“哥德巴赫猜想”了。 从画家的眼里看,城墙的最简捷描绘应该是线条,一根长长的线...
近期,有媒体报道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欲花120亿豪华装修西安城墙。昨日9时,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在其官网上连推三篇稿件,驳斥这一报道为“假新闻”,并称西安城墙的改造项目为征求意见和建议方案,主要涉及城墙周边,而非古城墙墙体。 将不对城墙造成物理破坏 现存的西安城墙始建于明清时代,为国内保存的规模最大、最完好的古城墙。 近日,有媒体以《西安拟投资120亿装修城墙专家质疑决策太武断》为题,报道西安曲...
1963年,通济门城墙遗址最后的石墩被清除,这个明代最庞大的城门就此在南京人眼前消失殆尽,就连一点墙基的踪影也难以寻觅,老南京们也只能从老照片上回味通济门曾经的风采。 当年,它高几许?长得啥模样?有城楼吗?具体位置又在哪里?就在通济门城墙在老南京的脑海中渐渐模糊时,一个考古发现又拉回了人们的记忆。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队员们在龙蟠路399号一建设工地找到了当年的城墙基址,推断是通济门西侧城墙和第二道...
7月1日,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实地踏勘湖州子城城墙遗址现场,了解子城城墙基址保护展示工程进展。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岳明研究员、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博物馆有关专家、领导随同。 听取了湖州市博物馆对子城城墙基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工程进展等情况介绍后,吴志强副局长表示,在湖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文物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湖州的文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子城遗址得到妥善保护就是很好的例子...
“给长城贴上瓷砖,给赤道镶上金边,给飞机装上倒挡,给黄河安上栏杆”,这本是前些年在坊间、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狂想。没想到,这一荒唐的段子有了现实的回应—— “西安将投资120亿元改造古城墙”?消息一出,听者哗然。如此“豪华装修”,莫非要将城墙都贴上马赛克不成?“华丽转身&r...
“给长城贴上瓷砖,给赤道镶上金边,给飞机装上倒挡,给黄河安上栏杆”,这本是前些年在坊间、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狂想。没想到,这一荒唐的段子有了现实的回应—— 古色古香的城楼 “西安将投资120亿元改造古城墙”?消息一出,听者哗然。如此“豪华装修”,莫非要将城墙都贴上马赛克不成?“华丽...
一条令人吃惊的消息最近被公开: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推出一个《西安城墙景区整体提升方案》,计划投资120亿元改造城墙,并将在4座城门建立4座博物馆,声称将来游客能够“半日看尽三千年”。 这个被曲江新区称为“古老的城墙将迎来一次华丽转身”的改造计划,从消息发布之日起,便引发各方面的质疑,有人认为投资规模巨大的城墙改造工程,“实在是太商业、太烧包。” 百亿“装修”方案 西安的城墙根一直是许多市民避暑...
考古人员将柱础搬运到货车上 记者 王野 摄 北中街拆迁现场昨日又发现古建筑构件目前已被考古人员取走拆迁单位已对现场进行看护 近日颇受市民关注的北中街拆迁现场在昨日发现一对柱础。考古部门初步认定是明清时期房屋所用的建筑构件。 本报连日来对北中街拆迁现场出现沈阳城墙砖的情况给予了持续关注,推动了现场保护等工作的进行。 可能为明清时期建筑构件 昨日14时,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赶到九门...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还原的“九门”古城墙效果图,由沈阳历史名城保护研究中心提供 沈河区北顺城路北中街地区的动迁改造正在进行中,在拆迁现场,人们发现一段破旧的青砖墙。6月23日,记者从沈阳考古研究所得知,此处正是盛京城老城墙的最后一段。 古城墙是两代历史的见证 记者来到北顺城路129号,在这里看到了九门老城墙的一个断面。据当地的居民指认,这就是老城墙!拆迁之前,这里一排房子都是在城墙上建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