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饰阿弥陀佛像,以示观音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面形圆润,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详。袒上身、斜披络腋,颈佩宽边项圈,正中缀一宝石。左右肩头各饰三条披带。整个造像刻画细腻,手法洗练,神态自然。这种单体的观音造像在北周至隋代时期,成为中国佛教雕塑的一大特色,是件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石观音菩萨立像为隋代文物,于甘肃省秦安县出土,像高132厘米。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
康熙青花万寿字大罐 金桂飘香的九月二十六日,位于上海浦东的御承堂博物馆开馆了,其中一只高一米的康熙青花万寿字大罐最引人注目:不光是它那高大魁伟的器型和油润的包浆令人赞叹,主要是那通体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不同的篆书寿字让人惊诧不已!查阅清宫档案,康熙四十四年,任郎廷极为景德镇御窑厂的督御官。他生性机警敏捷,擅长创新,常会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故深得皇上赏识。他从康熙四十四年任督窑官至康熙五十一...
国家海洋博物馆自然标本征集工作获得重要线索,近日在山东海域发现的一头长约9.4米的鲸鲨正式入驻国家海洋博物馆,日前,这个大家伙运抵天津。 一头长约9.4米的鲸鲨正式入驻国家海洋博物馆 9月26日,渔民在山东海域发现一头死亡鲸鲨。获知该消息后,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迅速派人前往勘查。发现鲸鲨体型巨大,保存完整,表皮完好,随即以冰堆方式进行防腐保护。经协商,国家海洋博物馆决定...
AppleII 860炮瞄雷达 "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 在电子测量仪器单元的最后,有一架其貌不扬的小飞机,如果仅从外形看,跟现在的无人机甚至都不能同日而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架小飞机拍摄的图片中,人们发现了SOS求救信号,由此解救了许多被围困的灾民,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还提供了重点灾区所有流域堰塞湖的遥感影像数据...
镇馆之宝:将乐县龙栖山圣水岩庵“青云堂”石造像(图为其中的一尊罗汉) 镇馆之宝:宋青白釉瓜棱执壶 今年9月,市博物馆走过30年。30年来这座博物馆有哪些变化?博物馆里都有些什么宝贝?什么样的宝贝才能被博物馆收藏?最古老的藏品是什么?镇馆之宝又是怎么来的?这些宝贝又是如何保存下来的?请看记者的报道—— 镇馆之宝:一件产自中村回瑶一件来自将乐龙栖山 19...
石犀 石犀 要说成博的镇馆之宝,当然要数我们萌萌哒石犀宝宝了,它通体长3.3米,宽1.2米,高1.7米,总重达8.5吨。莫名让人觉得可爱的外表让市民们亲切地称它为“萌牛牛”。别看我们石犀宝宝呆萌呆萌的,它可是有大作用,那就是镇压水精。 古人相信犀牛有一种分水能力。因为犀牛的主角长在鼻子上,下水游泳时,如果速度够快,水波会向两边明显分开,好像它主动地劈波分浪一样...
7月7日,湖南省岳阳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牺首兽面鱼纹罍起运赴川,将参加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主办的《青铜往事——黄河与长江的青铜文明对话》展览。 三星堆祭祀坑,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它的发现,轰动了世界。7月18日,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将迎来祭祀坑发现30周年纪念活动。受三星堆博物馆之邀,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博物馆、岳阳博物馆,将各有一件青铜器参加《青铜往事——黄河与长江的青铜文明对话》...
成都博物馆外观极具视觉冲击 从顶上看博物馆犹如“金镶玉” 成都市博物馆展出的镇馆之宝,西汉的人体经穴漆木俑。 天府广场出土的石犀牛在展厅与市民见面 市民参观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厅(民俗篇)的成都老地图 天府广场西侧,矗立着一座闪烁着金属光芒,由无数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崭新的“金镶玉”现代建筑。 在这里,陈列着成都平原4000多年的历史记忆...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人们通过博物馆去了解城市的历史,感受城市的气质,体味城市的面孔。 各个博物馆都有些什么镇馆之宝?馆长们的介绍当然是最权威的了。 浙江省博物馆 馆长:陈浩 2006年,浙江省博物馆通过“国家宝藏”这一活动,展出了30件文物,请社会公众投票,并综合评选出了“十件文物”,可以说这都是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中有大家熟知的...
《上虞帖》 《上虞帖》为王羲之写给亲友的一通草书手札,系唐代摹本,因帖中有“今在上虞”之句而得名。《上虞帖》中较多运用中锋运笔,体式超逸,灵动绰约,法度森严。不少字中尚可见章草余韵,但与章草相比,笔画中隶篆意渐失,字体间连贯流畅,体现出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为王羲之中年以后的草书风貌。 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上虞帖》还有一段离奇经历,它最初被定为赝品,直到1975年经谢稚柳鉴定,又经上海博...
在金华市剪纸博物馆内,新陈列了一套装裱在屏风中的剪纸作品,当中的花鸟图案栩栩如生、里外通透,兼具剪纸和国画的神韵,让人叫好。这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詹东明最新创作的作品——《花中四君子》,在4月15日开幕的第六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这幅创新之作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再次斩获金奖。 新创剪纸屏风连续获大奖 据介绍,这已经是詹东明自2011年创办金华市剪纸博物馆以来,连续5年获得国家...
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展出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300余件金银器、玉器、玻璃器、中外货币等珍贵文物。以上文物被发现时,均保存于上图两瓮一罐中罐。 1日上午,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祭陵办主办,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旅游局协办,西部网承办的“2016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之旅”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仪式后,50余名记者团成员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启第...
1986年,为了全面了解存世的中国古代书画的状况,国家文物局组成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集聚启功、谢稚柳、徐邦达、刘九庵、杨仁恺五位著名专家,前往各地巡回鉴定古代书画藏品,开展普查鉴定工作,编制古代书画目录。 在上海,鉴定组相继对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文物商店、友谊商店等10余家单位的库存书画进行了甄别鉴定。 鉴定组来到上海朵云轩后,业务管理人员打开库房,让专家们细细甄别鉴定。...
制作精美的元青花瓷装箱送往南宁博物馆(记者 段柳健/摄) 新建成的南宁博物馆将于明日正式开馆,作为南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元青花“尉迟恭单鞭救主图”罐将亮相。昨日,元青花“尉迟恭单鞭救主图”罐已经从广西博物馆转移到南宁博物馆,记者有幸提前见到了这一镇馆之宝国宝文物。 昨日上午,记者在广西博物馆仓库见到了元青花“尉迟恭单鞭救主图”罐,该罐高约30厘米、口径22厘米、腹径36厘米、底径19.5厘米,直...
“海右无如此间古,斟灌亭北是寒亭”,乾隆后期,提督山东学政、金石学家阮元在巡视途中写下了以上诗句,也证明了寒亭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这一诗句也为以后寒亭文物发掘、勘探等工作所印证,全区古代遗址星罗棋布,尤其龙山文化遗址、汉代墓葬等内涵深厚。 寒亭区文物保管所成立于1983年,通过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共登记收藏文物8272件(套),其中龙山文化时期黑陶器和战国至汉青铜器为其中的精品。龙山文化畜舍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