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朝没有与现代社会相同的恐怖犯罪和反恐法制。可是,当时也有类似的恐怖犯罪,而唐律中也有打击此类犯罪的规定。总归起来,此类犯罪行为主要是:劫持人质、用毒药害人、车马杀伤人、向城内射箭、散布恐怖言论、决堤防和纵火等。这些行为都从不同角度造成恐怖气氛,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和民众的安全。由此而言,唐律把其规定在律中作为打击对象,具有“反恐”的意义。 唐律用刑罚打击此类犯罪的过程中,则根据危害程度的不...
戴文土,被圈子里的藏友亲昵地称为“老戴”。这个年过半百,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宁波土著,在今年5月开出了一家名为“耕泽石刻”的博物馆。 唐代的经幢、宋代的石鼓、明代的花台、清代的石狮外加精巧的名人故居,还有那碧波荡漾的湖水,这一切都是戴文土近20年心血的收集。 今天,我们就沿着通途路一路向西,去高桥镇下边1号的耕泽石刻博物馆一探究竟。 记者 朱立奇 摄影 记者 高远 ...
唐朝时,传奇女子众多,除了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杨贵妃这些家喻户晓的皇室贵胄,民间奇女子也是层出不穷,比如今天这篇稿件里要说的唐中后期的宋氏五姐妹。 近日,专家通过对近年出土于长安区的宋氏老二宋若昭墓志志文的研究,破解了历史一大疑惑:对中国古代女子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女论语》,是宋氏五姐妹共同的成果。在此之前,有传言称,这是后人托宋氏姐妹之名所著。 唐德宗与侍臣写诗唱和都要...
早在1995年,考古工作人员就曾在西安路附近发掘出精美的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数年后,同样是在宽窄巷子一带,宽巷子等地又取得类似发现,令人不禁猜测,宽窄巷子一带在南北朝时期是否是佛教寺院的聚集区?14年9月至11月,为配合成都文旅集团的用地需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下同仁路古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上月底,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出土了一批南朝至唐代佛教造像,其中以数量较多的南朝佛像最为珍贵,同...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18日透露,经对新见唐代内学士尚宫宋若昭墓志研究发现,其中记载的宋氏姐妹事迹补正了史传,再现了唐代宫廷中历六帝40余年的传奇女子宋若昭多彩人生,对研究唐代宫官及女性史具有珍贵价值。 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墓在陕西被发现,唐代后宫女性群体引发关注。唐代宫官分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六尚,尚宫是六尚的总管机构,涉及后宫中的诸多权限,在唐代政事中,经常可以...
唐代内学士尚宫宋若昭墓志拓本。资料图摄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18日透露,经对新见唐代内学士尚宫宋若昭墓志研究发现,其中记载的宋氏姐妹事迹补正了史传,再现了唐代宫廷中历六帝40余年的传奇女子宋若昭多彩人生,对研究唐代宫官及女性史具有珍贵价值。 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墓在陕西被发现,唐代后宫女性群体引发关注。唐代宫官分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六尚,尚宫是六尚的总管机构,涉...
早在1995年,考古工作人员就曾在西安路附近发掘出精美的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数年后,同样是在宽窄巷子一带,宽巷子等地又取得类似发现,令人不禁猜测,宽窄巷子一带在南北朝时期是否是佛教寺院的聚集区?今年9月至11月,为配合成都文旅集团的用地需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下同仁路古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上月底,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出土了一批南朝至唐代佛教造像,其中以数量较多的南朝佛像最为珍贵,同时...
近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商洛市镇安县旬河上游偏僻地区发现一尊石狮,经判断年代应是唐代。 据悉,这一次是在唐代文化遗迹调查中,在旬河上游川河村一位村民门前的高台上发现了这尊石狮。村民讲述石狮是他去年在旬河里淘沙时发现后拉回放在门口的。这尊石狮呈蹲坐状,头部略偏向左边一侧,前肢残缺,底部有无底座尚不清楚。由于河水冲刷磨蚀,石狮的头部已成圆球状,面部全部残损。 石狮颈部位置较宽,以下逐渐...
近日,在镇安旬河上游的唐代文化遗迹调查中,发现镇安县东川镇川河村一位村民家门前高台上放着一尊石狮。文物部门鉴定,这尊石狮是唐代的文物,距今有千余年。 发现石狮的村民讲述,这尊石狮是他2013年在旬河里淘沙时发现后,拉回放在门口的。由于河水冲刷磨蚀,石狮的头部已成圆球状,面部全部残损。 据文物工作者分析,该石狮体型硕大,威武大气,虽不能目睹其全貌,但依然能感受到气势不凡的神态和精良的...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在商洛市镇安县的岩石上发现一处唐“贞元”年间题记,距今已有1229年,字迹较为清晰。可惜的是后面的20余字已经风化难认。 据悉,镇安县文物工作人员是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东川镇罗家营村的旬河岸边岩石上发现的,这处唐代题记位于旬河西岸,题记镌刻在靠近岸边的峭壁上面。 岩石上的题记面幅宽70厘米,高50厘米,首行镌刻出“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受岩面裂痕的影响,向右挪...
12月4日,华商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期在陕西渭南华阴市,一村民盖房子时,竟然发现了一唐代墓,墓主人曾经在敦煌任过县令。令人惊喜的是,该墓并未被盗,出土60余件造型精美的文物。 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刘呆运说,当时村民在盖房子时发现了该座古墓,一座斜坡道单室砖券的夫妇合葬墓。它坐北向南,整体长约16.5米,深4.5米,其结构主要由墓道、甬道、封门、墓室四部分组成。根据出土墓志记载,墓葬是墓主人...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今年3月,陕西华阴市一村民在修建房屋时发现一座未受盗扰的唐代墓葬,经专家最新研究发现,墓主人竟然在唐高宗时期任敦煌县令,后死于东都洛阳工作岗位上,这为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和古代中国异地为官制度等提供了鲜活资料。 据了解,这座唐代墓葬位于华阴市夫水镇连村,是一座斜坡道单室砖券的夫妇合葬墓。它坐北向南,整体长约16.5米,深4.5米,其结构主要由墓道、甬道、封门、...
长沙窑变形莲瓣纹碗。长沙窑典型器,碗内施褐彩和绿彩,构成花卉图案。其中褐彩为氧化铁彩,绿彩的呈色剂是氧化铜。这种构图在国内留存较少,但出口较多。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表示:“这批修复的陶瓷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它们为走进上海历史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尽管修复过程困难重重,我们还是最终成功还原了它们的面貌。” 这批修复的陶瓷出土于青龙镇,位于上海青浦区青龙村,曾是唐宋两代的重镇。2...
“中国茶文化巡礼” 系列之一 日前,“第八届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刚刚在广州落幕,“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又在杭州开锣——茶文化在全国各地的弘扬、推广可谓如火如荼。茶有养生护体、陶冶情性的双重作用,自本期起,“博议·文化”版将开启“中国茶文化巡礼”系列报道,——介绍全国各地知名茶叶品种的历史文化、品饮方式和特殊功效。首先,记者邀请到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为读者详解中...
盛唐时期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市,城区面积有83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人口近百万,其中长住的外国人有数万人之多。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和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说:“作为横跨中亚陆上商路的东端终点,以及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都城,长安城市挤满了来自亚洲各地的人。”他们充塞着长安的街道,从事着商贸、宗教、文化、饮食各业,这其中尤以胡人为多。大量异邦客人的涌入,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一时间长安胡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