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汪之瑞(?—1660左右,详细生卒年待考),字无瑞,号乘槎,安徽休宁人。工诗能书擅画,尤精简约山水,书法得李北海艺术笔墨之神韵。书法师事李永高(李当时书法非常出名,从师受学于董其昌,深得香光之器重),画名与渐江、査士标、孙逸合称“新安四家”,又称“海阳四家”。 汪之瑞的山水画风,亦能疏密并用,线条笔墨灵动生趣。而其独具一格的简约之笔,不啻对陈陈相袭的仿古画风乃重拳一击。谈到山水笔墨中之简约,黄宾...
2016年3月2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和博物馆司与威尼斯市立博物馆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威尼斯共和国为历史背景,旨在展示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跨越四百年历史的威尼斯绘画发展脉络:明媚和谐的文艺复兴时期、雍容华丽的十六世纪、光彩强烈的巴洛克时期、轻盈柔美的洛可可时代、理性至上的启蒙运动时期,通过不同阶段艺术特...
3月2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博物馆司联合主办的“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在国博开幕,70余件来自10余家意大利著名博物馆和美术馆,反映意大利不同阶段艺术特色的作品,将使观众对威尼斯400年的艺术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展览是在中意两国《关于促进文化遗产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框架下,推出“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开幕 2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博物馆司联合举办的“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将展出77件“威尼斯画派”艺术珍品,以15——18世纪威尼斯艺术大师的绘画、雕塑作品为主,充分展示15世纪后四百年间威尼斯绘画的发展脉络,其中绝大多数展品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本次展览以威尼斯共和国为历史背景,展品既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
何香凝(1878—1972)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南海。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著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女权运动的先驱。曾任中国美协主席,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简介何香凝(1878—1972)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南海。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著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女权运动的先驱。曾任中国美协主席,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 何香凝的画作...
作为中国首部从美学角度深入解读敦煌壁画、彩塑历史渊源及其传承发展的大型电视记录片《敦煌画派》,17日晚在兰州举行首映礼。 上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被重新发现,中古时期连续一千多年的壁画、彩塑,掩埋在流沙里的无数美术杰作改写了中国绘画史,引发了当代中国画家长达70年的“本土西行”。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董希文等一大批艺术家在莫高窟追慕晋唐,重返传统,从敦煌汲取中国绘画变革的力量。 这部6集高清纪录...
中国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亦称“吴派”。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均属吴郡(今苏州)人,故名。 简介 在吴门派崛起之前的明代初期,江南苏州、无锡地区已经有一批画家,如杜琼、刘珏、陈汝言、徐贲、陈暹等人,他们大都擅长诗文,有较高的文学修养。绘画上主要继承元代黄公望、王蒙传统,创作以笔情墨趣为主的文人画。他们的艺术给吴门派的开宗人沈周以直接或间接影响...
一千余年前,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王朝,拥有大片的御用茶场和园林,掌管园场的竟是一位饮誉当时的画家——董源,官至北苑副使,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世称“董北苑”。他生于唐朝末年,一说是南唐中主李璟迁都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的赏识,随着政治地位的升迁,使他的绘画艺术有了一个施展于朝的良机。他的山水画艺术曾得到李璟的垂青,保大五年(947),元日大雪,李璟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赋诗,董源和当时的肖像画家高...
近日,苏州博物馆正式向媒体发布消息,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的最后一站“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将于11月10日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 众所周知,仇英作为“吴门四家”之一,存世作品很少。此次仇英特展,苏州博物馆在前三期办展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周密筹划,成功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等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的仇英书画精品3...
仇英 《桃源仙境图》 11月10日至12月20日,“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将在苏州博物馆举行。众所周知,仇英作为“吴门四家”之一,存世作品很少。此次仇英特展,苏州博物馆经过近一年的周密筹划,成功 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等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的仇英书画精品31件汇集一堂。内容涵盖了 山水、人物、花鸟、历史故事等不同主题,卷、轴、...
10月19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梦从东方来——东京新画派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盛大的开幕仪式。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近三十年活跃于日本东京及其它城市的九位优秀华人艺术家共计四十余幅代表力作,集中反应了旅日华人画家的最高创作水准。
赵少昂中国画作品 赵少昂(1905——1998 )字叔仪,男,汉族,原籍广东番禺。中国画家。1905年3月6日生于广东广州。 1998年逝世于香港。少丧父,家贫,以做工谋生。业余自学绘画。赵少昂擅花鸟、走兽, 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他的画能融汇古今,并汲取外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注重师法造化。作品笔墨简练、生动,形神兼备,深受人们的欢迎。著名收藏家赵泰来为其入室弟子。历任广州市立...
《无名女郎》藏处: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巡回画派是19世纪俄国的画家组织,这些画家反对当时俄国科学院保守的、直接取自西方的古典主义艺术思想,主张为普通人服务的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艺术,认为艺术是鼓舞人心、表达社会理想的工具。这个画派的画家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中产阶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历史事件和美丽的俄罗斯大自然。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谢洛夫等人成为巡回画派的中坚力量。 ...
下周,广东省博物馆将以“千年风雅”为名展出69件馆藏宋元以来绘画精品,基本囊括明清绘画史上大部分画派及代表画家,趁此机会,咱们来谈谈明清之交的“四王”与“四僧”。 在 明末清初的文人画坛上,有两个风格迥异,但影响力都极大的画派。这两个画派的代表人物,我们都挺耳熟——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四位互为亲友的王姓画 家合称“四王”,深受董其昌影响,技法功力深厚,画风崇尚摹古,在清代占画坛主流地位;而...
无论中外,画派的产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师承性,二是地域性。 我们应该跳出“画派”来评价艺术,历史就是历史,当下的艺术成为自己最重要,将艺术回归到内心,用自我观照周边乃艺术之根本。 近年以来,各地涌现新“画派”之声不绝于耳,仅在江苏就有“新娄东画派”“新吴门画派”“彭城画派”……端的是一片繁荣景象,但名字繁荣背后,创作并没有大的长进,诟病之声却时有耳闻。 近代以来,“画派”在国内能常被提及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