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难民合唱曲曲谱 资料图片 “我们用蚕豆做早饭,我们用蚕豆做午饭,我们用蚕豆做晚饭……”乍一听到这首歌时,人们很难会把这首歌与南京大屠杀联系在一起。然而,这首名为《南京难民合唱曲》的歌曲正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被谱写、传唱,成为南京上空唯一的旋律。昨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江东门纪念馆”)官方微信介绍了这首歌,并制作了影像视频。据悉,乐谱的原稿照片在江东门纪念馆展出,江东门纪念...
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注定了这座城市的特色是新旧文化交相辉映 CFP供图 前不久,南京地铁5号线因为沿途有183处文物点,涉及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地铁5号线的选线规划设计上报国家文物局后,被国家文物局“暂否”,要求南京对所报“选线规划设计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南京的文保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好事,体现了“城建为文保”让步的观念。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地上地下,文化遗存多多。在...
备受关注的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今天将对公众免费开放。这座在亚洲最大的慰安所旧址上建立的陈列馆,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将那段屈辱的历史凝固。 今天上午10点,开馆仪式将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的西门广场举行,已故“慰安妇”雷桂英老人的亲属将参加。 这是一处命运多舛的建筑,十多年来,现代快报一直关注它的命运,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终于从当年的“拆”字上墙,到现在变成...
12月13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以史为鉴,才能开创和平未来。南京城的抗战烙印,很多已世人皆知,也有一些我们可能并不太熟悉。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累累战痕——南京城墙的抗战遗迹》系列报道,希望能让更多人、更多面地了解当年那段历史。 扬子晚报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 联办 环绕南京...
陈列馆内景 美军记者拍摄的4名朝鲜籍“慰安妇”,她们是在1944年9月被中国军队收容的。右首那位满面苦楚、挺着大肚子勉强站起来的女子,名叫朴永心。 2003年11月,82岁老人朴永心指认利济巷2号就是当年的“东云慰安所”。 南京“松下富贵楼”慰安所内遗留的内窥器。 70多年前,侵华日军的残暴侵略让中华大地伤痕累累,他们强征奴役了超过20万名女性作为侵华日军的随军“慰安妇”,年...
斑驳的青石板上,刻着“故宫分院”。南京朝天宫的一个库房里,一直深藏着一批南迁文物。坊间传闻,这批文物有10万余件,有的堪比台北故宫的翡翠白菜。南迁文物中,究竟有些什么宝贝?11月26日,南部新城生态示范城启动,会上传来重磅消息——那里可能要设故宫南迁文物博物馆。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2年前后南京曾有过建馆的规划意向,河西、江北和南部新城都曾是推荐选址用地。但这个意向并没有最终确定。对于“故宫南...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市文广新局拟定的《关于贯彻落实<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透露,南京将启动南京城墙博物馆立项,编制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展陈大纲设计方案、展陈形式设计方案,完成内部改造和展陈工程。争取2016年10月建成开放,成为集中展示南京城墙和中国古代城墙历史文化的文博场馆。 根据此前报道,南京城墙博物馆选址已经确定,位于秦淮区的沈万三陈列馆将被改造为南京城...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30日在南京公布,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将于今年12月1日开馆,“慰安妇”家属将参加开馆仪式,并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反人类罪行作证。 张建军刚刚新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一职。当天是他首度亮相,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新闻发布会,并通报相关情况。 据其介绍,经国家批准,南京对利济巷侵华日军慰...
“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多城市联合申遗项目。中国明清城墙是指最终建成于中国明清时代,现分布于江苏、陕西、湖北、浙江、安徽、辽宁等地具有军事防御、抗洪防灾和空间规划等功能的体制性构筑物,包括南京城墙、西安城墙、荆州城墙、襄阳城墙、临海台州府城墙、寿县城墙、兴城城墙、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等。这一组合项目中,南京城墙等级最高,保存长度最长。 一 、南京城墙智慧化博物馆...
再回来看看南京这次“文保叫停地铁”一事,竟然成了新闻开了先河,可见之前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上,有多少地方颠倒了次序、忽略了常识。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国家文物局“暂不同意南京地铁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方案”,要求对选线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南京地铁集团回复称,已经按批复要求开展论证,补充报批材料。此次是南京地铁建设首次“先文保再立项”。 文物局对城市地铁建设按下“暂停键”...
民国英美烟草公司1920年出品的水粉烟画《南京蒲塘桥》 烟画在我国各地称呼不一,亦名烟草画、洋画、“香烟牌子”等,乃近代以来用于香烟营销的广告画之一,19世纪晚期由美国阿伦金特公司发明。它原名CigaretteCards(注:译意为“香烟卡片”),是随同香烟销售时一起馈赠给顾客的。旧中国门户对外打开后,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在华夏大地不断发展,商品经济促使现代广告运作形式在社会上逐渐得到广泛运用。英美...
一边是城市动脉,一边是千年文脉。两者相遇,冲突难以避免。 近日,国家文物局挂出了《关于南京地铁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方案的意见》,对南京地铁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方案表示“暂不同意”,要求对所报“选线规划设计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 按照之前的环评公示,南京地铁5号线沿途有183处文物点,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就有3处。地铁建设如何保护这些文物,一直备受南京市民关注。 国家文物局这个...
2015年10月21日起,江南时报独家率先进行了《南京地铁5号线应给“千年文脉”让路》的系列报道。事件缘于南京文物保护志愿者邱先生给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称:“相比其他已建成的6条地铁线,地铁5号线对南京‘千年文脉’的影响最大。” 近日,国家文物局官网贴出红头文件明确,“暂不同意南京地铁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方案”,要求对选线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这样的“驳回”对南京历史文化保...
11月23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江苏省文物局共同承办的全国文物外事工作业务培训班在江苏省南京市开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李京文、外交部外管司部委处副处长杨雷等出席。 顾玉才在开班讲话中以“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回顾了近年来文物外事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文物外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并提出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