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日下午6点,蚌埠淮上区双墩村家家夜灯已亮,饭菜已香,3名考古保护小组成员,还在巡逻。在现场,24小时巡查的他们,有了诸多感慨—— “6年时间内,考古发掘还在继续,并且取得了如此成果,的确不易……”。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自2006年12月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以来,已有6个年头, 昨日,首次披露发掘情况,并出台了详细的保护...
贵文化遗产千年摩崖石刻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开始,计划在未来三年中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约8000平方米的石刻进行总体修复。 齐云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伟介绍,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齐云山基本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有538处。“齐云山石刻大多在悬崖峭壁之上,经多年雨水冲刷和地衣覆盖、侵蚀,许多崖体强度减弱并逐渐剥落,石刻已有不少文字开始模糊甚至出现缺失。”张伟说。 张伟介绍,齐...
2012年7月5日,安徽省人大副主任藏世凯一行到歙县调研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臧世凯一行参观了原址修复的徽州府衙,听取该工程建筑布局、结构功能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参观了歙县博物馆陈列的明清时期红木家具,黄宾虹、汪采白、汪茂荫等名家书画作品及唐宋元明清历代精品歙砚,还不时了解新安画派画家的绘画风格,并同我县徽墨、歙砚、徽雕等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观看了他们的艺术作品,并勉励大家不断加强研究探索,开拓创...
7月3日至7日,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分别到六安、安庆等地调研,期间,曹征海分别考察了皖西博物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等三座博物馆。省文化厅厅长杨果陪同考察。在皖西博物馆,曹征海一行参观了该馆的展览陈列,仔细听取了讲解员对重点展品的讲解,了解了六安特色文化、馆藏文物、历史名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情况。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曹征海详细了解了金寨县光辉的革命历史,瞻仰了开国先烈们的英...
7月4日,安徽省委副书记孙金龙考察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孙金龙认真细致地观看了博物馆陈列展览,听取了有关展览的详细讲解,询问了对外免费开放工作情况,对博物馆的陈列改造提出了要求和意见。孙金龙指出,黄梅戏是安徽的骄傲,要弘扬和发展好黄梅戏,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社会效益,为建设文化强省做出新贡献。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作为国字号的博物馆,是宣传展示黄梅戏的重要阵地,要立足安庆,面向全省、面向全国、面向全...
日前,太湖县高标准完成传统村落调查工作。根据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太湖县文广新局会同住建、规划、财政等部门迅速成立调查工作组,制定调查实施工作方案,迅速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该县通过利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一次非遗调查、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材料等现有资料,确定需要调查的村落,再实地入村进行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及拍摄相关照片、信息录入和资...
潜山县余井镇柴各村牛形组发现一夫妻合葬墓 潜山县余井镇柴各村牛形组发现一夫妻合葬墓。7月1日,潜山县文物管理部门在古墓现场,根据所挖掘的文物,初步确定系南宋墓。 据了解,古墓系当地修路时发现的,文物部门在古墓内挖掘出古钱币及一些瓷碗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前景中的不规则“坑洼”,疑似是宋人的脚印。 记者昨天获悉,我省考古人员正在对隋唐大运河安徽泗县段进行勘探发掘,目前,除了出土大量唐、宋时代文物外,还首次发现疑似宋人的脚印20多个。据介绍,这些脚印埋在地下约2米深处。 昨天,“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泗县论坛”开幕,来自全国的数十名文物考古专家齐聚泗县讨论隋唐大运河的保护工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人...
日前,桐城博物馆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冠名为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成为继徽文化博物馆、黄梅戏博物馆之后,我省第3个“国字号”博物馆。 桐城市作为“桐城派”的故乡,为保护好众多桐城派作家的文化遗产,2010年9月,该市腾出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域,以原有的桐城文庙为中心,建设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2万多平方米,集桐城派文物陈列...
如果有两块玉挂件摆在你面前,一块是标价2000元的和田玉,另一块是标价200元的六安玉,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前者:“六安玉,没听过。”别说外地人了,就是咱们安徽人,知道安徽出产玉石的恐怕也不多。事实上,安徽确实产玉,而且品质还不错,只是不少安徽玉都还“养在深闺少人识”。 两块玉和两个人 六安人张宏来1993年下海,积累了一些资金后,迷上了“玩石头”。张宏来所说的“石头”,便是曾经被叫做霍山玉...
近日,安徽省淮南市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扶持政策和组织保障,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着力完善全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速淮南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文化发展繁荣。一是制定全市博物馆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10-15个,形成以“淮南博物院”为中心,以“十大”特色、专业博物馆为骨干,以一大批民间专题博物馆为支撑的...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安徽黄山对18个古村实施抢救性保护,原住民外迁,并另建新村安置。有效化解古村居民要求建现代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古建及古村完整风貌之间的矛盾。 安徽黄山有100多个明清时期风貌的徽州古村,近年实施“百村千幢”保护工程,对60多个古村实施有效保护。然而,部分古村仍面临风貌被破坏、新建筑不断出现及古建亟须修缮等问题。其中,古村居民要求建现代住房改善...
古墓现场(当地市民供图) 清理出的越窑四系盘口壶 墓砖上的花纹非常精美 6月10日晚,蚌埠市禹会区滨河西片区11号地块建设工地上,施工人员在土方开挖中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经当地文物部门初步鉴定,此墓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平民墓葬。蚌埠市文物部门从墓内清理出大小7件文物,其中有四件为越窑瓷器。对于外界质疑“周围可能有墓葬群,为何草草复工”一说,蚌埠市文物部门负责人...
6月10日晚,蚌埠市禹会区滨河西片区11号地块建设工地上,施工人员在土方开挖中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经当地文物部门初步鉴定,此墓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平民墓葬。蚌埠市文物部门从墓内清理出大小7件文物,其中有四件为越窑瓷器。对于外界质疑“周围可能有墓葬群,为何草草复工”一说,蚌埠市文物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安排人员进行现场监控。(记者马飞)
今年6月9日是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8日下午3时,安徽省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启动仪式在主场城市——亳州市隆重举行。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广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杜延安,省政府副秘书长吴行,亳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春明,省文化厅厅长杨果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谢广祥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省文化厅与亳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