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古咨会)29日召开港铁沙田至中环线(沙中线)考古工作特别会议,考古专家刘文锁表示,目前在香港九龙城区南部范围内新发现宋元时期的方井、晚清时期遗迹和两个圆坑。 刘文锁指出,目前已发现3个文化层,包括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填土层、晚清民国层、以及宋元层,其中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遗迹包括花岗石构筑物、耕地、瓦砾堆积和墙基,宋元层发现方井、被扰乱的墓葬和已坍塌建筑物遗迹。 ...
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古咨会)29日召开港铁沙田至中环线(沙中线)考古工作特别会议,考古专家刘文锁表示,目前在香港九龙城区南部范围内新发现宋元时期的方井、晚清时期遗迹和两个圆坑。 刘文锁指出,目前已发现3个文化层,包括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填土层、晚清民国层、以及宋元层,其中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遗迹包括花岗石构筑物、耕地、瓦砾堆积和墙基,宋元层发现方井、被扰乱的墓葬和已坍塌建筑物遗迹。 此外,考...
中国西部地区的五家考古单位27日以组团方式,由唐都长安(今西安)大明宫丹凤门前举行简短的出发仪式,然后驱车向西一路直行,探访昔日的唐蕃古道。 据了解,此次“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活动是由陕西、四川、青海、甘肃、西藏五省区考古研究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并特邀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国内外几所大学的人士参与,各自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 唐蕃古道考古团团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说,随着丝路申...
基本信息 作 者:刘庆柱主编,考古杂志社编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1 版次:1 ISBN:9787030393432 页 数:433 字 数:642000 印刷时间:2013-12-1 印次: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内容推荐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编,该刊主要刊登长篇田野考古报告、考古研究论文,以及有关科技考...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版 (2013年11月1日) 外文书名: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丛书名: 张光直作品系列 精装: 50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08043382 条形码: 9787108043382 商品尺寸: 21.6 x 15.2 x 3.2 cm 商品重量: ...
李济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持安阳殷墟的15次发掘及其后殷墟发掘资料的研究和出版。正是这些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确立了殷商文明是整个东亚地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文明,为中国古代史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并为它向史前的延伸、为中国民族文明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李济具有人类学家的眼光,这对他的考古学成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学术之路:心理学、人口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 1896年出生的李济,于1911...
梁思永(1904-11-13——1954-04-02)。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广东新会人。出生于澳门,童年在日本度过,1913年随家人回国,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班。1923年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梁思永在哈佛接受了完全现代的考古训练,系统学习了地质学、人类学、古生物学、社会学、化学、物理学等知识,曾在美国参加印...
近日,墨西哥研究人员计划发掘出水一具罕见的12000年前少女遗骸。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人类遗骸发现于一座珍贵水下古墓之中,堪称是美洲迄今为止考古史上发现的最古老人体骨骸,保存相当完整,为研究第一批美洲原住民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图为此次图伦洞穴项目(TulumSpeleologicalProject)发现的12000年前少女罕见头骨遗骸。图片来源:法新社/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查韦斯·阿尔...
姓名:李新伟 性别:男 学历: 2000-2004年:考古学博士,澳大利亚拉楚布大学考古系(Archaeology Program, School of Historical and European Studies, La Trobe University, VIC, Australia)。 1993-1996年: 考古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986-1...
内容提要:考古工作的开展,让许多周代遗址的性质得到彰显,特别是关中地区,不仅确认了周公庙、段家河、孔头沟等大量西周采邑类居址,同时也揭示了此类聚落形制及其面貌特征。这些采邑与周原、丰镐遗址为代表的西周都邑的分布状况,让我们了解到周王朝是以封赐采邑的形式掌控千里王畿。西周采邑存在的分级现象,反映了当时应有相应的层级管理。更可贵的是齐、晋等西周诸侯国内采邑的确认,表明王畿以外边远地区也有类似的管控模式...
叶茂林,男,1959年10月生于成都市,籍贯四川南充,汉族,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研究所甘青考古工作队队长。 1966~1976年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川化厂子弟学校读小学和中学,1976年高中毕业到四川金堂县农村插队,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学习,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市文物局,随即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 先后在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史前考古研究...
“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概念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在1956年出版的《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一书中提出的。大传统指代表着国家与权力,由城镇的知识阶级所掌控的书写文化传统,小传统则指代表乡村的,由乡民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面对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大小传统理论为我们全面、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面貌及其发展史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大小传统文化共存现象在中国...
谢端琚,男,生于1932年12月,福建闽清人。研究员。 幼年就读于闽清县东山小学、昙溪小学,毕业后被保送至天儒毓真初级中学学习,高中在闽侯中学就读。1951年考取福州大学历史系,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转至厦门大学历史系。1955年毕业后,同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考古研究工作。曾任考古所原始社会考古研究室主任、高级专业职称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甘青考古...
施劲松,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6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3年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3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1996年毕业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6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编辑室工作, 1998年任《考古》编辑部主任,1999年任编辑室副主任,1999~200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考古系进行学术访问,2001年主持编辑室...
民族:汉族 学历:大学毕业 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考古研究所 副主任 【主要代表作】 <消失的古城-楼兰王国之谜>,1996年,四川教育出版社. <新疆察吾乎文化若干问题研究><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汉代西王母图像类型学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