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加强文物工作,对于提升贵州文化自信,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贵州省文物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文物保护、文物拓展利用、文物执法、政府和部门责任落实、文物工作经费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
今晚,由贵州省歌舞剧院出品,展示贵州苗、布依、水、侗、彝五大世居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大型歌舞诗《多彩和鸣》亮相上海大剧院,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爱我中华多彩贵州”贵州文化周系列活动由此启幕。其间,花灯戏《月照枫林渡》、“多彩和鸣――大山的节日”美术作品展等将相继举办。 大型原创歌舞诗《多彩和鸣》从彝族撮泰吉、彝族火把节、布依族服饰、布依族盘歌、水书习俗、水族马尾绣、侗族大歌、苗族民歌...
10月13日,贵州省文化厅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文化行动部署会在贵州省博物馆召开。贵州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以及厅直属企事业单位的代表,部分企业代表、非遗传承培训班学员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银行三方代表签订了“非遗振兴贷”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对非遗传承企业的扶持,探索“培训+订单+企业”的合作模式,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带动和帮助贫困群众...
“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现代人了解古人的智慧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贵州省图书馆馆长刘宇松说,贵州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也旨在唤起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 为期一个月的“册府千华——贵州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日前在贵州省图书馆开展。本次特展是贵州省内珍本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籍特展,遴选汉文古籍和少数民族古籍150余部进行展览,展览期间实行展品轮换。 10月21日,记者在古籍...
10月16日至17日,贵州省2017年文物工作座谈会暨项目培训会在贵阳举行。各市州文物局负责人、全省国保单位管理负责人、重点博物馆纪念馆负责人、省直文博单位负责人、文物局全体干部职工共90余人参加。贵州省文物局局长张勇讲话,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张安琪、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宝麟参加会议。 会议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文物工作取得成绩,总结各市州、县在保护管理和研究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张勇指出,近年...
市民参观古籍特展。 贵州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开幕 是省内珍本最丰、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古籍展览 本报讯 10月13日,“册府千华——贵州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贵州省图书馆开幕。本次特展是贵州省内珍本最丰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籍特展,旨在唤起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 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和贵州省文化厅共同主办,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协办。...
作为惠及贵州全省各族群众的民生实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件大事喜事,贵州省博物馆新馆近日开馆。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代省长谌贻琴对此分别作出批示。贵州省领导慕德贵、何力与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出席开馆仪式。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北侧。新馆外形酷似五块被切削的菱石,寓意贵州多元多彩的文化;设置的“多彩贵州”基本陈列包含“民族贵州”“历史贵州”和“古生物王国”,透过...
9月30日,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在此间开馆。 据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飞介绍,该馆基本陈列以“多彩贵州”为主题,分为“民族贵州”、“古生物王国”、“历史贵州”和“黔山红迹”四个部分,对贵州古老、神奇、多彩、和谐的历史文化作生动展示。 记者现场看到,“帝国记忆夏宫往事”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特展作为临时展馆亮相贵州省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观众驻足观看。 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
游客观看展品“金凤冠” 冷桂玉 摄 贵州特色展品“泥哨” 冷桂玉 摄 据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飞介绍,该馆基本陈列以“多彩贵州”为主题,分为“民族贵州”、“古生物王国”、“历史贵州”和“黔山红迹”四个部分,对贵州古老、神奇、多彩、和谐的历史文化作生动展示。 记者现场看到,“帝国记忆夏宫往事”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特展作为临时展馆亮相贵州省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观...
9月25日,记者从贵州省博物馆获悉,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将于9月30日面向公众正式开放。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新的贵州省博物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北侧,占地面积106.29亩,建筑面积47397平方米,其中各类型展厅共7个,使用面积近9000平方米,比老馆展厅面积扩大了近3倍。此外还设有文物库房、教育及综合服务用房、行政办公及业务用房、附属设施用房、地下车库等。 ...
贵州省考古专家对习水黄金湾遗址田野考古发掘时,发现存在川、滇、黔三省赤水河流域及黔北地区迄今所见规模最大的一处汉代聚落遗址。这一发现对研究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意义。 黄金湾遗址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记者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专家在该遗址抢救性发掘时,发现汉晋时期遗迹200余处,包括房址、灶坑、灰坑、灰沟、墓葬等,其中墓葬58座,分为竖穴...
9月26日,“祝焘美术馆”落户贵州绥阳,将建罄正式开放。9月24日,贵州省贵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赤兵一行专程拜会著名画家祝焘先生。 祝焘先生与沈赤兵院长 初建成的“祝焘美术馆”,坐落于素有“中国诗乡”美名的贵州绥阳那风景绮丽的螺江九曲湿地公园。其浓缩了传统黔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无不凝结着千百年来诗乡文化中“美丽乡愁”的情愫和心灵追求...
贵州习水黄金湾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收官,发掘发现各类遗迹300余处,出土新石器时代至汉晋时期文物标本万余件。 黄金湾遗址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自2014年起,贵州省组织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抢救性发掘,累计发掘面积4000余平方米。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发掘共发现房址、灶坑、陶窑、灰坑、灰沟、墓葬等各类遗迹300余处,出土陶器、石器、骨器、漆器、铜器、...
黄金湾遗址考古人员在现场绘图贵州考古所摄 9月20日,贵州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披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贵州习水黄金湾遗址考古发掘工作2017年7月完成,历时四个年度共发现各类遗迹30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标本万余件(片),其中一千余件器物完整或可修复。初步研究表明,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分属新石器时代、商周、汉晋等不同时期,以汉晋时期遗存为主。 黄金湾遗址新石器时代陶窑 贵州考古所 摄 ...
黄金湾遗址考古人员在现场绘图贵州考古所摄 中新网贵阳9月20日电 (唐福敬)贵州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20日在此间披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贵州习水黄金湾遗址考古发掘工作2017年7月完成,历时四个年度共发现各类遗迹30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标本万余件(片),其中一千余件器物完整或可修复。初步研究表明,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分属新石器时代、商周、汉晋等不同时期,以汉晋时期遗存为主。 黄金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