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儿童进行“考古发掘”。杨艳敏摄 图为儿童进行“汉简制作”。杨艳敏摄 5月31日,六一儿童节来临前夕,甘肃省博物馆邀请兰州5—15岁少年儿童参与“考古发掘”、陶器制作、简牍接龙等系列活动。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专业考古人员外,普通老百姓与“考古挖掘”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此次甘肃省博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走进考古现场、亲临野外发掘的实践平台,丰富儿童考古知识,让孩子们了解文物、认识历史。
5月21日,本报以《游客掷币祈福省博佛像“收入”不菲》为题对甘肃省博物馆佛教艺术展馆内,参观者多年来一直向佛像投掷钱币这一现象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当日上午,甘肃省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事件做了解释,并在展馆内设置了“文明参观谢绝投币”提示牌,劝阻参观者向佛像投掷钱币。 佛像前竖立起“谢绝投币”提示牌 21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位于甘肃省博物馆三楼的佛教艺术...
甘肃省博物馆为我省唯一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讲解员8名,展厅文物看管员20名,博物馆学(侧重文物保护方向)专业人员4名。具体事项如下: 一、基本条件 (一)讲解员 1.爱党爱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本馆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博物馆事业,热爱讲解工作。 2.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流利,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
甘肃省博物馆(Gansu Museum),是一所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综合博物馆。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甘肃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甘肃段,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甘肃位于全国文物大省之列,甘肃省博物馆也因得天独厚的条件,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
资料照片 记者从甘肃省博物馆获悉,春节期间,省博物馆将开展多项活动邀您一起博物馆里过大年! 大年初一,“朔方翔鹰——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珍宝展”开展。本次活动由甘肃省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院联合举办,该展览将展示200余件风格独特、精彩纷呈的金银、玉、青铜器、玻璃、宝石、陶瓷器、丝织品等跨越数千年的各类文物精品。同时,中国文物报社与甘肃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等12家国...
记者从有关会议获悉,截至2014年底,我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增至201个,是2008年免费开放前的2.4倍。至此,我省成功跨入全国博物馆大省行列。 在博物馆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我省通过完善博物馆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等方式,有效提升博物馆整体质量。2014年共推出新陈列展览10个,改造提升陈列展览11个,举办临时展览53个,吸引600余万人次观众走进博物馆;同时,开展进社区...
2月1日下午3点,“敦煌心象•丝绸之路”美术中国----2015蒋志鑫艺术展在甘肃省博物馆•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新华网甘肃频道、甘肃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甘肃敦煌中国画院主办,甘肃塞尚文化有限公司承办,展出的蒋志鑫先生的41幅力作,以西部原始的野性与壮美为表现手段,气势磅礴,耐人寻味。 蒋志鑫,号蛮牛、元鹤盧主。艺名黄土魂、顽石。1949年生于甘肃平凉,祖籍山东牟...
1月10日,“甘肃省博物馆2015亲子系列活动”在省博物馆展览大厅举行启动仪式。部分青少年、家长和志愿者们一起参与了“陶乐融融系列之——手绘彩陶”和“甘博探索之旅——知识竞赛”两项活动。 2014年,甘肃省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以“我心中的博物馆”为主题,开展了78场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儿童1400余名,参与家长5000多人。2015 年,还将隆重推出以“我的博物馆 我的未来梦”为主...
1月10日,“甘肃省博物馆2015亲子系列活动”在青少年朋友和家长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启动,贯穿全年的12项活动项目新鲜“出炉”。当天,甘肃省博物馆少儿艺术中心也宣布成立。 2014年,省博物馆以“我心中的博物馆”为主题,开展了78场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参与儿童达1400余名,参与家长达5000多人。 2015年,省博物馆以“我的博物馆,我的未来梦”为主题推出系列活...
据甘肃日报报道,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大型流动展览“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走进甘南,这是该展览继6月赴两当之后,又一次将“红色文化”送进革命老区。 “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是甘肃省博物馆五个固定陈列展览中的一个,曾荣获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秀奖”。流动展览通过1000余幅档案文献图片与实物陈列照片,生动再现了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发展、壮大的有关事迹。 ...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汉代木雕展在该馆官网开展,网民足不出户、轻点网页即可观赏到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群的精美木雕,受到了广大文物爱好者的热捧。 据介绍,武威磨嘴子汉墓群遗址因20世纪出土的“王杖十简”“仪礼简”“王杖诏书令”等国宝级文物而著称,经1956年、1959年、1972年、1981年先后4次发掘,共清理西汉至东汉晚期墓葬72座,出土木简近500枚,其他文物1000多件,其中最有特色...
近日,省博物馆馆藏汉代木雕展在该馆官网开展,网民足不出户、轻点网页即可观赏到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群的精美木雕,获得了广大文物爱好者的热捧。 据介绍,武威磨嘴子汉墓群遗址因20世纪出土的“王杖十简”“仪礼简”“王杖诏书令”等国宝级文物而著称,经1956年、1959年、1972年、1981年先后4次发掘,共清理西汉至东汉晚期墓葬72座,出土木简近500枚,其他文物1000多件,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汉代...
记者从省博物馆获悉,该馆发明的“一种可用于保护纸质文件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一种可用于保护纸质文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两项技术,日前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这是该馆首次获得国家级文物保护技术专利。 省博物馆拥有大量馆藏纸质文物,但因人类使用、尘埃覆盖、浸泡水解、霉菌滋生以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和氧化等原因,容易导致发黄霉变、粉化脆断和糟朽破碎,极大降低了文物的观赏、研...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今日上午在甘肃省博物馆隆重召开,至7月11日结束。本次年会是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甘肃省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联合承办。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66家博物馆、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11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为“博物馆与教育”,旨在通过对博物馆教育相关理论的探讨和卓有成效的相关案例交流,...
7月1日,省博物馆党委组织全馆党员参观了该馆基本陈列“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重温了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并召开了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题的座谈会。座谈会上,俄军馆长指出,甘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份,中国共产党领导甘肃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谋求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辉煌篇章。在党的92岁生日之际,重温这段历史,激发了全馆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