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佛光寺位于我省五台县城东北30公里佛光山中,三面环山,寺因势而建。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凭借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指引,从北京坐火车到太原,然后换乘汽车到五台县的东冶,又换乘骡车抵达县城,避开香火极盛的寺刹,选择台外偏僻冷清的小庙,找到了寂静深山之中的佛光...
四川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近日告诉记者,由于材料本身的原因,现有技术手段无法解决该博物院馆藏的布本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脱粉问题。 上世纪40年代,张大千偕弟子前往敦煌临摹壁画,在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内,共临摹莫高窟壁画276件,榆林窟壁画60件。四川博物院现藏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183件,数量为全国之最,皆由张大千夫人曾正蓉女士捐赠。这批作品中有部分采用布为主要画材,继以石膏并渗以羊毛熬制的胶打底,张大千在...
甘肃画匠与敦煌壁画 敦煌石窟,将敦煌古远的丝绸商旅,舞乐繁华,借助艺术家们富有创造力的线与色凝刻在历史的舞台上。这座由无名大师们缔造的石窟画廊,也成为当今艺术家们的朝圣之地,打造敦煌画派,是我省推出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那么在古远的敦煌,什么样的人才能跻身画师行列?这些画师中有多少甘肃画家的身影?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在历史上的印记如何得以保留?近日,记者走访了敦煌研究院的马德教授,请他为我们揭秘敦...
【内容提要】艺术与媒介的关系是密切的。敦煌壁画艺术经过五种媒介的变革:从最早的墙壁上的绘画艺术,而后到画家们画纸上的“再现”,接下来到相片纸上的“还原”,然后到影视作品中的“构建”,最后是赛博空间中的“重建”。从媒介发展观的视角,来考察敦煌壁画艺术在不同媒介中的生存状态,进而体现媒介变革对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 键 词】媒介发展/变革/敦煌壁画艺术/赛博空间 【作者简介】高...
这是东千佛洞第2窟壁画(资料照片)。香港文汇报记者宋某就在该洞窟甬道南壁题字留名。 新华社发 香港一媒体记者宋某在东千佛洞题字留名事件,尘封13年后,近日被网友曝光,引来一片谴责。 作为一个历史遗迹众多的文明古国,善待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的行为还是屡屡发生。专家认为,对于那些 “留芳”不成反“遗臭”者,不光要严厉谴责,...
时任香港某报记者的宋某在我国著名文物古迹甘肃东千佛洞题字留名一事,在尘封13年后,近日被网友曝光,引来一片谴责。 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当时事件的目击者、甘肃省瓜州县知名文史专家李春元,听他讲述了事发的过程。 “一不能照相,二不能乱摸乱画,进洞窟前就说得清清楚楚,没想到在我给其他人讲壁画的时候,他竟偷偷干了这种事。”13年过去了,李春元一提起这个记者在东千佛洞题字一事,就...
四月午后的阳光逐渐有了夏日的浓烈,在敦煌城里一个僻静的院落里,郁郁葱葱的草木间盛开着花朵,院落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几声狗吠,恍然有种世外桃源的静谧。 在靠近院角的一间宽大画室里,50岁的“老画家”高山站在一幅接近完成的油画前,时而抱臂思考,时而挥笔完善。画笔与画板每一次接触,都有富有节奏的唰唰声。屋子四壁挂满了内容各异的油画作品,其中由敦煌石窟壁画中“搬̶...
胡同庆与王义芝夫妇是一对敦煌学研究者 中唐第112窟拨浪鼓 西魏第285窟斗鸡图 北周290窟举象 我们许多人都去过我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在倘徉佛国世界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其中还有不少娱乐游戏的壁画?作为游客的我们“到此一游”便满足了游兴,可是作为研究者,那些我们看过一眼的壁画常常要让他们为此付出十年、几十年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