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通过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历经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怀抱,并最终回到故乡——甘肃,从而结束命运多舛的一生,在甘肃省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回家”的路,32件文物走了十年……这批珍贵文物的回归,到底经过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外媒报道,“法国是秘密归还,还曾引起国内议会质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当年被盗掘到流失海外,再到法国归还,这20年间,...
近日,通过中法两国政府和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流失海外20多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决定,将其全部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和展示。 这批珍贵文物的回归,到底经过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外媒报道“法国是秘密归还,还曾引起国内议会质疑”,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当年被盗掘到流失海外,再到法国归还,这20年间,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5年7月20号,甘肃省博物馆即将展出一组32件的...
2015年4月法国向中国归还的东周时期猛禽金首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盗窃文物和文物走私屡禁不止,文物流失海外的现象在不少国家,同时追索流失文物也是多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近两年,流失文物返还不乏其例,除了美国以外,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归还他国流失文物的行为也屡见报端,国际返还走私文物掀起了高潮。 近期美国频频归还多国流失文物 近日,美国相关部门在纽约移交仪式上将两本十七世纪珍...
当下,中国正大力开展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一方面公开敦促海外拍卖公司取消售卖争议物品,或通过国有企业赎买。特别是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通过对圆明园等地实施大规模劫掠所得的文物,更是中国文物追索的重点。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文物共有四次外流浪潮。 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清末民初时期。此时中国文物被列强大量抢夺与分食,直到溥仪被逐出皇宫,仍有太监又偷又买。第二次浪潮是...
昨天,《故宫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5》(下称总规)正式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年来,第一份以文化遗产价值整体保护为目标的专项保护管理规划,其总体目标着眼“世代传承”。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目前故宫保护总规已经上报国务院,等待有关部门批复。总规一旦获批,将具有法律效力。执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会回头评估、论证,根据内外部条件变化适当修编。 □规划亮点 1 南筒子河首入...
近日,希腊文化部长称该国将不再寻求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与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之间因帕台农神殿 (Parthenon) 珍贵雕塑所产生的长达十几年的纷争。图为 2015 年 3 月 24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当日,部分来自雅典帕台农神殿的大理石饰带雕塑珍品(公元前 438 年至 432 年)在伦敦市中心大英博物馆开春大展“定义美丽 – 古希腊艺术中的人体” (Defining b...
前不久,匈牙利展出的一尊千年肉身佛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先是有人认为该佛像是福建省1995年被盗的章公祖师像,随后该猜测得到福建省文物局证实。近日,文物现在的收藏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章公祖师”应回归故乡。针对如何将该被盗的章公祖师像讨回,引发了对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探讨:目前我国有多少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追讨流失文物的途径有哪些?国际法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有哪些具体规定?这些法律规定存在哪些缺陷?我们...
一尊上世纪70年代遭窃的古代哈努曼雕像10日晚间从美国运抵柬埔寨首都金边波成东国际机场,正式回归柬埔寨。此前,这尊雕像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展出了33年。 柬埔寨官方在机场举行简短的佛教仪式,欢迎这尊古代雕像回归故土。 哈努曼是印度传说中的神猴,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均有提及。 这尊哈努曼跪姿砂岩雕像高1.1米,重370公斤,左膝跪地,右臂在胸前弯曲,右手搭扶在左...
一尊上世纪70年代遭窃的古代哈努曼雕像10日晚间从美国运抵柬埔寨首都金边波成东国际机场,正式回归柬埔寨。此前,这尊雕像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展出了33年。 柬埔寨官方在机场举行简短的佛教仪式,欢迎这尊古代雕像回归故土。 哈努曼是印度传说中的神猴,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均有提及。 这尊哈努曼跪姿砂岩雕像高1.1米,重370公斤,左膝跪地,右臂在胸前弯曲,右手搭扶在左...
随着国内文物收藏热、投资热不断升温,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价格持续走高。与此同时,一些流落民间、海外的文物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就导致文物追索问题引发关注—— 这几天有两个涉及收藏的话题热得烫人。 第一是关于千年肉身坐佛从荷兰借到匈牙利博物馆展出的报道,在福建省阳春村引起轰动。村民们称,这尊坐佛极其疑似阳春村1995年被盗的“章公六全祖师”宝像。据了解,这尊佛像是一...
最近,一尊在欧洲巡展的“肉身坐佛”引起海内外关注,经过新华社海外记者细致追访和文物部门调查,初步确认这是1995年从我国福建大田县阳春村盗出的“章公祖师”像,连当年的报案记录也已经找到。接下来问题来了,这件特别的文物还能回来吗?怎么才能把流失海外的文物要回来。 随后的进展让人惊喜,佛像的藏家通过媒体表示,如果佛像确实是福建阳春村供奉的祖师,他愿意归还。而且他不希望佛像进入博物馆,只愿意把佛...
木乃伊的神秘面纱以及存放木乃伊的金字塔让埃及这个文明古国名声大振。其实,中国也有类似事物,这种肉身不腐的存尸因仅出于修禅参道之人而被尊称为肉身佛。今年3月,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肉身佛惊现匈牙利自然博物馆,极有可能是大田县阳春村20年前被盗走的“肉身菩萨”。这尊肉身佛像,让世人开始关注肉身佛的未解之谜以及存世现状。 溯源 最初的肉身佛像出现在唐朝 传闻第一位有据可查的肉身佛是唐贞元六年...
目的不在追索而是学术研究 “了解海外藏中国文物目的不在追索,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明确地说。 3月26日,《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在国家博物馆首次公开亮相,它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主编的大型学术性系列丛书《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的第一卷。消息一出,人们纷纷将之与正被热议的肉身佛像追索联系起来,认为这...
经过多方调查考据,匈牙利博物馆日前展出的一尊千年“肉身坐佛”终被证实为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20年前被盗的章公祖师像。此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于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关注。舆论漩涡中,对于国际公约究竟能否成为文物回家的保障的质疑也频频传出。那么在流失文物追索过程中,国际公约到底有没有用,又该如何运用? 近年来,流失海外文物追索事件每次都会引发国人和媒体高度关注,且大抵都会听到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
近期,一座在欧洲巡展的“肉身坐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我国文物部门初步确认,这座“肉身坐佛”正是近20年前我国福建省大田县失窃的章公祖师像。目前“肉身坐佛”已被撤展,相关追索程序也已展开。 国宝的“归家”之路即使曲折,终究还有希望。然而笔者关注的是,重要文物失窃并流落海外,多年来下落不明,保护措施是否需要完善? 我国的文物保护,分为官方和民间两个渠道。官方保护的优势是专业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