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今年6月,在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古董珍玩专场上,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砚台拍卖世界纪录。今年5月,在中国嘉德2010春拍“翦淞阁——文房清供”专场上,清康熙御制松花石龙马砚以425.6万元高价成交,同样引人注目。这...
中新网合肥6月17日电 (记者吴兰)记者17日从安徽省侨办获悉,由安徽省政府侨务办公室、美国丹佛孔子课堂(学院)、美国南卡大学孔子学院、世界艺术家联合会等共同举办的“文房四宝与汉字书法海外传播”国际研讨会,将于6月22-25日在安徽芜湖举办。据了解,此次国际研讨会,已经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书法家、汉文字和书法教授、部分在海外的孔子学院的院长,届时将充分发挥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智库能...
中国文房四宝艺术节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主办的“第25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节”4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标准展位300余个。 参展的300余家企业涉及中国的十大名纸、十大名笔、十大名墨、十大名砚、十大著名文房器具,其中包括宣纸40家、书画用纸54家、各种名笔31家、书画墨17家,...
开幕式 孙家正副主席宣布开幕 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主办的“第25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节”4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标准展位300余个。参展的300余家企 业涉及中国的十大名纸、十大名笔、十大名墨、十大名砚、十大著名文房器具,其中包括宣纸40家、书画用纸54家、各种名笔31家、书画...
砚滴是一种滴水入砚的文房用具,它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初古人使用各种形状的水壶水盂类器皿研墨时发现,用水壶水盂往砚池里倒水时,水的流量往往很难控制,于是就改进和发明了便于控制水量的研墨用具,这就是砚滴,也被称为水滴、水注、蟾注等等。砚滴作为特殊的注水器具在《饮流斋说瓷》中是这样记载的:“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正在申报世界“非遗”,引起了各方关注。而很少有人知道,扬州的另一个“非遗”项目扬州毛笔,距离申报世界“非遗”曾只有一步之遥。 申遗:差点申报世界“非遗” 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单位,江都市国画笔厂厂长石庆鹏,是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的副会长。他介绍,协会曾想让“文房四宝&rdq...
文房收藏重实力,艺术品收藏专家傅光荣认为,文房用品的收藏不同于一般的古玩。这些物品不仅有着艺术内涵又兼具实用价值。并且,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近年来出现的收藏热和民族文化不断推动,在大环境上带动了文房拍品的升温。 傅光荣表示,文房用品的收藏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流传有序,特别是曾经在拍卖中“露过脸”的精品。因此,要求收藏者具备较强的经。 笔墨纸砚的拍卖史 笔: 1997...
青花瓷、水墨画、毛笔、古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出现的种种中国元素让“中国文化热”再度升温,也带热了中国古文玩的市场。 文房四宝走俏收藏市场 今年,中国嘉德就推出了“文房清韵——笔墨纸砚”专场,北京翰海也推出了“寄闲楼雅玩”专场,西泠印社的“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及案上雅玩...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逐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
端砚: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端砚为砚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它出产自广东高要城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山下际潮水,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巖、中巖、上巖、龙巖、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巖洞在山底,终年浸水,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巖之品质最佳。但浸在水里的下巖想开采可不容易,只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时才可进入,潭水无出口,须...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后来又在龟甲兽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在青...
造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之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 弱吸墨纸类: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开,所以色彩鲜艳。以牋纸类为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牋,还有今之洋纸也属之。 澄心堂纸: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玺」之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
墨色浓淡之变化,可表现书法之韵味,如此书法之美遂多彩多姿。墨如绘画之颜色,作用很大,种类有石墨与松烟之别,分述于下: 石墨石墨乃自然之物,是一种「悉如墨」之山石。上古无松烟墨,要写书法唯有使用石墨,以石墨做书之证亦有不少。但石墨做书自魏晋以后无闻,石墨之用于做书,乃在魏晋之前,后则为松烟所取代,书法遂转入另一新境。但今天既已无存,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松烟墨松烟至魏晋之后取代石墨之地位。松烟...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魁力。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留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麟角。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战国时,毛笔的使用已相当地发达。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古笔的品种较多,从笔毫的原料上来分,就曾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