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定安县发现一座200多年前古石桥,是目前定安发现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最长古桥。 新发现的古石桥位于定安县富文镇流长村,坐落在水浸沟(溪)上,当地村民称其为水浸桥。该桥长10多米,2桥墩3孔造型,桥高约1.8米,桥面由4条石板组成,宽约1.3米。 据流长村村民洪科风介绍,乡镇道路开通之前,该桥是连接富文与雷鸣两镇的交通要道。昔日人流、物流繁忙。乡镇道路开通后,该桥少有人走。一年多前,石桥西端被...
近期,礼泉县两乡镇发现新出土唐代石人石虎各一件。3月16日,上午10点23分,礼泉县田野文物保护大队接到烟霞镇上营村业余文保员高联社报告,在其果园地内犁地时发现有石刻露头,田野文物保护大队接到报告后,立刻组织人员赶往现场,协同相关人员将埋在地下的石刻挖出,原来是一件未经打磨的唐代石虎。通高108、座高14、长74、宽35厘米,两耳竖起、双目圆睁、闭嘴而牙齿外露,躯体留有凿痕。石虎出土现场在西侧50...
根据最新考古勘探与调查,考古人员初步认定在西安市北郊古代渭河河床上发现五座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古木桥,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长达880米,堪称“丝绸之路第一桥”,在中西方交流史上具有纪念碑式的标志意义。 知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根据现在考古发现的情况看,横亘于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两座城址之间的“一号桥”...
记者从河北宣化区委宣传部了解到,文物工作者在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处古墓群,包括2座东汉砖石墓和2座辽金墓。其中一座东汉墓中墓室结构类似现在房屋的“三室一厅”,并出土不少器物。 记者了解到,古墓群中一座东汉墓墓室结构复杂,墓葬残长6.92米,残宽6.70米,共清理发掘出一个主墓室和三个耳室,并出土铜镞、金属饰件、五铢钱、一对公母陶鸡、陶狗、陶鸟、陶灶等器物。另外一座汉代砖室...
3月13日,宣化区皇城桥北皇城家园三期基建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经过宣化区文保所勘探发掘得知,该处是一处东汉和辽金时期的古墓群,从该槽基中共发掘出四座古墓,两座东汉砖室墓和两座辽金墓。其中一座东汉古墓较大,墓室结构类似现代房屋“三室一厅”格局,并从此墓内出土了陶鸡和一枚铜钱等器物。另外一座汉墓内发现了墓室绘有壁画的重要遗迹。 陶器:从汉代墓室里发掘出的各种造型的陶质动物...
研究人员正在调查地宫秘道 昨日,记者从宁德建文帝研究小组了解到,近日在宁德接连发现一些地宫秘道,推测很可能与建文帝在闽的活动踪迹有关。据介绍,这条秘道位于蕉城、古田、罗源三地交界位置。 地宫秘道连接蕉城、古田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地宫秘道位于宁德蕉城区钟洋村,距离钟洋村余氏宗祠约600米。 宁德建文帝研究小组的工作人员王道亨介绍,这条秘道位于蕉城、古田、罗源三地交界位置,连接蕉城与古田,在蕉...
在金昌发现的塔龛。本报记者 张永生 摄 一处存在大量西夏遗迹的考古地在金昌市永昌县被考古研究人员发现。3月19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此次考古中发现的塔龛悬葬在国内属首次发现,意义重大。 悬崖上的塔龛悬葬 据了解,3月14日至3月17日,应金昌市委有关方面的邀请,著名西夏学者孙寿龄和考古专家党寿山在金昌市永昌县金川峡水库附近的花大门山附近考察时,在一处悬崖峭壁上发现两个塔龛,该塔龛长宽深分别...
中国文物网3月19日编译报道:英国国民信托组织(National Trust) 上周五宣布,一幅悬挂在英国德文郡修道院中的画像已被认定是伦勃朗自画像,价值上千万美元。 自2010年捐赠给英国国民信托组织之后,这幅画作一直由德文郡的巴克兰修道院所收藏。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幅作品是由伦勃朗的学生创作的。然而,现在著名伦勃朗专家认为这有可能是伦勃朗的自画像,其价值也瞬间飙升至2,000万美元。据...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18日举行首次水下考古潜水探摸工作。考古专家肖发标告诉记者,潜水员当日成功发现一处沉船遗址。 据介绍,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潜水探摸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织,是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下文物专项探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