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骨瓷英文名称 Bone China ,1794年由英国人发明,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高档瓷器种。骨瓷是在瓷土中加入食草动物骨粉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素有 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的美称,色泽成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骨质瓷自问世三百年来,一直都为陶瓷中的极品,长期以来是英国皇家和贵族的专用瓷,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号称瓷器之王。...
骨质瓷在烧制过程中,对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理化指标均要求极高,由此废品率很高。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所以价值高于其它瓷种。独特的烧制过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杂质被消除,骨瓷显得更洁白、细腻、通透、轻巧,极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视觉上有一种特殊的清洁感,强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两倍。骨粉的含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对降低,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在成形...
文人山水瓷画是中国山水瓷画的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唐至清中期为工匠时代,清末至民国为旧文人时代,当代为新文人时代。我国各个时期的文人山水瓷画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丰富内涵。 中国山水瓷画艺术起源于唐代,是中国瓷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文人山水瓷画是其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清末民国时期是文人山水瓷画的成熟期,随...
民国年间,在景德镇只要一提曾生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陶瓷雕塑能手。一坨泥巴他放在袖同里,一会儿功夫,就可以拿出来一件雕塑作品。要他雕一只蟋蟀,雕出的蟋蟀就象真的:透过翅膀可以看见脊背上的纹路;要他雕一个天女散花,不论他雕的天女何等美丽动人,光是这天女散出的花就有一千多朵,这一千多朵花,姿态各异,找不到两朵相同的,而且花朵就象真的一样,仿佛还能闻到香味呢。大家都十分尊敬地把曾生称为当代神雕。 ...
名扬海外的钧瓷,据传是唐朝大画家吴道子和几个老窑工一起烧制成功的。吴道子是民间画匠出身,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凡是穷人向他求画,他是有求必应。唐朝天宝年间,吴道子的画成了宝画,一幅画能值二十石米。玄宗知道这情况以后,心想:要是平头百姓都有了他的画,这还有啥珍贵的?于是挖空心思,给他赠了一个美名叫“封笔吏”,没有皇王圣旨,不准随便作画。吴道子一气之下,告病回到了故乡阳翟(今禹州市)。 这一天,...
清朝末年,禹州神垕镇有个老窑工名叫王金。王金老伴早早死去,身边只有一个养子,家境贫困,靠捏泥巴烧窑湖口。 一天夜里,王金在梦地里听见有人轻轻喊他:“王金醒来,王金醒来!”王金睡得正香,心里很是不快,看看周围连个人影也没有,翻个身又睡着了。不大一会儿,只见一道红光,把小屋映得如同白天。王金爬起来一看,一位红光满面的白发老人坐在床前。老人对王金说:“你辛苦劳累了一辈子,一直不得温饱,立志为穷人...
王大凡(1888年—1961年),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早年拜师汪晓棠,其粉彩人物仕女深受汪晓棠的影响。纵观王大凡一生的创作,王大凡作品追求“文人画”,以雅俗共赏贯穿,并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传世作品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以诗入画,蕴画于诗的艺术风貌。在“珠山八友”的数位画家中,除王琦属大写意外,其他画家均...
“残而不失其真,残而不失其美,残而不失其价,残而不失其师。”收藏大家马广彦先生曾对瓷片收藏有过这样的评价。可以说,短短二十四字,真切道出了瓷片收藏“唯真、唯师”的真谛。尤其对于那些初学者,可以通过拣集、整理、观赏、对比瓷片达到提高“眼力”的目的。要知道,残片是古瓷器的“基因”,记录着无数书本上难以发觉的“密码”。那么,对于广大瓷器爱好者来说,该如何正确入门?同时又需要掌握哪些必要的鉴赏技巧呢? ...
明清笔筒的大宗产品瓷,由于其烧造相对简单,产量高,传世品多,故为广大收藏者所喜爱。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流传下来的已寥若晨星。明末天启、崇祯时期的瓷笔筒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基本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 清三代(康熙、雍正、干隆)以前的这段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工艺水平之高超、瓷器种类之繁多,为历史上所罕见。民国时期赵汝珍在他著录的《古玩指南》中...
高古瓷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在陶瓷收藏中,当下国内藏家大多把重点放在明清彩瓷上,较少关注高古瓷。与其价值相比,国内高古瓷的价格却普遍偏低,高古瓷在国际市场上的行情远高于国内,存在“内冷外热”的现象。实际上,在民国时期,一件中档的宋瓷就能换五件中档的乾隆官窑瓷器。民国时高古瓷的价格远高于明清瓷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高古瓷和明清瓷的行情完全掉了个个。古陶瓷收藏鉴赏家汪帮宏表示...
乾隆黄地洋彩轧道锦地折枝洋花玉壶春瓶 大公报图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2014年秋季拍卖”,将于10月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届时将呈现一系列来自私人珍藏之珍品,包括“御海苍龙: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预料成交价逾8000万元、“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常设拍卖”中的“乾隆黄地洋彩轧道锦地折枝洋花玉壶春瓶”,以及“逸韵相承:细川家族藏中国艺珍”等。七场拍卖将合共...
建盏资料图 “确认你的茶盏发出闪亮金光,这是前无古人的第一次以建阳窑土烧制而成的金油滴。”日本静嘉堂严崇建泽向金油滴建盏制作人黄美金发来的贺电如是写道。 原来,一位严姓香港商人以5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黄美金的一件金油滴建盏作品,带回香港后跟同行交流,获得日本和港台艺术家称赞。 建盏,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产于宋建州府建安县(今福建建阳市),而称为建盏。宋时为皇室...
自瓷器诞生之日起,龙纹便是瓷器上最常见的装饰之一。其造型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东汉至唐为早期:龙纹状如走兽,其造型主要取决于器物的装饰需要,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注重龙首的装饰效果,龙角多卷曲,嘴部刻划细腻,但身躯多呆板粗壮,其颈、腹、尾部变化不大,龙爪似蹄;五代至元为中期:龙身大都披鳞,龙身与龙尾界限清晰,龙首有角、发,无双须,龙爪一般为3趾。元代龙纹刻画大都精细,总体特征是头小、身长、肢瘦...
研究明、清二代各朝官窑瓷器的款识,已成一大学问。古瓷器上的款识有助我们鉴别真假。当然,款识仅为鉴真辨伪其中一种依据,但绝非唯一线索;否则就如瞎子摸象,以一概全。我们仍必须从胎体、色釉、造型、纹饰、绘工、烧制技艺和时代风格等各方面印证,细察后分析。 像雍正时期官窑瓷器的款识,早期、中期及晚期俱有特色,一撇一点一划间皆有线索可寻;后仿品字体笔法等必露破绽,多数呆滞、刻板或草率。 附图乃...
中国古代瓷器的断代大多凭眼睛看,先确定一个标准件。这个标准件大致可以分为:胎土的颜色和火石红等感觉、彩绘的特点、釉面以及颜色的特征,以及用手摸的触觉感,釉面的气孔,等等。外销瓷因为是在明清时期直接销往西方的,所以外国的学者在断代的问题上不是凭眼学而是靠资料,所以形成了和我们的断代方式截然不同的一套方法。 我们凭眼学标准件来断代,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说:康熙瓷器瓷质比较坚硬,青花色泽翠丽层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