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交往交流交融,让文明迸发新活力 ——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开启中阿文化艺术交流新篇章 7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上,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辉映。今天,我们要更多向对方汲取智慧和营养。”同时,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宣布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正式启动。 据...
勾勒出古蜀文明发展过程中华美的篇章 国博展出古蜀文物菁华 中国文化传媒网讯 (记者薛帅)7月19日,“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四川省省长尹力、副省长杨兴平,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等出席开幕式。本次展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内交流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
数百件国内名家工匠经典作品主题大展亮相天津西洋美术馆 “2018首届中国·天津国内名家工匠精典作品主题大展”开幕式。张道正摄 中新网天津7月19日电 (记者 张道正)“2018首届中国·天津国内名家工匠精典作品主题大展”19日在天津西洋美术馆开幕。 海南黄花梨雕刻的作品《笑口常开》。张道正 摄 本次展览推出的“首场‘木石乾缘’――百件海南黄花梨精品摆件、翡翠玉石雕件...
群舞《心之所念》 记者 卢 旭 摄 “中国的舞蹈创作为什么会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我觉得是有一种超稳定的结构在制约着大家,让大家不愿去另辟蹊径。”在7月17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第三场优秀舞蹈节目展的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提出的观点,引发了专家的热烈讨论。 “这种千篇一律的现象从舞蹈作品的名字就能体现出来,现在我们给舞蹈作品起名字不是特别讲究,动不动...
不论是作为知识生产者还是传播者,美术馆都需要注重创新展览模式,不遗余力地推广新的艺术创作形式,探索观众对艺术的感知方式 近几年,国内的现当代美术馆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然而,一些展览鱼目混珠,名义上是在吸引观众,结果却让观众离现当代艺术越来越远。如何推出更多精品展览,让美术馆在吸引大众的同时,保持专业性权威性,成为现当代艺术的重要课题。 美术馆作为一个知识生产和公共传...
建德市梅城镇,是古严州州府所在地,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北京大学的智囊团队来到这里,将在整体上实现千年古城的复兴。 7月18日,杭州市运河集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签订了《关于严州古城综合保护与发展研究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历史文化价值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北京大学有关负责人说,纵观梅城千年历史,其重要的历史地位,突显出严州...
图为“第八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开幕式现场。 李睿 摄 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传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火炬” (记者 张玮)“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活动像一支‘火炬’,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火种聚集起来,更好地发扬、传承。” 19日,在第八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活动上,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广电出版局局长兰毅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
香港中联办副主任杨健先生(左)同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会长高敬德先生(右) 7月16日,为庆祝香港中华文化总会成立18周年,由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主办的“名家书画暨获奖摄影作品展”在港开幕。中联办副主任杨健、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会长高敬德等出席主礼。本次共展出总会属会会员及文艺爱好者艺术作品逾百幅,现场水墨画、书法作品、摄影作品等琳琅满目。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所孕...
优质舞剧如何诞生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观察 舞剧《天路》剧照 记者 卢 旭 摄 舞剧《杜甫》剧照 记者 卢 旭 摄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正在云南昆明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参演的5部舞剧受到高度关注,不论是现实题材民族舞剧《天路》、根据巴金原著改编的《家》、诗情画意的《杜甫》,还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符号的《人·参》、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诺玛阿美》,均受到观众与业界的好评。 ...
群舞《骑着马儿过草原》演出剧照 卢 旭 摄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舞蹈节目展”第二场上演的15个节目,在7月16日的研讨会上引发了专家们关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思考。专家认为,这些作品在舞蹈艺术本体、戏剧性、文化内涵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充分展现出中国新一代舞蹈编导们“想象的翅膀”。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用“脑洞大开”来形容群舞作品《活着》用国标舞素材来表现叙利亚战...
粤剧《霸王别姬》:经典如何借创新重生? 置放于京剧的坐标里,《霸王别姬》老得不能再老。但它对粤剧来说却是新得不能再新。也许正因为它不是粤剧的传统剧目,才给了年轻主创如此巨大的改编空间,从而使一部全新的 《霸王别姬》立在了当代戏剧舞台上。 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粤剧团创作的粤剧 《霸王别姬》自2016年在上海首演以来,一直在内地戏剧界广受好评,2017年、2018年又两度受邀来内地巡回演...
城中的燕麦地 有人在城址附近放羊 城墙土体样本 工作人员在清理浮土 文·摄影/本报记者 白忠义 由于特殊的军事、历史和文化价值,2013年5月3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新忽热古城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6日,游客杨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有人在新忽热古城边上用大型挖掘机在挖土,他担心古城址会受到破坏。记者奔赴新忽热古城址,一探究竟。 ...
2017年8月至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运城市文物工作站、万荣县文物旅游局配合,对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思雅村北的北魏大型砖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墓志证实,墓主人系北魏末年汾州刺史薛怀吉,葬于孝昌二年(526年)。薛怀吉墓的发掘是北朝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 该墓系当地村民在浇地灌溉时,发现田地大面积塌陷,砖砌墓室券顶暴露而发现。市县文物部门接报后,先后到现场勘察。为...
成排倒塌的屋脊依稀可见 经过历时1年的考古发掘、专家论证,河南省开封市城隍庙街附近发掘的一处明代建筑群,日前被专家确认为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 一块匾额揭开明代王府 永宁王府遗址位于开封市城隍庙街中段路西。该遗址所在区域,明清时期先后建有明代永宁王府、清代大道宫、清代按察司署,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改建为河南省第一监狱。2017年7月,为配合开封城市建设,河南省文物考...
古蜀文明首次完整呈现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晓铃 摄影 李向雨) 7月19日上午,“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三星堆、金沙、四川博物院等四川9家文博机构的210件(套)精美文物,勾勒出古蜀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华美篇章。据悉,这是古蜀文明首次比较全面地呈现发展各阶段的重要历史遗珍,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成长历程。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宣布开幕,四川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