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7日,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决赛落下帷幕。 本届大赛大学组由来自全国18所学校的64名师生参加,经过6月7日上午在陕西咸阳汉阳陵博物馆举办的预赛,最终决出6支代表队进入决赛。经过紧张激烈而且妙趣横生的比赛,最终咸阳师范学院获得本届大赛大学组的一等奖;安徽大学、兰州大学获得二等奖,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获得三等奖;吉林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十二所学校获得优秀奖。...
文化遗产日前夕,第六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在北大红楼进行了初评。 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专家评委,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和海外人士参评的104位个人和10个团队进行了投票。 20位个人和5个团队入围候选名单。入围单位以及其先进事迹在网络上公示,并进行为期10天的网络投票。随后将再次组织评委结合网评进行终评。终评结果将于7月上旬向社会公布。 该活动由中国...
6月8日,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咸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陕西省咸阳市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陕西副省长白阿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负责同志,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咸阳市城乡民众,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上午,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咸阳市乾陵举行。开...
6月8日上午,由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主办的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暨济宁精品文物展开展仪式在市博物馆隆重举行。济宁市政协副主席戴伟娟,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美华,市文物局局长、文化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孙美荣,副局长、副主任杨义堂、杜维海,济宁武警支队副政委尚斌等出席活动。仪式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弢主持。孙美荣首先介绍了中国文化遗产日有关活动情况。孙美荣说,今天是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是“...
6月8日上午,山东省济宁市举行文化遗产走进湖区暨捐书助学仪式。市文物局局长、市文化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孙美荣,副局长、副主任杨义堂出席活动。杨义堂在讲话中说,今天是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了宣传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济宁市文物局带着流动博物馆展览和文物书籍,来到王苏白村,走进微山湖区,让湖区的老百姓们一起欣赏老祖宗留下来的文物资源,看看过去的历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次文化遗产进湖区活动...
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陕西省咸阳市举办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作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的齐齐哈尔市,今年文化遗产日黑龙江省主场宣传城市确定为齐齐哈尔市。此次宣传活动由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主办,齐齐哈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邀请全省各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管理站、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和各县(市)区相关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300余人参加,省文化厅和齐...
6月8日适逢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省文物局与中国文物报社在兰州签订《合作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省文物局局长杨惠福、中国文物报社社长彭常新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并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主持协议签订仪式并介绍了协议主要内容,省、市文博系统近百人见证了协议签订仪式。《协议》的主旨是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合作加强甘肃文化遗产工作框...
根据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甘肃省文物局组织全省文博系统围绕“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文化遗产日当天全省各地同步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6月8日上午,虽然受大雨影响,原定的2013年文化遗产日甘肃省主会场活动仪式被迫取消,但仍有数百名社会各界人士冒雨前往兰州市金城关文化风情园区观看了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并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支持丝绸之路申遗”的横...
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作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武侯祠以“智慧游三国”为主题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其中,带宽高达1G的免费无线网络正式运行,游客只需使用智能手机就能享受到随时随地的电子导游服务。昨日记者在现场也感受了一场高科技与文化遗产融合的乐趣。记者走进武侯祠大门口,手机立即提醒找到了可用的免费无线网络。记者只需要用智能手机扫描现场的二维码,就能在现场随时收听武侯祠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加快了我国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为加快从“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转变,新时期新任务要求我们从理论...
世界遗产日前夕,第六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在北大红楼进行了初评。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专家评委,在公证人员的严格监督下,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和海外人士参评的104位个人和10个团队进行了投票。 20位个人和5个团队入围候选名单。入围单位以及其先进事迹在网络上公示,并进行为期10天的网络投票(网络投票将于6月11日0:00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网、凤凰网公益频...
图为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修复珍品《赵城金藏》昨天,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古籍修复技艺的演示昨天,是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对于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人来说,这是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落户揭牌,与此同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图研究馆员杜伟生第一次收徒,而且一下子就收了8个徒弟。当天在国图举行的“古籍修复成果展R...
6月8日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昨天,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颁奖仪式”举行,来自全国的6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了“薪传奖”,其中北京的获奖人包括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象牙雕刻艺术家李春珂和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传承人何凯英。...
在全球化、商品化浪潮冲击的当前,如何能更有效更合理地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8日,记者在此间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经济新产业高峰论坛”上采访了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季博士,李季畅谈了非遗产业化如何优化的话题。 李季认为非遗产业化有三个方面可以优化:“一是审美能力优化,市场上充斥着诸多简单复制粗糙复制的...
6月8日是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恰逢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十周年,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在中国各地展开。 记者司晓帅沈阳报道:沈阳8日举行了以“人人都是文化遗产主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表示,“尽管中国非遗保护起步晚,但随着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投入,非遗保护已上升为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