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每年度的厦门文博会,工艺及创意设计总是其中的重头戏,台湾工艺精品在2012年至2015年连续不间断的参展曝光,树立了「台湾顶级工艺」的品牌高度及知名度,与各方交流开拓商机。2016年是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第四年参与厦门文博会,在三年的品牌基础建立期后,迈向了下个阶段里程碑,开始着重于台湾工艺的深度及价值推广,将台湾丰富的生活文化传达给大众。 此次工艺中心带领13家厂商,使用材...
厦门观复博物馆推出新展“镂金错采——中国古代金器展”,同步展出的还有“茶之器——中国古代茶具展”。 本次金器展以中国古代黄金作品为主,中国周边民族与国度的黄金文化为辅,展出了战国的三螭金饰、唐代的錾花花鸟纹高足金杯、清代镂空杂宝纹金手镯等一批精美金器,让观者在领略黄金文化灿烂表象的同时,还能了解黄金文化的深刻内涵。 同步推出的茶具展则展出包括宋代建窑黑釉盏、清代粉彩什锦盖碗等中...
8月10日,在厦门海关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93组共247件古埃及雕塑雕刻和装置艺术作品顺利办结各项通关手续,运抵国际邮轮城厦门综合文化保税平台艺术空间。包括木乃伊、埃及神像、拉美西斯二世浮雕石柱等在内的一大批古埃及文物将于8月13日起与广大厦门市民见面。 此次展会名为“探寻永生——古埃及的神秘宝藏”,将于8月13日至10月25日在厦门国际邮轮城商业中心一楼举办。展品均来自英国博尔顿博物馆,总...
检验检疫人员正在查验木乃伊。林锦庄摄 经过跨越太平洋的长途旅行,结束了在北美巡展的拉美西斯二世王子木乃伊、埃及神像、拉美西斯二世浮雕石柱等约270件珍贵埃及文物8月10日在厦门完成通关,即将于8月13日在厦举行“探寻永生-古埃及的神秘宝藏”展览。 这也是这一展览中国巡回展的第一站。 10日下午,展品陆续运送到展厅准备开箱。包括海关等部门工作人员也来到展厅现场实施查验,以确保万无一...
19日,第六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暨2016“海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开幕。来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21个国家和地区、42所高校的111名大学生聚首华侨大学,通过论坛和竞赛形式,交流文化创意,同叙“海丝”情谊。 据介绍,本届论坛以“文化社区·创意营造”为主题,为期7天。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海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于24日举行。大赛自4月15日启动以来,...
留青竹刻、红木浅刻和紫砂陶刻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南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的魅力展现,也承载着江南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记者昨日获悉,“指尖上的非遗”——常州“徐氏三刻”作品展将从今天起在市博物馆展出至8月20日。 据悉,此次展览共有展品100件(组),其中留青竹刻作品30件,红木浅刻作品30件,紫砂陶刻作品40件。作品都是徐秉言、徐枫、李群、李昌鸿、褚婷圆、李千蕙等工艺...
19日,第六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暨2016“海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开幕。来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21个国家和地区、42所高校的111名大学生聚首华侨大学,通过论坛和竞赛形式,交流文化创意,同叙海丝情谊。 据介绍,本届论坛以“文化社区·创意营造”为主题,为期七天。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海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于24日举行。大赛以“100+7,老社区与新...
常州“徐氏三刻”作品展来啦!一场以“指尖上的非遗”为主题的展览将告诉厦门市民,一个关于非遗技艺百年传承的故事。 本次展品共100件(组),其中留青竹刻作品30件,红木浅刻作品30件,紫砂陶刻作品40件,以“竹镂文心”、“丹青入木”、“刀笔火淬”为主题分为三个单元。展出时间:7月20日—8月20日,地点:厦门市博物馆临展厅。
当前,鼓浪屿申遗已进入关键时刻,我市正举全市之力,快马加鞭推进鼓浪屿申遗迎检。6月8日至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一行来厦考察指导鼓浪屿申遗工作,对申遗进展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市委副书记、市长裴金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副市长倪超等出席座谈会或陪同考察。 今年1月29日,国务院签发中国鼓浪屿申报2017年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函,鼓浪屿向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正式递交申请。在国家...
日前,东南考古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此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主办,系“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共有来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广西、广东、北京、福建等地的文博科研机构40余名代表与会。东南考古学术发展与厦门大学考古学科建设是此次论坛的两大主题。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作了题为“走近海昏侯”的专题讲座,分别从海昏县与海昏侯、海昏侯刘贺墓园、海昏侯国考古纪实、海昏侯...
昨日从沧江(海沧)三都瑞青宫管委会获悉,瑞青宫已经正式入选为厦门市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厦门市第三批涉台文物古迹名单和保护范围》中介绍,瑞青宫位于海沧区海沧街道海沧社区大路头65号,由前殿、后殿、左护厝组成,均硬山顶,坐东南朝西北。 瑞青宫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清道光二十三年重建,光绪十八年重修。据了解,瑞青宫是海沧供奉保生大帝的主要宫庙,统管三都(海沧旧称“三都”)一带的香火。该庙历代重修...
考古人员在海沧一工地开展考古工作。(资料图) 随着厦门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批涉台文物古迹名单及保护范围的出炉,全市77处新增文物保护单位将受到更好的保护。厦门目前确认的不可移动文物2136处,要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文物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其实只要稍加留意,您也许就会发现,一些不可移动文物就在自己身边。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通过各方力量来共同保护身边的那些不...
上至宋代下至1977年 文物保护单位串起厦门史 这批文物保护单位最古老的可追溯至宋代,包括位于集美区的卡仔塘水利工程遗址,翔安区的钟宅舍利塔和朱熹“真隐处”碑刻。其中,卡仔塘遗址是厦门地区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距今最近的则是1977年建成的集美兑山革命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1949年9月为解放集美而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253团81名指战员。 除了时间跨度大,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也...
我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批涉台文物古迹的名单及保护范围近日公布,明确了77处保护对象。这份名单涵盖面广、时间跨度大,既有宋代朱熹碑刻,也包括集美学村诚毅楼、上李水库大坝等近现代建筑物。据悉,这是我市历史上新增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一次,申报工作在2010年底便已启动,历经五年的实地调查、梳理汇总和专家评审后,确定了最终的名单。 上至宋代下至1977年 文物保护单位串起厦门史 这批文物保护...
“楚纂”书法作品活泼跳跃 市民争领“楚纂”书签 书法爱好者观赏吴孙权“楚纂”作品 吴孙权生前所用笔砚 吴孙权先生书法作品吸引不少市民欣赏 26日,由厦门华侨博物院主办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吴孙权书法作品展》举行开幕式。市民可前往观赏“楚篆”,一睹其活泼、跳跃的美姿。 吴孙权先生(1947年—2007年),福建厦门人,一九七七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留系从事考古学教学与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