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罗圪台壁画墓墓葬全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今天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对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西的一座元代壁画墓进行考古发掘,该壁画墓是目前陕北地区首次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元代壁画墓葬,墓葬形制完整,壁画精美,为陕北地区元代考古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据介绍,罗圪台壁画墓位于榆林市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西,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为石砌单...
壁画局部。供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马倌附身前行,牵着一匹盛装白马;白马身后,跟随着一支阵容齐整的乐队,拉琴、敲锣、吹奏,好不热闹。 11月5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此前在娄底发现的一座古墓,已被确认为明代壁画墓,壁画内容则是当时为墓主人送葬时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古墓也是目前为止湖南发现的唯一一座明代壁画墓,对于研究明代的绘画艺术、丧葬习俗以及当时的社...
考古工作人员在对古墓壁画进行现场保护。图/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11月5日,潇湘晨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此前在娄底发现的一座古墓,已被确认为明代壁画墓,壁画内容则是当时为墓主人送葬时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古墓也是目前为止湖南发现的唯一一座明代壁画墓,对于研究明代的绘画艺术、丧葬习俗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古墓所处的位置是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的...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草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呼和浩特召开,60余名中外学者以“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为主题进行了讨论。 在两天的讨论和交流中,中外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做了题为《内蒙古重大考古发现与草原丝绸之路》学术报告。蒙古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阿·奥其尔就中蒙联合考古10年的成就进行了梳理,他说...
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日前发现,西安市长安区一处大墓为唐玄宗大臣夫妇的壁画墓。 经考古钻探与发掘,发现该墓深约11米,座北向南,墓道至墓室总长约40米,是一座由长斜坡墓道、4个过洞、5个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的唐代高等级墓葬。虽然遭到严重盗扰(已发现盗洞4个),但墓葬形制基本完整。 考古专家透露,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墓道、过洞、天井部分仅在墙面隐约有白灰层以及...
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日前发现,西安市长安区一处大墓为唐玄宗大臣夫妇的壁画墓。 经考古钻探与发掘,发现该墓深约11米,座北向南,墓道至墓室总长约40米,是一座由长斜坡墓道、4个过洞、5个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的唐代高等级墓葬。虽然遭到严重盗扰(已发现盗洞4个),但墓葬形制基本完整。 考古专家透露,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墓道、过洞、天井部分仅在墙面隐约有白灰层以及...
墓室内的壁画精美清晰、保存完好,而且壁画中的芭蕉树为我省墓葬中首次出现 唐玄宗时,他高居丞相之职,唐玄宗为用他而宁愿自身消瘦;他儿子所画的《五牛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他就是唐代名相韩休,近日,我省考古专家对其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 线索:盗墓贼移动硬盘有壁画照片 发掘该墓葬的线索来自盗墓贼,更与2010年我国从美国追回的国宝文物——唐代贞顺皇后(武惠妃)敬陵石椁的案子有...
记者今日获悉,近日,陕西省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长安区发现一唐代壁画墓,墓主人官达尚书右丞。谈起该墓的发现,线索来源于盗墓贼的线索,200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在追索唐贞顺皇后石椁的过程中,从警方缴获以杨斌为首的犯罪团伙的移动硬盘中,发现一批绘制精美的唐代壁画。征集处长师小群六年多坚持不懈,努力追寻,终于通过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陕西省监狱管理局说服、提押在狱服刑的杨斌,指认其盗掘、拍摄的唐代壁画...
图为唐代壁画。陕西历史博物馆摄 唐代壁画揭露现场。陕西历史博物馆摄 曾经轰动一时的唐玄宗贞顺皇后石椁追索案,近来又有后续事件。陕西省文物局21日透露,2009年,在追索唐贞顺皇后石椁的过程中,陕西历史博物馆从警方缴获以杨斌为首的犯罪团伙的移动硬盘中,发现一批绘制精美的唐代壁画,历尽艰辛,获得线索,唐代壁画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镇郭庄村,是唐玄宗朝尚书右丞韩休、夫人柳氏的合葬墓,目前壁画已被...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在对宁夏固原市南塬一带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根据墓葬形制和残留壁画,考古人员初步推测墓葬年代为隋唐时期,墓主身份地位等级较高。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墓葬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葬,方向坐北朝南,墓道长度为11米左右。由于长斜坡墓道多流行于隋唐时期,壁画也都是发现在位尊权重的大户人家墓葬中,所以基本可以判断墓葬的年...
近日,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宁夏固原市南塬一带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根据墓葬形制和残留壁画,考古人员初步推测墓葬年代为隋唐时期,墓主身份地位等级较高。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墓葬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葬,方向坐北朝南,墓道长度为11米左右。由于长斜坡墓道多流行于隋唐时期,壁画也都是发现在位尊权重的大户人家墓葬中,所以基本可以判断墓葬的年代为...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期在对宁夏固原市南塬一带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根据墓葬形制和残留壁画,考古人员初步推测墓葬年代为隋唐时期,墓主人在当时身份地位等级较高。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墓葬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经过近一个月的发掘,已经确认这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葬,方向坐北朝南,墓道长度为11米左右。由于长斜坡墓道多流行于隋唐时期,壁画一般也都是发现在位尊...
记者7月9日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经近一个月的钻探与发掘,该所考古发掘队确认固原南塬一处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且规模较大。该墓葬形制为隋唐时期流行的等级较高的墓葬,据初步推断,该墓葬主人应具有较高身份和地位。 据了解,固原南塬墓位于固原市原州区西南开城镇王涝坝自然村与寇庄自然村交界处。根据以往的考古发掘,这里曾发现过汉代、北周、隋唐时期墓葬。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北周李贤墓、田...
九江星子发现罕见明代高僧壁画墓 出土一高三尺六寸龟趺 系江西省目前发现唯一塔院结构明代墓葬 6月5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去年5月至今,该所考古专家在星子县秀峰景区发掘了一座明代塔院,清理高僧墓葬3座,发现精美的壁画,出土了一批珍贵青花瓷器和白釉瓷器,以及大量与塔院建筑有关的石构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说,此次发掘为研究江西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佛教文化及其僧人的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