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历经15年终于在上海博物馆完成修复工作。青铜鑑流行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 221年),为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容器,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由于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表面装饰着精细复杂的龙形图案,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上世纪...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最近传出计划集体“打包”申遗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有关文保专家指出,十大名楼许多都是现代新修的,有好多连文保单位都不是,属于“假古董”。有网友表示,“不反感申遗,更多担心的是申遗涨价的意图”。(11月5日《北京晨报》)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是在2007年...
一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历经15年终于在上海博物馆完成修复工作。青铜鑑流行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 221年),为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容器,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由于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表面装饰着精细复杂的龙形图案,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上世纪9...
合影 艺术家荆玉成 现场创作 老奶奶认真做笔记中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由北京时代美术馆发起的2012“心艺”社区艺术服务计划第五期于11月30日在四季青敬老院成功举办,65岁至96岁高龄等30余名老人到场参加活动。 据悉,四季青镇敬老院成立于1958年,总占地面积44635平方米,建筑面积27142平方米,有着全国模范敬老院、北京市文明敬老院、首都绿...
清乾隆 粉彩描金无量寿佛坐像 中国嘉德2012秋拍现场 清乾隆 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 莫非)29日晚上来自中国嘉德(微博)公司的信息显示,中国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上广受关注的国家一级文物“清乾隆 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不负众望,29日...
一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历经15年终于在上海博物馆完成修复工作。青铜鑑流行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 221年),为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容器,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由于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表面装饰着精细复杂的龙形图案,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从香港抢救回归了这...
图片资料 这是最好的时代,首先是艺术家不再迷茫和痛苦了,由于资本的介入和商业运作的日趋完善,今天中国的艺术家们有了更多的经济环境支持,更多的创作自由。但是,身陷商业艺术越来越发达的生态环境,艺术家需要更独特的艺术个性,当代最成功的艺术家也验证了这一点。 回头看中国90年代的艺术生态,看似理想的艺术纯粹价值的追求在刚刚兴起的商业大潮中显得寒酸和营...
2012年10月25日,修复成功的大型青铜器“交龙 修复中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2011年6月7日摄)。 25日,上海博物馆宣布,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修复成功。这件青铜器表面装饰着精细复杂的龙形图案,具有极高价值。自上世纪90年代由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后,经上博文物修复室研究员张光敏历时15年的研究修...
(记者 姜煜 许婧)上海博物馆一尊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历经15年终于完成修复。 25日,上海博物馆联合美银美林艺术保护项目宣布此一消息。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告诉记者,此次修复完成的青铜鑑为大型青铜器,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流行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国中期后几乎消失。上博馆藏的这件青铜鑑,是原馆长马承源从香港“抢救”回的,是该馆现存最大的青铜鑑。经初步清洗后发现,这件宝...
10月17日,由江西省文物局、景德镇市政府、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共同主办的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论坛在瓷都景德镇举办。来自国家文物局、西 安、郑州、成都、洛阳、曲阜、杭州、扬州、荆州、长沙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专家学者,以“保护文化遗产、呵护精神家园”为主题,就景德镇大遗址的历史地位、现 实意义、保护前景、大遗址片区建设以及全国各地大遗址保护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
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THUPDI)、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 (CIP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CAPTCR)、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CACH)等主办的“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于10月18-19日在北京举办。 本届论坛探讨的核心议题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巨大潜能,让“分享遗产”超越时空的界限,使更多的人了...
10月15日,有群众举报反映在余杭区余杭街道某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出土文物被附近村民随手带走。 接到举报后,余杭区文物监察大队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文物保护应急预案,派出执法人员和博物馆专业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展开调查处置。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了勘察,依法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文物出土现场,暂停在文物出土区域的施工,加强施工工地管理。同时要积极提供线索信息,主动配合文...
10月15日,有群众举报反映在余杭区余杭街道某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出土文物被附近村民随手带走。 接到举报后,余杭区文物监察大队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文物保护应急预案,派出执法人员和博物馆专业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展开调查处置。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了勘察,依法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文物出土现场,暂停在文物出土区域的施工,加强施工工地管理。同时要积极提供线索信息,主动配合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