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该遗址有煤的使用,发现了大量的煤灰和未燃尽的煤块。遗址的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这次发现,将煤的使用历史最少上推千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考古执行领队王永强这样介绍他们的最新发现。 为配合尼勒克县基础设施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今年6月中旬开始对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和墓地...
“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该遗址有煤的使用,发现了大量的煤灰和未燃尽的煤块。遗址的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这次发现,将煤的使用历史最少上推千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考古执行领队王永强这样介绍他们的最新发现。 墓地局部 第三段早期铁器时代墓葬 资料图片 为配合尼勒克县基础设施建设,新疆文物考...
记者从黑龙江省文化厅获悉,黑龙江省考古所依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规划》,经过近两年努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完成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锅炉房、回水池、动物焚烧炉及部分细菌弹壳厂的调查勘探与发掘,并出土战争遗物1000多件。 2014年5至11月,考古专家对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四方楼”进行了全面发掘。爆破穴点和焚烧灰坑的发现,是本次“四方楼”考古发掘的...
当人们对永顺老司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还在津津乐道时,与老司城相距百余里的花垣老卫城遗址也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7月22日,自治州文物局考古专家龙京沙告诉记者,已初步判断老卫城始建于南宋时期,从而为古溪州时期 “划疆而治”的土司制度提供了有力证据。 明朝军队编制采用卫所制,在全国各要地设立卫所。一州设所,数州设卫,一卫约有5600人。老卫城原名崇山卫,位于花垣县南39公里的吉卫镇,始建于南宋时期...
“你们看,这是当时道路的遗迹,这是在河岸边筑的灶台……”昨天下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鄞州区鄞江镇它山堰1号地块发现了宋元时期的古河道、石砌堤岸、道路等重要遗迹。 修于唐代的它山堰是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以它为核心的渠首系统,至今在鄞江镇周边保留着丰富的水利工程遗迹。此次1号地块发现古河道等遗迹,为研究宋元时期鄞江水利建设史和经济发展史提供了新的实物例证。 古河道曾沟...
日前,考古人员从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纳古墓群外围墓葬中出土了17件唐代陶盘和1盏泥灯。在对该墓葬进行发掘后,考古人员推测墓葬年代大致为唐代到西周时期。 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纳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2014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在接到民众举报阿斯塔纳附近有疑似墓葬遭到破坏后,立即指派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勘察。在确定属于古代墓葬后,对其进行发掘。该墓葬位于阿斯塔纳古墓群保护范...
保定唐县县委宣传部20日透露,该县黄家庄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共揭露遗址面积1500平方米,发现16座灰坑、2座陶窑址、1条古路等重要文化遗迹。 据了解,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水厂及输水管道工程建设,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唐县文物保管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4年10月17日至12月26日,对位于唐县仁厚镇黄家庄村南150米处的黄家庄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共揭露遗址...
记者31日从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得到证实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遗址考古队”,近日开始对辽上京宫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已经确认宫城北墙的形制结构和轮廓。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考古方面所获得的“进展”,是辽上京遗址“申遗”的重要步骤,亦对促进该遗址成功申遗起到促进作用。 据悉,这次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进展”成果,...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8日在此间发布,由该所与九江市文博部门联合对荞麦岭商代遗址所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专家认为,这一遗址的发掘,对于赣北早商时期原始文化面貌、长江中游南岸地区商文化的南渐,以及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荞麦岭商代遗址地处江西省九江县马回岭镇,与目前中国所知最早的铜矿开采冶炼遗址——江西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址直线距离仅数十公里。发掘工作从去年下半...
2月1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清涧辛庄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在山峁顶部发现的由主体建筑和两级回廊组成的大型建筑遗迹,规模恢弘,主体建筑加回廊总面积约4200平方米,是目前殷墟之外发现的商代晚期规模最大的建筑遗迹。出土器物有陶、骨、铜、石、贝等器多种,数量逾百件,对进一步研究晋陕高原商代晚期的青铜文化和地理方国乃至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构具有重要意义。 清涧辛庄遗址位于陕西省清涧县李家塔镇辛...
近日,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织进行的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玉碑地遗址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考古专家认为从这些遗址中发现大量的圆形建筑、铜矿石铜矿渣、水稻小麦种子等在云南甚至金沙江流域均为首次发现,其时代应早于战国时期。 东川曾是我国著名的铜都,铜矿的开采和冶炼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次发掘表明,至少在战国以前,这个地方就已经在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了。东川区玉碑地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当地村民建...
唐代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城建立。在明州城建立之前,今宁波地域曾先后设有句章、鄞江古城、鄞县旧治和鄮县旧治等城邑。 2006年国家批复句章故城考古项目以来,我市已基本解决句章故城的具体位置和始建年代等问题。那么,鄞江古城、鄞县旧治和鄮县旧治这三座城址具体位置究竟在何处?历史上句章是否曾迁址鄞江? 近日,国家文物局正式下发文件,同意宁波地区古代城址考古(2013-2016)项目立项。这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