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现代的野生动物为了保护自己,往往有保护色等多种隐身的办法。我国古生物学家20日说,在修复剑龙皮肤印痕化石的过程中发现,侏罗纪时代的剑龙也会“隐身术”。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自贡恐龙博物馆的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自2007年开始修复一件侏罗纪晚期剑龙皮肤印痕化石。在修复过程中,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邢立达等人发现,剑龙粗糙的鳞片有助于降低其体表的整体亮度,从而达到隐身...
7月17日,世界上最大的风神翼龙化石骨架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内展出。这具骨架体长6米,翼展达12米。风神翼龙是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飞行动物之一。
记者昨日从安龙县文化部门获悉,7月7日,安龙县城西城区一工地在进行施工时,意外发现一地窖内埋藏的8件文物。经省文物局考古所专家赶赴安龙后初步鉴定,这8件青铜器文物疑为东汉或更早时期制作。 在现场对文物进行细心鉴定后,专家们认为所出土的8件文物疑是东汉或更早时期制作,有铜釜1件,铜洗(盆)3件,编钟3件,羊角钮钟1件。考古专家李飞说,铜釜、铜洗中有古文字“朱遈作”等字样,和...
出土东晋瓷钵 出土东晋瓷盏 出土东晋四系罐 东晋墓葬(一号墓) 今年4月份,宁波高新区管委会社管局文教科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梅墟街道上王村龙山北麓发现数座被盗扰的古墓。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这一信息后,立即组织专家现场察勘,并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6月初,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共清理出三座东晋时期纪年墓葬和一座东汉墓葬,出土数件...
发掘遗址现场图片 禽龙还原图 据探索发现网站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在英国南部一处远古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恐龙的牙齿化石以及一些植物和贝类的化石,他们通过还原技术向世人揭开了1.3亿年前这里发生的一起“凶杀案”,大约在1.3亿年前,一头体形庞大的重爪龙在这里将一头禽龙吃掉了。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一个研究小组负责这一考...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政府获悉:龙门石窟将利用意大利政府提供的200万欧元贷款,建设仪器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保护实验室。10日,该项目签字仪式在龙门石窟举行。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龙门石窟成为具有2000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这历时500多年的营造过程中,包含北魏和盛唐两个造像的高潮阶段。 龙门石窟19...
招远老店文物露真容(组图) 经省考古队近10个月的整理,一批在招远市老店遗址出土的文物露出庐山真面目。6月1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介绍了对这批文物的研究结果。 经鉴定,这次出土文物属于龙山文化早期文物,以夹沙红褐陶、黑褐陶两类陶器为主,包括甗、罐、盆、碗、盘、钵、鼎等器类。其中以圜底四乳足最具特色,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另外还发现矛、钺等石器,其中有1件玉钺(系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珍品)。&...
“与6月26日出土的化石一样,6月30日以后出土的爬行动物化石也是恐龙化石。”7月4日,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教授在株洲天元区莲花小区二期建设工地现场,调查考证后作出如此判定。 6月26日,株洲市天元区莲花小区二期建设工地首次发现恐龙化石。据称,这也是湘江流域首次出土恐龙骨骼化石。6月30日,距恐龙化石出土地约50米处,再次发现大量动物化石。袁家荣教授等专家研究认为,这批...
2日,龙门石窟环境保护研究展示中心动工兴建,将于两年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中外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龙门石窟周边新发现的珍贵石刻文物,并可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充分领略龙门石窟的丰富文化内涵。 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是我省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但龙门石窟一直缺乏一座集科研保护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配套设施,以满...
广东最早的古人类在哪?专家研究发现,云浮蟠龙洞人可称之一。 记者今天在当地了解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学研究的邱立诚研究员和中山大学从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的张镇洪教授,在对上世纪一九八七年九月在云浮蟠龙洞发现的一批第四纪哺乳化石中的两颗人类牙齿化石进行深入考证和研究后,推断出这两颗人类牙齿的形态特征较为古老,属于早期智人化石。 张教授认为,云浮蟠龙洞人距今约有二十万年,是该省所发现...
品名:黄山九龙瀑 纸本设色 立轴 1976年作 作者:刘海粟(1896-1994) 尺寸:132×64.5cm 约11.6平尺 RMB:300000-400000元 说明: 款识:丙辰冬至忆写黄山九龙瀑,八十一岁老人刘海粟,庆重先生鉴。 钤印:海粟长寿、沧海一粟 备注:萧平题跋。 “刘海粟先生八十一岁真迹,泼墨泼彩。纵放不拘,是其本色。丁亥中秋,萧平观识。&...
复原“青岛龙” “青岛龙”化石 杨钟健(1897年~1979年)是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恐龙研究之父,全国各地都留下他的足迹。1928年,杨钟健负责北京周口店的发掘工作,此间发现了中国猿人第一颗头盖骨。在上世纪前半期,杨钟健曾多次来到青岛。1951年,杨钟健与地质学者到莱阳和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终于发掘出我国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
图片来源:央视国际 从今年9月开始,美国休斯顿自然科学博物馆将举行一场为期将近一年的大型恐龙展览,展出一具有着7700万年历史的“恐龙木乃伊”,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之一,也是全球出土的第四具“恐龙木乃伊”。 这里是美国蒙大拿州的马尔他城,但是在7700万年前,这里却是庞然大物恐龙的天下。 2000年月,考古学家在马尔他城发现了一个...
陆蓉之和林天强 798艺术资本沙龙于6月29日在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举办了“当代艺术的走向”沙龙会。此次活动邀请策展人陆蓉之作为主讲人,林天强主持。沙龙的参加者主要为对艺术抱有浓厚兴趣的投资者、企业主和经理人,鼎晖投资的合伙人王树受邀担任了艺术资本沙龙的顾问,来自软银赛富基金、IDG创业投资以及新加坡的投资人参会,国家高新区产业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海生、无锡科教园招商...
6月26日,株洲一工地上发现的疑似恐龙化石。 “很有可能是恐龙化石,但需要进一步确认,现在下结论还不是时候。”今天下午,株洲市文物局局长席道合谨慎的言语中透露出兴奋。昨天和今天,他带领十多名同事在天元区一工地上到处找化石“宝贝”,“由于早些年株洲发现过恐龙蛋,这个地方出现恐龙化石可能性比较大。” 石头中出现清晰大骨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