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辽宁省博物馆外景 国庆期间,辽宁省博物馆(简称“辽博”)门前排起蜿蜒的长龙,人们怀着极大兴趣前来参观最新推出的“中国古代梅兰竹菊绘画作品展”和“明清瓷器精品展”,一睹辽博精选出的58件古代书画精品和253件明清精品瓷器的芳容。 缂丝刺绣巧夺天工 中国是世界上丝织工艺最早的国家。缂丝,是将绘画艺术移植于丝织品的特种工艺美术...
59件(组)中国古代梅兰竹菊题材绘画精品,19日起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本次展览通过咏梅、鉴兰、品竹、赏菊四大板块,汇集辽代佚名《竹雀双兔图》、明沈周《盆菊幽赏图》、明文徵明《漪兰竹石图》、清汪士慎《墨梅图》、清罗聘《梅竹图》等中国古代名家所作绘画精品。 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情趣盎然、精美至极。如创作于400多年前的明代周之冕《梅竹野鸡图》,墨写梅树,老干新枝虬曲多姿;枝上白梅,千花万蕊生机盎然...
辽宁省博物馆的30件明清书画精品9月25日将在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展出。其中包括从明代到清代的手卷、挂轴,以及皇家书画目录的印刷品。 精心挑选的30件展品,代表了明清中国书画的最高成就,并有双语展览图录作进一步的诠释。这些精品书画均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散佚的皇家收藏品。在展品中,16世纪明代画家仇英的一幅名为《清明上河图》的手卷十分珍贵。还有一些展品是精通书画的皇帝御笔,如手卷《万年松》,是明...
持续一年多的辽宁长城资源调查有了初步成果,初步确认长城墙体约1256公里,比史料记载的长106公里。 2007年5月,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正式启动。调查队运用GPS卫星定位仪等手段,初步确认辽宁境内长城墙体约1256公里,其中有效墙体约704公里,消失墙体约563公里。 历史上,燕、秦、汉、北齐、辽、明等朝代均在辽宁境内修筑过长城。该省境内的明长城起于辽宁省绥中县境内的锥子山,经葫芦岛、锦州...
目前,抚顺市已完成三县一区7个乡镇、83个行政村的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地点129处,其中新发现文物遗址88处。 据悉,抚顺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为期两年,总面积11272平方公里,普查涉及行政单位1369个。今年4月1日起,抚顺市启动了普查工作,至6月30日,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地点129处。其中,复查32处,新发现88处,消失9处。新发现的88处文物遗存地点,遍布抚顺市望花区、...
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辽宁省兴城古城墙,9日发生局部坍塌,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有关方面判定,造成此次580年古城墙受损的元凶是前一天的暴雨。 记者获悉,9日上午9时许,兴城古城南门左侧50米处的城墙内侧发生坍塌,坍塌的古墙体长度大约有12米、高约5米。坍塌下落的砌石、青砖和夯土将停放在古城墙下的一辆红色轿车冲出2米。几位在现场的群众反映,当时听见墙体内发出响...
一处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居住遗址,日前在辽宁省朝阳市大凌河流域被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朝阳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的空白。 据朝阳市博物馆尚晓波馆长介绍,新发现的遗址位于一条大沟边的台地上,距大凌河有百余米。文物工作者在这里拣拾到石斧残片和筒形器残片。筒形器残片为夹砂陶质,较厚重,陶片纹饰有口沿、腹部、近底腹部3个分区,一侧磨出平面,是典型的兴隆洼文化筒形器。 尚晓波告诉记者,兴隆洼文化...
辽宁中正五周年艺术珍品拍卖会7月27日佳期相约。 乾坤旋转周而复始,浑厚华滋润物无声。书画同源、相映成趣、笔精墨妙、满堂生辉。古代书画大家频现、近现代精品力作更是层出不穷。清乾隆朝刑部侍郞钱维城《松风琴韵图》用笔精妙,山水、树木布局妥帖、设色华贵、精光闪耀、浑然天成、尽显皇家博大气魄;吕凡《百爵一醉图》笔墨工致而不失气韵、设色典雅而不流于俗媚、雅逸自然、赏心悦目;钱杜《老梅图》傲骨凌霜、...
“当代著名画家李巍中国画作品展”正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展览期间,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李巍13件(16幅)作品,对李巍画展的成功举办和对其作品的收藏,是辽宁省博物馆本着对画家、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而进行的一次文化寻根。在教学与创作中,李巍以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对中国画艺术的全面阐释与运用,使中国画艺术在中国文化的大体系中,不断生发出蓬勃生机。 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书画收...
乾坤旋转周而复始,浑厚华滋润物无声。书画同源、相映成趣、笔精墨妙、满堂生辉。古代书画大家频现、近现代精品力作更是层出不穷。清乾隆朝刑部侍郞钱维城《松风琴韵图》用笔精妙,山水、树木布局妥帖、设色华贵、精光闪耀、浑然天成、尽显皇家博大气魄;吕凡《百爵一醉图》笔墨工致而不失气韵、设色典雅而不流于俗媚、雅逸自然、赏心悦目;钱杜《老梅图》傲骨凌霜、冷香四溢、天姿娇娆、古法深沉、今观者有出尘之心境。 大师...
陆严少山水斗方 辽宁中正五周年艺术珍品拍卖将在春夏之交的七月,北京奥运即将开幕的前夕隆重开槌。在长达一年的筹备之中,承蒙海内外多位资深藏家给予中正鼎力相助,凭着藏家们对古代艺术品的痴迷追求,他们抛金舍利,永传如初,将其珍藏多年的那些传承有序,来源清晰的顶级藏品奉献出来,汇集元、明、清三个主要时期的御窑珍品。从元青花荷塘水禽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开光折枝花三多纹执壶,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大钵,可...
辽宁省文物局认真做好出入境文物和涉案文物的审核、鉴定工作。去年共查验物品13万多件,查获禁止出境文物3070件。 据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向东日前介绍,辽宁省作为沿海开放地区,出境口岸多,对外交流活跃。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去年配合海关查验出境物品39次,查验物品13万多件。去年3月,他们与大东港海关密切合作,对一票目的地为韩国,申报为工艺品的集装箱进行检验,查获2100块魏晋时期的墓砖。5月,他...
近日,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六队在绥中地区开展野外调查过程中,根据绥中县文化局提供的线索,在永安堡乡大风口水库北岸的自然岩石上发现了一处大型摩崖石刻。 石刻位于当地人称之为“将军石”底部的自然岩石上,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石刻通高2.70米,宽0.90米,楷书阴刻“万古擎天”一行四个大字,每个字的规格为70厘米×62厘米;上款署“...
记者从辽宁省锦州市政府获悉,日前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城关乡下石洞村的山坡上,发现一株直径1.5米至1.9米、长约20米的巨大木化石。 据现场发掘专家估计,这株松柏类木化石生于侏罗纪,距今已有1.25亿年至1.45亿年,在国内实属罕见。这一木化石对古气候、环境及生物的研究及海象变地象的考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目前,因木化石巨大,发掘难度大,有关部门已对木化石就地保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