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江公益出土的清兵部尚书纪念石碑。南都记者 唐波 实习生 王丹 摄 近日,台山发现多块清代石碑,多记载着功名和考取进士的信息,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现石碑已被台山博物馆收藏,确立为历史文物,此次发现对台山的历史研究发展有很大意义。 大江公益:清兵部尚书纪念石碑出土 10月14日,工程队在大江公益修路施工时,挖掘出了一块清代的石碑。石碑约45厘米长、50厘米高、14厘米厚。碑的两面都有文字,其...
寿光发现东周大型卤水陶罐 给力“盐都”称号 近日,山东省寿光市默锐联盟卤慧谷盐文化展室展出了一件大型陶器,经专家初步鉴定,为东周时期制盐用卤水容器。 该陶罐材质为红色土陶,呈瓮形,高为60厘米,直径40厘米,品形完好,经考古专家鉴定,此陶器为东周风格。据介绍,此陶罐体积较大,保存非常完整,在寿光尚未发现比之更大的红陶卤水陶罐。 据悉,红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表面...
2012年5月29日,早报曾报道了一条消息,濮阳县发现了一处罕见的明代大型古墓。10月17日,记者从濮阳县获悉,经过专家论证,这处古墓应为明代大儒王崇庆墓。 2012年5月23日,在濮阳县城关镇吉村南发掘了一处大型古代砖石墓,这也是濮阳市至今发现的形制结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葬。古墓在吉村一处设施农业项目的空地处。文物专家现场钻探发现,该墓东西长八米五,南北宽四米五,墓顶为砖砌而成,墓门为...
寿光发现东周大型卤水陶罐 给力“盐都”称号 近日,山东省寿光市默锐联盟卤慧谷盐文化展室展出了一件大型陶器,经专家初步鉴定,为东周时期制盐用卤水容器。 该陶罐材质为红色土陶,呈瓮形,高为60厘米,直径40厘米,品形完好,经考古专家鉴定,此陶器为东周风格。据介绍,此陶罐体积较大,保存非常完整,在寿光尚未发现比之更大的红陶卤水陶罐。 据悉,红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表面呈现土红色、砖红色或褐...
文物部门近日在南岳衡山发现了两个大型“寿”字摩崖石刻,其中一个3米见方的“寿”字堪称南岳“寿”字之最。此次发现改写了此前南岳“寿”字石刻均未“僭越”徽宗“寿岳”两字之说,并再次佐证了南岳衡山作为中华“主寿之山”的地位。 在当地村干...
在“九九”重阳节前夕,忻州旅游、新闻、文化各界人士在该市定襄县南王乡七岩山登高活动中看到了距今1475年的我国登高节的珍贵文物——北魏时期的冠军将军摩崖登高碑。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古老的关于登高节的宝贵文物。 忻州市定襄县南王乡七岩山为晋北风景秀美雄险的名胜之一。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的冠军将军摩崖登高碑,碑高9尺、宽4尺,至...
最新考古勘探资料显示,秦始皇帝陵园的两重城垣之间的空间关系十分讲究,经测算其外城恰好是内城同比例放大的结果,其比例系数约为1.63,外城可说是其内城的“放大版”。 秦始皇帝陵园有两重套合的城垣,人们习惯上将内城垣之内称为内城,外城垣与内城垣之间的区域称为外城。在内城之内的南半部,核心处耸立着秦始皇陵的高大封土。 根据勘探,秦始皇帝陵园的内城南北墙分别与南北侧的外城墙保持...
有学者认为,象雄核心区域所在的西藏高原西部的阿里地区,曾经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的古代文明中心之一。然而,曾经繁盛的象雄王国和文明都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文献记载的不足以及考古发现的不充分制约了对象雄文明的研究工作,象雄因此长期蒙着神秘的面纱。 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故如甲木墓地和卡尔东城进行了测绘和试掘。此次考古 发掘出...
村民们挖出的有人物图案的石头。方勇摄 邓永生告诉记者,古城门的门槽清晰依旧。方勇摄 蜿蜒盘旋的古城墙。方勇摄 17日,在四川宜宾长宁县铜锣乡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在海拔800余米高的龙峰山上,看见了一处保存完好的清末时期修建的军事防御城墙。 这处清末时期修建的军事防御城墙分为古城门和古城墙两个部分。古城墙高大挺拔,屹立于悬崖边,城门高约3米,宽约3.5米,门槽、门栓...
近日,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省历史文化名镇古田县杉洋镇,发现一方镌刻于南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的大型摩崖石刻。 这方高3.1米、宽3.7米的摩崖石刻,刻的是一篇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优美散文《龙井记》。全文456字,描写宋代流传于杉洋民间的祈龙求雨风俗。据了解,保存如此完好的宋代摩崖石刻在我省十分罕见。
近日,富平县文物旅游局根据群众反映,在该县一养殖场发现一通石碑,经初步查看,石碑系明隆庆三年“创建玄帝行祠记”碑。碑高115厘米,宽61.5厘米,厚13厘米,碑首竖式线刻楷书“玄帝行祠记”五字,碑面线刻楷书18行,每行7—38字不等,边饰线刻卷云和花草纹等。
文物部门近日在南岳衡山发现了两个大型“寿”字摩崖石刻,其中一个3米见方的“寿”字堪称南岳“寿”字之最。此次发现改写了此前南岳“寿”字石刻均未“僭越”徽宗“寿岳”两字之说,并再次佐证了南岳衡山作为中华“主寿之山”的地位。 图为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