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范季融夫妇捐赠9件秦公晋侯青铜器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流失海外文物回归需要全民参与支持 11月23日,“范季融·胡盈莹捐赠文物交接仪式”在国子监彝伦堂隆重举行。9件秦公晋侯青铜器在海外流浪数年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捐赠者是美国华裔收藏家范季融、胡盈莹夫妇。 在捐赠文物交接仪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文化部部长蔡武分别向范季融先生颁发了“...
Mirjam-Hiller-Drumonia-Brooch 在本月6日到9日举行的第16届SOFA CHICAGO(芝加哥雕塑及实用艺术博览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开幕当天,有3200到3500人出席开幕晚会,而SOFA CHICAGO在三天过程当中共接待了31000位参观者。SOFA博览会每年在芝加哥、纽约和圣达菲个举办一次,创办人Mark Lyman对媒体说:“令人兴奋的是我们...
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大量文献流失海外,其中,约有一万件藏文文献。记者十八日从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获悉,这些藏文文献正以图版形式陆续在中国出版。 该研究所藏学专家才让表示,《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现已出版十册,总量预计十五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现已完成两册的目录编撰工作,预计明年出版五册,此书预计也有十五册,需四年左右的时间才可完成整理出版工作。 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被...
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大量文献流失海外,其中,约有一万件藏文文献。记者十八日从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获悉,这些藏文文献正以图版形式陆续在中国出版。 该研究所藏学专家才让表示,《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现已出版十册,总量预计十五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现已完成两册的目录编撰工作,预计明年出版五册,此书预计也有十五册,需四年左右的时间才可完成整理出版工作。 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之...
清乾隆珐琅彩燕梅纹题纹瓶 记者获悉,11月22日,身世颇为传奇的“清乾隆珐琅彩燕梅纹题纹瓶”将在“长江·蔓咖旺2009秋季(深圳)艺术品拍卖会”亮相,起拍价超过1亿人民币。拍卖会表示,这件珐琅彩瓷拍卖收益将捐赠“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用于支持发展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医疗事业。 拍卖会艺术总监冷夏介绍说,为了...
日前,伦敦苏富比拍卖乾隆“八徵耄念之宝”和田青玉玺成为热门话题,牵动国人的心。11月11日,本网记者就网友关注的海外国宝回归问题采访了江苏省文物鉴定专家李路平教授。李教授向记者表示:苏富比拍卖所展示的乾隆“八徵耄念之宝”和田青玉玺从“玉玺的钮制、玉质的优劣、印文篆刻等方面”比勘、辩伪后,可鉴定为仿品。 乾隆玉玺海外被拍 事件...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上星期,修缮一新的柏林新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出阵容堪称豪华,其中有埃及第18王朝法老阿蒙霍泰普四世的妻子纳菲尔蒂蒂的半身像。这尊距今3300多年的半身像被认为是古埃及雕塑作品中的经典代表作,也是几乎每本古埃及文物画册中必然会出现的作品。在二战中被炸毁的柏林新博物馆能够重新开放,自然是件好事,但是围绕埃及王后的半身像,德国与埃及眼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这尊半身像是否通过合法...
10月18日,“寻找流失海外圆明园文物启动仪式”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南门广场举行。圆明园将首次到海外大规模摸底流失文物,一年内将向社会公布收获情况。 18日是圆明园罹难149周年纪念日。据圆明园管理处介绍,本月他们将派专人到美国、欧洲,对散落在国外的文物进行考察收集,包括收集各种圆明园文献、照片和考察各大博物馆内圆明园的文物。圆明园方面强调,此次寻宝活动并非追缴文物,而是摸清...
《淳化阁帖》始刻于宋代淳化年间,是宋太宗下令在“秘阁”中刻制而成的,所以称为《淳化阁帖》。宋太宗的刻板在一次宫中大火中被焚毁,故该帖在北宋时已经十分珍贵。它开创了官刻拓本的先例,以后根据《淳化阁帖》再翻之帖,不计其数。宋太宗拓刻的本子称之为祖刻本,堪称我国的“书法鼻祖”。《淳化阁帖》祖刻本经历千余年的劫难,流传至今已是凤毛麟角。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淳化...
千年古刹资寿寺,以“资群生于寿域”而得名,而誉世,而香火不断。 天下人各有寿,人皆期寿,冥冥中又有“神灵”在此方普渡众生以寿,这资寿寺诚不愧佛家之“民心工程”。延年益寿,古今人同此心,故四海香客游客常常接踵而至。 寺内十八罗汉,乃比丘之得道者,其多姿多态、生动如常人的彩塑与其它寺庙内之罗汉虽似相同,却十八尊头像失而复得、能...
这组生肖兽首因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法联军劫掠而流失海外,距今已140多年之久,凝聚了中国民族上百年的耻辱与血泪。 乾隆盛世时期,清王朝国力强盛,铜器制造工艺水平处于巅峰,这在圆明园海晏堂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上表现得尤其充分。首先,它们所用的铜,是专门为宫廷所炼制的合金铜,里面含有众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相同,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其次,它...
一件流落海外140多年的瓷器珍品;它究竟来自何方?它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一个为国寻宝群体的感人故事;一段6分钟、44次的拍卖较量;一场鲜为人知的夺宝之战 …… 序 今天,当我们走进北京首都博物馆新馆,就会发现一件瓷器非常抢眼,它的全称是“乾隆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您听这一大串名字,就知道它的做工一定非常复杂。加上这件瓷器冠有“...
2005年7月17日,一架国际航班的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早已等候的人们从飞机上卸下一个大木箱,然后抬上一辆汽车,很快就消失在车水马龙的夜色中。第二天,众多的新闻媒体播发了一条消息:一口被八国联军掠走的“大沽铁钟”,在漂泊海外105年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它的故土塘沽。然而,围绕着大沽铁钟的身世和它的回归过程却充满了一个个的谜团。 大沽铁钟铸造于清朝光绪十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