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世纪以来,水墨试图以西方化的形式语言、观念、主题、技法来改变或解放中国传统绘画早已形成习惯乃至程式化的笔墨、题材等特征,并取代中国画这一狭隘的民族文化概念。85′新潮之后,经过新文人画、实验水墨、抽象水墨等方式的探索,水墨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形态边界,而且开始探索通过与本土文化传统的有效融合,以体现一种建立中国当代水墨价值尺度与批评话语的自觉,然而身份问题却成了水墨走向当代艺术所面临的最根本的症结...
7月11日下午,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一行到黄冈城区调研文物受灾情况和灾后文物恢复重建工作。副市长詹旺民陪同调研。 黎朝斌重点查看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坡赤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面墩汉墓的受灾情况。看到东坡赤壁三矶头岩体大面积滑坡、对面墩汉墓室内积水等灾情,黎朝斌表示,黄冈是本次受灾较严重的地区,强降雨造成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损,文物防汛抗灾和灾后重建的任务比较重,要切...
7月7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2016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围绕“遗产地2015年度监测报告”“遗产地监测工作指导意见”的主题内容,交流探讨了各遗产地监测工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出席会议。国家文物局、各省(市)文物局、遗产地管理机构代表及相关专家共130余人与会。 刘曙光就遗产地的保护管理与监测工作,提出四点要求:提高认识,形成常态监测机制;加强统一,确保...
如今的深圳甘坑客家小镇焕然一新。 冼余汉 摄 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画梁雕窗的客家民居鳞次栉比,布满青苔的石板小路纵横交错;池塘清幽,垂柳依依,小溪潺潺绕村过,荷叶田田迎客来……盛夏时节,穿行在广东深圳甘坑客家小镇,一股清新的民族风夹杂着田园气息,拂面而来。 谁也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逢雨必淹、危房林立的破败小村落,且一度因经济落后、环境恶劣等突出问题,被列入深圳市“扶贫奔康工程...
一枚印有干花的竹片书签,比纸质书签更令人爱不释手,因为它不仅充满质感而且可以用上二十年;一个夹页中印有鸡汤文的笔记本,会比普通笔记本更受欢迎,因为个性化的装饰显得自己更加有范儿。在江苏书展上,文化创意将一系列书籍衍生品彻底盘活,文化创意产业,在江苏书展上显示出了迷人的蓬勃生气。 书店里文创产品和书一样抢手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书店员工,他们告诉记者,书展上不仅书卖得好,相关...
在济宁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济宁全市已经拥有了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近两万家,从业人员16余万人,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60亿元,占GDP的比重突破4%,位居全省前列。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上,济宁市又新签约文化项目20个,投资规模达169亿元。 昨日,在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大会上,一份关于济宁文化产业领域三年行动计划鼓舞了全市上下文化从业者的士气。从运河畔的歌谣到小土山...
在沈阳市铁西老城区内,齐贤北街与北四中路交汇东北角,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有一处红砖残、窗户破的老厂房,与周围的繁华格格不入。 2个多月后,这里将彻底改头换面,成为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1905文化创意产业园之后的又一处休闲所在和文化风景——奉天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 7月10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从沈阳市铁西区了解到,这一主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情特色的主题文化...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西部彝族地区的火把节则被称为“东方狂欢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彝族狂欢节、情人节。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奇葩,今年,那里的火把节将从7月27日持续到8月2日,快快去参与吧。 每年的火把节之夜,当地人人燃起火把,手拉手、足跟足围成圈子载歌载舞,老人弹月琴,小伙子吹笛子,姑娘们吹弹口弦……月色下,满眼都是一把把火...
马山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那马是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1951年7月,由那马县和隆山县合并而成。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足迹。从1929年党组织在那马县创建伊始,至1949年12月县境解放时止,20多年中,地方党组织一直存在,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唯一始终保持“红旗不倒”的4个县份之一。辖区内革命遗址遗迹分布众多...
7月7日,为保护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展示侗戏侗歌艺术,促进黎平县民间侗戏创作及交流,黎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茅贡镇地扪侗寨隆重举行。 据了解,参加此次展演活动的有茅贡镇、岩洞镇、尚重镇等。侗戏、侗歌是侗族同胞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艺活动,表现内容大多以赞美大自然、表达爱情为主,每逢佳节各侗寨都会表演形式多样的侗戏。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
说到本土美食,不能不提常德米粉。历经上百年发展,如今,每天清晨,一碗热气腾腾、浓香扑鼻的米粉仍是大多数常德人的早餐选择。外地客人来常,也会尝尝米粉,品尝地道的“常德味”。常德米粉已成我市一张重要的美食文化名片。 最近,省文化厅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米粉制作技艺(常德米粉制作技艺)”位列其中,不禁引发了部分热心人的思考: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常德米粉如何在保护中传承...
【摘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明显陵,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虽经明末战乱,但主体建筑格局犹存,周围自然环境基本上保留着原有风貌和完整的风水形势,是现存明代帝陵中环境最为优美的一个。它以独特的环境风貌,精巧的布局构思,宏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地下宝藏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帝王陵寝之一,是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明显陵在多年来的修缮保护中始...
7月11日,由国家林业局主办的“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熊猫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在雅安市博物馆开幕。主办方向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修平、张宏民授予“中国大熊猫文化推广形象大使”称号,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熊猫文化建设与传播,弘扬生态文明。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系列活动以大熊猫为主题,以书画等艺术形式展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旗舰物种大熊猫的独特魅...
记者昨从浦江博物馆获悉,为配合“稻作农业起源暨‘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浦江博物馆将举办“上山文化十周年考古成果展”。截至目前,该展文物借展工作全面完成,展览将成为上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的首次集中亮相,涵盖了早、中、晚各个时期代表性出土文物,代表了考古工作者十年心血。 据了解,为使展览如期进行,从2015年11月起,浦江博物馆就开始筹备相关的借展工作。本次借调的文物主要有大口...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围绕三地疏解城市功能、疏通区域交通、优化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议题备受关注。文化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共同大力扶持和发展的战略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高融合性和资源低消耗的产业属性,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和促进区域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延伸转移及项目合作对接等方面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京津冀地缘相接、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是中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