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昨天,“诗书画印影 五艺颂长城”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市文联展厅正式开展,用书法、绘画、印章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赞颂长城之美。 此次展览围绕北京长城文化带的主题,整理出历代诗人及今人创作的诗词歌赋60首,邀请书法家及篆刻家将诗词歌赋书写或刻印出来。书法艺术家恽大文一开始本想借鉴古诗的作品创作书法,但始终没能满意,最后直接书写出他自己的感受。...
2018“大美中国·精彩溧水”中国名家书画邀请赛近日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省双创人才联合会文化专委会、省美术家协会省直分会和溧水区政府、溧水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伟冬介绍,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2月28日,这期间将面向全国征稿;第二阶段是2018年3月初,公布评奖结果;第三阶段将举办颁奖会与百名名家笔会、展览等...
日前,来自中国山东滕州的70余幅精美汉画像石拓片在纽约中国艺术馆开展,展览从滕州馆藏1500余块汉画像石中精选70余幅汉画像石拓片,从经济、文化、生产生活多个角度诠释中国文化。 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地下墓室、祠堂和廊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汉代画像石不仅是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通过汉画像石拓片中的内容...
原故宫博物馆馆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会长杨伯达曾给南阳独山玉作过这样的评价:“独翠、独厚、独步、独秀”,意为独山玉是天下美玉,得天独厚,一枝独秀,独步天下。 杨老高度评价了独山玉独特的审美价值,前日偶入玉神工艺南阳展示中心,流连其中,更倾心于独山玉色彩的魅力,归来后竟久久难以释怀,今试从色彩学角度略解一二。 色彩学中,色彩具有色相、明度、纯度(饱和度)三个要素。杨老的“独翠...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 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华艺术宫协办的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暨第五届白玉兰美术奖开幕仪式及颁奖典礼23日在上海举办。 上海美术大展从2001年启航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作为上海美术界的重要展览品牌,上海美术大展规模、声势、质量日益提升,影响力辐射全国。本届美术大展自5月征稿工作启动以来,受到了艺术家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参评作品1300余件。...
丰饶、广袤的岭南沃土,不但孕育了万千生命,也给了人们艺术启蒙和艺术生命的灌溉,岭南美术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 12月9日,由广州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主讲的“倚剑丹青——岭南美术风骨公益讲座”全国行,在深圳城市艺术博览会首讲。该讲座结合岭南美术的发展,从不同视角,不同脉络,不同题材,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岭南美术的风骨与家国情怀以及当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 岭南美术精神历史悠久,居廉、居...
故宫工作人员制作的“瓷母”示意图 近日,因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成为“文物网红”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成为众多微信公众号的宠儿,这个全身分布着17种釉、彩,外号“瓷母”的瓷瓶,让许多网友辩论起乾隆的审美。但是故宫博物院瓷器馆志愿者讲解员张甡发现,许多公众号上使用的“瓷母”图片并非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真品照片,而是一件有着不少差别的“李鬼”瓷瓶。张甡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发现这张错误图片不但被众多...
中华祖先爱玉,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稀有或色泽美丽的外观,而是有着更深一层的美学价值:因为玉凝结着人们深深的感情--对故乡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这种恋乡怀祖之情,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孕育着中国传统美学;这个美的传统,一直沿续了数千年,始终焕发着不朽的光彩。 玉作为装饰品,作为信物,作为法器,作为礼物,都是实用的,都与人类息息相关。玉的美感源于此,终于此。 玉的美学追求歌颂的,是自然...
玉石,在西方人眼里,不过是块美丽的石头,然而,在中国人这里,它却有着特殊的不寻常之义。它已渗入这个民族的血液,把一种文明凝结之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种文化积淀。 “石之美者为玉”,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为玉做的解。玉,的确美。 天然美石凝结了天地的精华,渗入了一种润泽的光芒,让霉在众多的石头中脱颖而出。 它的美丽,不仅被中国人所认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亦被其所迷惑。 世界...
陈礼忠的寿山石雕作品《和谐》,是他的荷花系列作品之一。资料图 摄 12月8日,“寿山石艺——陈礼忠寿山石艺术传承展”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揭幕。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为中国工艺美术界举办个人师徒传承展。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陈礼忠带领9位自己的学生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此次传承展,不仅是陈礼忠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这几年艺术探索和实践的展示,也是他带徒传艺成果的汇报。 在国家博物馆的...
在众多的收藏门类中,专门有人收藏折扇的扇骨。若归类,当属杂项,也可划入竹刻类。 说起竹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始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方一带。因这里盛产竹子,所以竹制品及刻竹工艺非常繁荣。出现了上海嘉定与江苏金陵两大竹刻流派。经过不断发展,创造了阳刻、阴刻、留青、砂地、透雕、镂空、贴簧等技法。这种工艺在扇骨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所刻内容有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 神形兼备,呼之欲出。到了...
今天(12月11日)下午,美籍华人、收藏家陈灿培博士向南京孙中山纪念馆捐赠文物仪式在中山书院举行。此次陈灿培博士捐赠的文物共有41件。 此次陈灿培博士捐赠的文物主要是反映早期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洛杉矶活动的文物,包括用来庆祝辛亥革命成功后游行所举的五色旗、《三民主义》1928年英文版、反映1910年前后旧金山唐人街的明信片等。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辛亥革命成功后游行的五色旗,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
开幕式现场 12月9日下午三点,由中共霸州市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主办、亿龙集团承办、《水墨味》杂志社协办的“化无所化——顾柯红书法展”在亿美术馆隆重开幕。 中国文化中最受推崇的艺术即汉字的艺术——文学与书法。而且,一如其创生时所禀赋的异色,汉字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直指人心的灵动。 西汉以降,中国历代读书人,书法乃其基本技能,后渐演变为诗书兼善。书法史上的璀...
“以美育代替宗教” . 这是一百年前的北大首任校长蔡元培先生振聋发聩的一句话,打开中国美育的一扇大门,旗帜鲜明地拔高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 所谓美育,是指培养人们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蔡元培在1917年提出这个概念的初衷,是想以近代艺术教育抵抗传统的儒家封建思想,也就是他口中的“宗教”。 只可惜一百年过去了,各种此起彼伏的运动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