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传统女子笄礼展示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向广大观众朋友呈现汉朝盛世的华彩韵章,河北博物院携手石家庄汉服吧于4月4日清明假期期间举办了“汉灯·汉服·汉韵”文化活动。 活动首先通过为观众精彩讲解河北博物院著名的长信宫灯,让观众了解汉代服饰的有关知识。随后,与石家庄汉服吧共同为观众完整演示古代女子笄礼过程,以庄重神圣的仪式,映射出泱泱中华的礼仪风范。仪式结束后,博物馆人员引领观众共同赏析...
河北献县职教中心在建工地日前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出土了三彩执壶、白瓷碗、铁熨斗、黑釉灯盏等器物,反映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 据沧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郑志利介绍,古墓距离地表两米多深,是一座南北方向的砖室墓,墓壁为单砖错缝平铺,墓砖为沟纹砖。墓室总长约6米,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圆形墓室组成。墓室为穹隆顶,已经塌陷,但墓室内的摆设受影响不大。 据介绍,墓室东、西、北三个方向分别摆放棺床,北面...
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分享博物馆的资源,感受体验式学习的乐趣,河北博物院策划推出的第十四期“小小美术家 快乐临壁画”活动即将开始,如果你想了解河北古代的壁画艺术,如果你喜欢画画,如果你想在参与活动中认识更多的朋友,赶快报名。 据悉,活动以《北朝壁画》展览为依托,采取参观展览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形式,由富有经验的美术老师主持进行,首先为小朋友们讲解展览内容,在讲解过程中融入美术史、美术欣赏等内容,...
辽代北京韩佚墓 (典型圆形墓) “长宜子孙”连弧纹铜镜 连裆陶鬲 北京大葆台汉墓墓室结构示意图 近日大兴区发现千年古墓群的事儿着实吸引眼球 一座北朝墓墓主的祖籍怎么竟是“朝鲜县”? 通过身边的墓葬考古,今儿就说说历史上那些“外地人” 原来,一千五百年前就有“外地人”跑到北京求生存,谋发展了,这“北漂”的历史可真够悠久的。其实,打从50万年前周口店人在山洞中揭开了北京地区人类史的序幕,...
记者近日从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了解到,专家对宣化区辽代壁画墓群出土的珍贵木器文物开展修复工作,经过数月努力,已完成初步修复工作,预计7月份完成全部修复工作。 宣化辽代壁画墓群位于宣化区下八里村。自1971年发现第一座墓葬以来,22年间共发掘辽金时期壁画墓10余座,时间从辽代到金代跨越上百年。据专家介绍,辽墓群中心人物是一号墓的墓主人辽代归化州右班殿直张世卿,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绘于墓室顶部和墙壁...
记者从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了解到,文物专家去年对宣化区辽代壁画墓群出土的珍贵木器文物开展修复工作。 经过数月努力,2个棺箱、2张桌子、2把椅子、1个巾架、1个镜架、1个木俑共9件木器已完成初步修复工作,并将于今年4月进行做旧处理。预计7月份将完成全部修复工作。 宣化辽代壁画墓群位于宣化区下八里村。自1971年发现第一座墓葬以来,22年间共发掘辽金时期壁画墓10余座,时间从辽代到...
考古现场 出土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瓷器数十件可复原陶瓷器上百件 发现房址、灰坑、灶(炉)等各种遗迹数十处 3月14日,记者从康保县西土城城址考古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从2013年对康保县西土城城址开始考古工作以来,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有关专家连续两年的勘探和试掘考古中,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目前,发掘区内已经发现房址、灰坑、灶(炉)等各种遗迹数十处,出土器物种类十分...
记者16日从河北邯郸市磁县获悉,磁县白土镇青碗窑村村民在位于该村的太清观遗址上复建太清观北大殿,平整场地施工时,发现了两座道士灵塔。通过灵塔上的石刻得知,这是明朝嘉靖年间两位道观主持的灵塔,距今已有470多年历史。 青碗窑村村民表示,本村老人们曾经说过,磁县白土镇青碗窑村太清观建于隋末唐初,道观占地十多亩,曾建有南北两座大殿、东西三座小殿,观南有石拱圈一座,石拱圈一侧有玉皇阁和戏楼。历经岁...
图为外国学子参观河北民俗博物馆。李洋摄 图为外国学子参观河北民俗博物馆留念。李洋摄 12日下午,来自泰国、意大利、瑞典等国的27名留学生参观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是河北省唯一一家省级民俗类专题博物馆,以收藏古代、近现代民俗文物和民俗资料并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是向广大群众进行思想道德、乡土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公益性事业机构。 ...
记者从秦皇岛市文物局了解到,结合西港搬迁改造项目,该市编制了《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并全面启动了港口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秦皇岛市近代工业始于1893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形成了部分工业遗产。秦皇岛市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秦皇岛港口、山海关铁路及桥梁厂等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9处港口近代建筑群和耀华玻璃厂旧址;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8处港...
2月10日晚,主题为“剪彩冰雪、热盼冬奥”的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颁奖盛典在中国剪纸艺术之乡---河北蔚县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获奖剪纸艺术家代表,专家学者,中国民协等主办、承办、支持单位领导以及新闻媒体记者180人齐聚蔚县,共襄盛会。据悉,此次颁奖典礼作为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主体活动内容之一,接下来还将举办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剪彩冰雪、热盼冬奥”全国剪纸艺术精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展览和第...
河北省书画名家扶贫助困精品展昨日(2月3日)在省博物院开展。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老促会会长白润璋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46位书画名家的99幅作品,且大部分出自去年扶贫日系列活动之一的河北省书画名家扶贫助困义捐义卖笔会。此次活动旨在传承扶贫助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动员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扶贫助困活动中来。 目前,已有6位爱心企业...
截至1月20日,唐县黄家庄遗址考古共发现16座灰坑、2座陶窑址、1条古路等文化遗迹,出土遗物器型有陶盆、陶罐、陶瓮等,文化遗存年代分别为汉、元、明、清时期。 据介绍,此次考古发现的陶窑是研究两汉时期建窑技术水平的重要实物资料。汉代古路的发现,对于研究黄家庄古人类聚落的文化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为探索当时道路构筑方式、筑路流程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也是保定南部地区汉代考古首次发现的古路,是研究...
考古人员近日在河北廊坊霸州市任水村西南,挖掘了6座古墓群,出土了一个墓碑和10多件完整的陶器、瓷器、宋代铜钱等随葬品。考古人员根据出土的墓碑碑文和随葬品等判断,这处古墓群是元代黄氏家族墓群,为研究当地元代丧葬文化和风土人情提供了实物依据。 霸州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康健说,这处古墓群是供电部门施工时发现的,2014年12月30日开始挖掘,6座古墓中,1号墓、3号墓、4号墓为圆形,2号墓、5号墓...
春节日渐临近,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全县龙池屯村打棍,开始紧张排练。 打棍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广场艺术。据传,清朝同治年间,龙池屯村出了个叫宋林的镖头,专为宣化府到山西大同做生意的商人护镖。在护镖中,宋林把万全民间社火与武术相融合,自创了独有的“万全打棍”技能,后人代代相传,为当地民间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打棍使用的棍有三种:穗子棍、齐眉棍、短棍。棍法有二龙头、不见天、大十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