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定州花瓶瓯,颜色天下白。”这是元朝刘祈的《归潜志》中对北宋定窑瓷器的描写。作为宋代北方著名瓷窑,也是唯一烧制白窑为主的瓷窑,定窑窑址古时设于定州。其始烧于唐代中晚期,盛于北宋、金代,没于元。明早期还有少量烧制,但不久余火彻底熄灭。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曾为宫廷烧制,因此身价倍增。 定州花瓷琢红玉 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对定窑瓷器喜爱有加,曾留有“定州...
抗战馆工作人员整理获赠的抗战文物。记者 范继文 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7月5日,20余件抗战捐赠文物正式入藏抗战馆。包括秘鲁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公函、日军为1940年在广东澄海县战死者制作的雕像等。这些文物中既有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见证,也有日本侵略中国的有力物证。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抗战馆于2012年6月举办了主题为“不能忘却的记忆R...
(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王俊莎)一对夫妻从徐公(化名)手中购得4个经拍卖行估价的祖传“清朝花瓶”,但经多位收藏专家鉴赏却被认为是现代仿品,于是要求退货。经与徐公交涉未果,这对夫妻将他告上法庭,要求撤销这笔买卖合同,同时退还4个花瓶,徐公返还货款32万元,并支付相应的利息损失。近日,闸北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法官还提醒收藏爱好者,古玩真假难定,须慎重购买。 原告实地验货 这对年...
记者 肖姗 昨天,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上、下册)在宁首发。该书主要作者、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披露,南京沦陷前,商品交易市场出现了巨大波动,直至在日军攻城的战火中完全停滞。南京沦陷后,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南京商品交易市场又逐步恢复。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马路交易市场还出现了畸形繁荣的景象。 电影院、书店和精品店都关了门 1937年8月...
4月2日,虽然天气不是很好,四门塔景区仍然迎来大量游客。除了四门塔、龙虎塔等传统文物外,景区还展示了在塔内封存了40年,刚刚重新面世的花瓶,并进行了四门塔摄影展示,吸引了游客参观。 本报记者 王光营 孟敏 摄影报道
四门塔塔顶在维修中发现的石板,上面刻着“下有文物”。(王峰摄) 塔内佛像先盖了起来。王峰摄 施工人员在拆卸到10多层时,在叠涩石下发现一块石板,石板上用隶书刻着“下有文物”四个字,并标注刻石板的日期为1973年6月。《四门塔维修与研究》曾经提到,四门塔维修时放入了一个花瓶,“下有文物”的石板下面,可能是这个花瓶。 ...
中国文物网(编译 刘佳)据Art Daily报道,在伦敦亚洲艺术周上,一件乾隆花瓶于2011年11月10日在邦翰斯举行的拍卖会上拍得900多万英镑(£9001250),创下今年伦敦亚洲艺术品的最高成交价。 这件青绿色的瓶身绘有缠枝西番花纹饰。该花瓶在1920年代被人从香港带到英国。相信制作于乾隆时期,一直摆放在北京紫禁城宫殿,至1920年代时被人从香港带到英国。在拍卖过程中,三位电话委托买家竞价...
《柳枝观音像》(局部)可见玻璃器的纤影。 玻璃器在宋人日常生活中乃是相当普遍的应用物件,这是今人一直拒绝认识的历史细节之一。 公元11世纪初的汴梁城中,曾经有一位宫廷职业画家擅长表现插在玻璃瓶中的鲜活花枝,当时的人们也非常喜欢这种特定题材的静物画,如此的往事是不是显得难以相信?然而北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确实记载道: 董祥,京师人,今为翰林待诏。工画花木,有琉璃瓶中杂花折枝,人多爱之。...
小偷入室行窃,将一对古董花瓶偷走。屋主发现小偷后,与之搏斗,小偷滴着血从天台跳下逃跑,同伙还撞倒门接应。 林先生家住金星街,昨日凌晨3时左右,全家都在休息。此时,他听到客厅里有一阵响动,便立即起床查看,发现一名男子正在客厅里找东西。 “有小偷!”林先生抓起身旁的一根铁棍,一边自卫,一边叫醒家人。全家人立即集中到了客厅,同小偷对峙起来,后来双方打了起来。林先生的父亲脚背受伤,小偷也受了伤,还流了...
据英媒报道,由著名的陶器制造商皇家道尔顿制造的一只1.9米高的巨型花瓶(见图),在日前拍出10625英镑(约人民币11万元)。瓶体画着各种各样华丽的花,其中包括竹林中的大丽花等各种图案。 据介绍,此花瓶的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一位印度君王花费3500英镑买下了这只花瓶。但因其体型巨大,该花瓶是否被送到过印度的皇宫现在已无从知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皇家道尔顿曾经制造过一个类似的花瓶,并在1893年...
去年11月11日,在伦敦郊区班布里奇拍卖行里,一位“神秘的中国买家”用电话委托竞拍的形式,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5.5亿)拍下了一只乾隆官窑双鱼瓷花瓶。但当地媒体最近纷纷报道,称花瓶卖家至今未收到拍卖款项。 昨日,文物行业一位知情人怀疑,此次拍卖从价格、程序、参与者到最后结局来看,均存诸多疑问。 委托人激动得一度休克 伦敦时间2010年11月11日晚6时,伦敦郊外一个小乡村的某...
去年11月11日,在伦敦郊区班布里奇拍卖行里发生的奇迹:一位匿名的神秘中国买家在30分钟内,用电话委托竞拍的形式最终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5.5亿)拍下了一只乾隆官窑双鱼瓷花瓶。可是,拍卖后近四个月,当地媒体纷纷报道,称花瓶卖家至今还未收到拍卖款项4月5日(新闻晨报)。就在前一天,《新京报》在报道中援引英国媒体3日报道,去年11月英国一家拍卖公司以5300万英镑的天价拍出了乾隆粉彩镂...
清 乾隆粉彩花瓶2010年11月11日,一件乾隆镂空粉彩瓶在英国一家拍卖行(Bainbridge’s)以四百三十万英镑落锤,折合人民币5.5亿。这一成交价再次刷新了中国拍卖的最高价。但是这件粉彩瓶却在此后的四个月内一直未能顺利成交,这使得近几个月来,热议不断。终于,昨日Bainbridge’s的负责人公开宣布,这一天价花瓶已经顺利成交,所有传闻均属不实。英国当地媒体Uxbr...
去年11月,在伦敦郊区的一家拍卖行,一位匿名中国买家以4300万英镑的拍卖价格买走了一只清朝御用瓷花瓶。这件花瓶是在伦敦北部平纳(Pinner)的一间平房里发现的,此前并无相关文件记载。而最近有报道称,花瓶卖家还没有收到拍卖款项,令人对这笔拍卖产生了疑问。 这笔交易为中国瓷器拍卖价设定了一个新的标尺。相比之下,几周之前另一件清乾隆(1711-99)花瓶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