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5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考古人员在对广州市一建筑工地进行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时,清理出西汉至明清时期的墓葬10座,出土了陶、瓷、石、玛瑙、琉璃、漆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25件(套)。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5日在位于广州市淘金坑的一个建筑工地向媒体展示了部分出土文物。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易西兵介绍,出土的文物以陶器为主,大部分是日常器皿,有陶罐、陶盆、陶釜、陶瓮、陶...
古墓材质主要由米酒浆和石灰浇铸而成 5日下午,成(都)金(堂)快速通道龙潭寺段工地,一座表层漆黑的石窟被挖了出来。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座明清时候的古墓,材质主要由米酒浆和石灰浇铸而成,表面的黑色物质实际上是一层防水材料,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24日晚,历山路道路改造工程解放桥北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处古墓。考古人员发掘后初步判断,这处古墓属于明清时期墓葬,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5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位于解放桥花卉市场门口的施工现场。一位民警正在这里看守墓葬,附近有不少人围观。路边有一条南北向、深约3米的长沟。在沟的北端,底部东侧有一个长约70厘米、高约60厘米的洞。 记者顺着长梯下到沟底,只见洞口边沿砌着一些石块,洞长约两米,里...
位于黔西县天坪村,古墓总量达300多座 黔西县天坪村有一处古墓群,该墓群占地20多亩,古墓总量达300多座,其中明朝和清初的石棺古墓有百座以上,至今,这些墓石浮雕的精美图案还清晰可见。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古墓群位于天坪村的一座小山上,墓石浮雕上刻有龙、凤、狮、象、车马等等,墓碑一般不大,均镶于墓首,墓碑的中部为“天地”,左日右月合之为明,时间最早在明永乐七年。据当地知情...
北京地区近年来出土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考古发掘已经结束,文物部门在延庆南菜园某小区建筑工地上共清理出汉、唐、元、明、清时期墓葬290座,出土文物870余件。这是记者9月22日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了解到的消息。 据介绍,此次清理出的约20座汉代墓葬均为砖室墓,其中数座五墓室、七墓室的墓葬比较少见,但大部分墓葬都被盗掘,所以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40余座唐代墓葬也几乎都被盗掘,但仍残留有陶器、彩绘陶器、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