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秦腔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三秦父老的根脉,长期以来备受各方关注。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挖掘、整合秦腔资源,抢救保护、传承发展这一地方艺术奇葩,延续中华艺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基于此,陕西省文化厅与西安交大联合组建秦腔博物馆,馆址设在西安交大艺术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秦腔博物馆将以现代科技声光电效果与网络传媒相结合,让秦腔全方位立体展示在世人面前。该馆由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和西安交大艺术...
8月13日上午,陕西省文化厅第一时间现场报道:陕西省文化厅与西安交通大学决定联合组建秦腔博物馆。此举亦为更好的保护秦腔遗产,传承秦腔文化。就在同一天,兰州市秦腔博物馆也传出喜讯,坐落在金城关风情区二台阁的该馆整体装修已接近尾声,将于10月1日正式开馆。 作为中国戏曲鼻祖的秦腔,与其他戏曲剧种一样,在历史上长期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所以在整个大西北深入人心,且流传地域广阔,影响人群很多。而秦腔...
备受关注的秦腔博物馆组建工作近日全面启动。该馆由陕西省文化厅与西安交大联合组建,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和西安交大艺术馆联合承建,馆址设在西安交大艺术馆。秦腔博物馆拟分三步实施:第一是从现在开始至9月下旬,开展前期组建工作,以静态展示为主,初步开馆陈列,为祖国六十华诞献礼;第二是加大秦腔文物征集工作,充实秦腔博物馆内容,使其日臻成熟;第三是逐步完善馆藏建设,使秦腔博物馆成为既有静态展示,又有动态交流的...
秦腔有无流派,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秦腔艺术作为梆子腔的鼻祖,过去有东、西、南、北、中五路秦腔,他们各有各的艺术特色,在表演上形成了五种风格迥异的艺术风格,这五路不同风格把秦腔艺术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顶峰。那个时候,秦腔名角众多,这些名角以其各自独特的表演风格与声腔唱遍大江南北,红遍京华,在观众和同行中深入人心,享誉很高。此后,秦腔在其发展历史中,代有名家。但长期以来,由于秦腔...
看兵马俑、吃泡馍、听秦腔,被称为陕西旅游的三张名片。如今,来到西安的每一位游客每晚8时都可以看到秦腔诗画《梦回长安》,秦腔这一古老剧种正以新的姿态走近观众。 《梦回长安》正是秦腔剧团转换机制、走向市场的一种积极探索。据了解,目前大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已连续上演260多场,观众超过20万人次,年收入约2000万元。然而,就在几年前,秦腔还面临演出越来越少、演员和观众大量流失的尴尬。秦腔被誉为...
在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为营造一个有利于秦腔保护发展的良好氛围,加深秦腔传承人的社会影响,使青年秦腔演员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带动下,更加激发起对秦腔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对秦腔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意识,让优秀的秦腔艺术代代相传,由省文化厅主办、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承办、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协办的“陕西省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展演”活动,决定于2009...
1月8日,记者在市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看到20座身材丰腴、衣衫靓丽、云髻高耸、神情各异的伎俑,犹如一个正在演奏的小乐队,生动、优雅。据了解,这4组共计20座唐代伎人陶俑是该馆工作人员陈岚无意中发现的,这20座唐代伎人陶俑的发现和收藏,填补了我市在此类文化遗产上的空白。专家称,这些伎人陶俑的发现,意义价值非凡。 兰州市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负责人李智告诉记者,这些文物是在隍庙发现的,据称出土于天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