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办人函〔2016〕3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 为提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书画鉴定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我局委托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举办清代书画鉴定培训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6年5月23日-6月1日,5月23日报到,6月1日疏散。 地点:故宫博物院 二、招生...
斑驳的跪羊、石虎、石马……随意的丢在马路旁。 从昨天上午开始,关于石碶挖出文物的消息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疯狂刷屏。 有说是村民私自挖墓、有说是偷挖贩卖被抓现行、也有说是文物考古,等等。这事儿甚至还惊动了石碶派出所,究竟是盗挖还是发掘?记者现场进行了了解。 现场:六尊清朝石刻被挖出 在鄞州大道与雅源南路交界处东南角有一处绿化带,平时堆满了垃圾,鲜有人靠近。 可从昨天清晨5点开始,这里却围了一...
9日晚,有网友发微博称济南一处工地施工中发现不明实情墓葬,现场遭到一定破坏。10日上午,济南市考古所工作人员接报后前往勘察现场,推测可能是清代墓葬群。 网友微博中同时晒出5张墓葬的照片,其中两扇墓门清晰可见,保存完好。另一张图片石头上刻有“如陵”二字。“如果因无人重视被毁很可惜。所以发条微博,网友中有懂得考古的吗?”发微博的网友说。 接到转来的微博信息后,10日上午,济南市考古所考古研究科工作...
清代,由于扬州地处运河、长江交汇处,渔盐漕运业十分发达,城乡经济、工商业的空前繁荣,使得扬州的玉雕也发展迅速,尤其在乾隆年间(1736-1798年),喜好玉器的乾隆皇帝成为扬州玉器发展的重要推手。乾隆年间,扬州是宫廷玉器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扬州建隆寺设有玉局,由朝廷掌控派联络员指导和安排管理玉器的生产事宜。完成后的玉器作品一方面为宫廷陈设之用;一方面用于对臣下的奖赏。扬州玉器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的同时...
在清代的政治生活中,存在一种被称为“白发卿相”的现象,就是一些身居高位的达官显要,即使年逾古稀,甚至已届耄耋,仍然继续在位,跻身政坛,安富尊荣,炙手可热。 年逾七十仍任职现象普遍 我们可以先从清代官位最崇的大学士和权力最大的军机大臣谈起。康熙朝官至大学士的王掞,雍正元年(1723年)已79岁时“以老乞休”,皇帝虽然同意“以原官休致”,但“仍留京师备顾问”,直到83岁去世。被称为“历相三朝,年逾...
长期以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形成了由独特的语言、宗教、神话传说、仪式等构成的民族传统和习俗文化。清中叶前土家族地区妇女仍旧秉承“中古夷俗”,“配合自由”的观念,在文化习俗方面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少,其婚姻形式以姑舅婚、收继婚、同姓婚为主。据鹤峰知州毛俊德《文告》记载:“旧日土民妇女,以夫家贫寒,或以口角细故,背夫逃回。而女家父兄不加训诫,以女为是,收留经年累月,纵其所为,甚至背义毁盟,妄称改嫁……娶妻不...
青花釉里红,是属釉下彩品种之一,指的是在器物上同时用青花、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蓝红相辉映,格外艳丽,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始烧于元代,到明清时期,更是有了长足发展,制作更为精湛,色调更加鲜艳,装饰题材更为丰富多彩。本文要介绍的这件青花釉里红盘口瓶(见图),就具有清代的鲜明风格。 该瓶通高50厘米,口径23.5厘米,底径15.5厘米,盘口,直颈,斜肩,微椭圆腹,矮圈足,通体分五层绘画:腹部绘有松树、...
青白江清泉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有“东山五场”之首的美誉。 最近,镇上一户人家搞装修,惹得整条街的人议论纷纷。甚至就连搞装修的人家也知道,“他们在背后说我……”原来,搞装修的房子本是清晚期的关帝庙,里面至今还能看到石刻字画,木楼浮雕。不过,据辖区文物管理部门介绍,由于该房屋不在文物保护范围内,所以文物部门并不能加以干涉。 危房改造 关帝庙面目全非 在青白江区清泉镇,揭先生的房子算是大有来头。“...
关员查获清代献庭山水立轴(丙寅)1件 张嘉文/摄 天津海关所属新港海关日前在一名中国籍女性旅客出境至美国的海运分运行李内查获清代文物字画两幅。 据了解,海关关员在为该旅客办理申报手续时,在其行李内发现古旧字画5幅,经文物专家联合鉴定,确认上述物品中共有禁止出境文物两件,分别为:清代献庭山水立轴(丙寅)1件、清代李钢金笺花鸟扇面1件。2016年以来,新港海关旅检现场共查获各类走私文物108件。 ...
胡崇绅捐出的老宅,有700平方米,价值百万元以上。 胡崇绅与爱人李宗妤 衬衫外套着米白色风衣,一顶鸭舌帽,胡崇绅身板笔直。93岁的老人,握手十分有力。电视上正播放他的新闻,他指着电视说,嘿,我都上电视了,又说,没得好大回事,不值得宣传。前不久,老人将家中建于清代的老宅子无偿捐给政府。老宅子700平方米,价值百万元以上。消息不胫而走,胡崇绅突然就出名了。但不为人知的是,老人还是一位老地下党员...
3月27日,记者从修水县获悉,该县古市镇苏区村附近海拔近千米的山林中发现一个清朝年间的古墓群。 修水县古市镇党委委员何光县称,最先发现的一座古墓由上下4层组成:16块墓碑组成下面两层,墓顶有三层雕刻精致的墓塔,墓后还有望山碑。拂去墓碑上的尘土,上面雕刻精致,有花草、人物、动物等,惟妙惟肖。墓的望山碑上,记载着此墓墓主为清朝康熙年间出生、乾隆年间入葬的一位禅师。这些古墓都是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和尚...
乾隆三十五年《彰德府志》里的“临漳县地舆图” 近日,邯郸市临漳县惊现一张清代临漳县地舆图,图中标明魏武帝陵“曹操墓”位于该县习文乡一带,同时当地还曾出土过相当于丞相级别的6个汉代陶鼎,这一重大发现很快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曹操墓”在沉寂多年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张临漳版的“曹操墓地图”从何而来,陪葬物品规格极高的墓葬主人是否与曹操有关,记者昨日深入临漳县采访。 清代“临漳县地舆图”源自《彰德府志...
24日,“春意江南——常熟博物馆藏花鸟册页展”在广州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以常熟博物馆藏花鸟名家册页为主题,展出常熟博物馆珍藏的68幅清代花鸟册页,包括恽寿平亲传弟子马元驭、宫廷画家余省、女诗人席佩兰、陆抑非之师陈摩等十位名家作品。展期将持续至5月22日。
清代各朝的瓷器,内容丰富,既有共同风格,又各具不同的特点。清代瓷器的造型在顺治、康熙时期,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期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疏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极为少见。明代留器露胎处常泛火石红色斑,这点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
一、顺治瓷器,正处于明末清初过渡阶段,胎体厚重细润、洁白坚致,器形朴拙。 二、釉面以光亮不足的卵青色为多,一些琢器釉面较厚,常使淡色青花模糊不清,并保持明代在器口施酱黄釉的特点。 三、顺治时期瓷器青花色调大致分为四种,其中的翠青色与康熙青花相似,不施青花的五彩器渐多。 四、图案纹饰,内容新颖。流行的纹饰有,洞石花卉、麒麟、芭蕉、人物故事,还有画中题句等。 五、器足演变为滚圆的泥鳅背状,底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