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了寻找济南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店,我不止一次地沿经二路西行,想尽量“复制”和“刷新”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 1904年,济南开埠。随着第一辆火车由胶济铁路的驶入,济南正式开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到了上世纪30年代,经二路沿线已经发展成为济南市最具商业气息和先进文化氛围的区域。据统计,当时在这条老街上就有商家多达20...
拆迁中的粉房琉璃街 1921年出版的地图 北京城文化名人荟萃,很多人最早来北京的立脚点即是各地在京设立的会馆。北京的会馆兴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据光绪十二年出版的《顺天府志》记载,当时大大小小的会馆已达414处。 会馆可以说是老北京的名人足迹留下最多的地方,比如位于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就是鲁迅1912年来京后居住的地方,他曾在那里写下《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不朽的作品;位于...
为了寻找济南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店,我不止一次地沿经二路西行,想尽量“复制”和“刷新”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 1904年,济南开埠。随着第一辆火车由胶济铁路的驶入,济南正式开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到了上世纪30年代,经二路沿线已经发展成为济南市最具商业气息和先进文化氛围的区域。据统计,当时在这条老街上就有商家多达200多家,各式各样的店铺林立、众多老字号生意兴隆,故而被誉为“商埠繁华第一...
济南的解放阁一带,从前是老城区护城河城墙的东南角。周围是些狭窄老街背巷,如:大湾街、小湾街、历山顶街、蕃安巷等,大大小小,不下十几条。尤其宽厚所街,早在清末民国初年就已形成颇具规模的四合院民居区。在这条长约400米的东西走向的街上,连接着数条南北方向的小街小巷:三曲巷、南马道,最有名气的是从前王爷住过的东、西小王府街。其中还有三条与仓库有关的街道,它们是:仓门楼子、洪字廒和武库街。我家曾住在宽厚所...
炎炎夏日,北京的各类茶馆、茶社是人们消暑的好去处,生意十分红火。北京茶馆的历史悠久,在元杂剧中即出现多处描写街肆茶馆的情节。关汉卿的杂剧《钱大尹智勘绯衣梦》中,就有“在北棋盘街井底开着座茶房,但是那经商客旅、做买做卖的,都来俺这里吃茶”。元明清时期,茶楼、茶园不仅卖茶,也是戏剧演出的场所。很多茶楼后来衍变为剧场,如现在北京前门的“广和戏楼”,明清时称...
在战时陪都能尝到来自南北各地不同风味的粽子 老重庆端午节朝天门划龙舟 从这幅1907年的照片可以看出,每当逢年过节,大碗酒,大碗肉请客吃饭是重庆人一大习俗。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经历了两千年的变迁,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端午节仍在传承。本报记者多方走访专家、查阅史料,翻找出端午传承数千年留下...
在端午节假日期间,不少家长趁着放假带孩子来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参观《名载历史 商传百世——宣南老字号专题展》、《老北京民俗风情泥塑展》,了解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名载历史 商传百世——宣南老字号专题展》、《老北京民俗风情泥塑展》由宣武区商务委、宣武区文化委主办,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宣武区商业联合会老字号分会和北京玩具协会承办,展览自6月11日在博物馆展出以来,一周的时间参观游客达1300人次,得到了广...
有一种工艺,用耐心和责任让那些价值连城的历史典籍,穿越时空呈现在今人面前;有一群人,用美丽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众多濒临消亡的珍贵古籍重获新生。有一份坚守,用执着和平凡,将中华浩瀚文明记忆更长久的延续……国家图书馆总馆安静一隅,文献修复专家杜伟生、张平和他们的同事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份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古籍修复。在第五个“文化遗产日...
红棉吉他 英国民谣歌手尼克·德雷克 在流行音乐日渐低迷的今天,民谣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已有明日黄花的意味,但它却始终孕含着一代人无邪的期盼与梦想。民谣,在很多人那里始终是被耀眼的光环包围着的鲜花,爱不释手,不容离弃。当喧嚣的城市响起越来越多的旋律,那些简单的只剩木吉他和赤裸的歌声却依然回荡在人们耳边,翻开那段纯真回忆。由十三月唱片倾力打造的中国最大规模民谣巡演“‘榕树下’民谣在路上”北京站的...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爷爷的草原” 记载渥巴锡东归的图卷 卡尔梅克小女孩在唱歌 东归塔 他们在长途跋涉中遭遇到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俄军的追击围堵、道路的艰险崎岖,沿途缺乏粮秣水草,加以疫病流行、牲畜死亡……土尔扈特东归的伟大壮举确是可歌可泣、值得赞扬的。而他们在寄居异乡一个半世纪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斗争意志与思念祖国故土的爱国热忱,更是激励今天人们的可贵精神遗产。 我国是个...
我要推崇和赞美的是记录着史实,隐忍着变迁,承载着民生的坡子街。 坡子街至今仍恪守着古城的规矩,与相接的城坊街、北仓巷呈严谨的丁字结构。小街曾是个五脏俱全安居乐业的小世界。永成号是主营酿造的工场,有两处大作坊都在路东侧。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一间靠南一间靠北。接踵的马车装满热气蒸腾的醋糟扬长而去;星罗密布的酱瓮身子埋在地下,敞开石盖顶着窗纱在烈日下暴晒。无论你身在此街何处,都会嗅到变幻而醇香的风,如...
有一种工艺,用耐心和责任让那些价值连城的历史典籍,穿越时空呈现在今人面前;有一群人,用美丽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众多濒临消亡的珍贵古籍重获新生。有一份坚守,用执着和平凡,将中华浩瀚文明记忆更长久的延续…… 国家图书馆总馆安静一隅,文献修复专家杜伟生、张平和他们的同事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份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古籍修复。在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来临前夕,中国网记者采访了他们。 杜伟生,国家图书馆...
今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为加强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决定在安阳曹操高陵考古发掘现场,制作《中国记忆——6·12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型电视直播节目。节目主题为“从曹操高陵看三国文化”,将于6月12日上午9:00—12∶00,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直播3个小时,中国网络电视台、河南卫视和香港、台湾等有关电视台也将同步播出。该节目也是文化遗产日当天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确定的...
6月12日,正值我国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央视科教频道将推出《中国记忆——6•12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型电视直播节目。在过去的四年中,央视文化遗产日的直播已逐渐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节目。今年,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联手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广电局、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委、市政府、安阳县委、县政府,在河南电视台的共同承制下,以河南安阳西高穴村曹操高陵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为“6•12”遗产日直播的主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